首页 > 十四五规划专题 > 相关动态

生态环境“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及“十四五”重大环境问题探讨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12-13  点击: 2963次
  “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中期评估,是对“十三五”规划路线、内容及阶段成果的检验,是对规划期内环境保护进程的总体判断和对政府履行环保职责情况的督促检查。通过中期评估,掌握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执行情况,评价判断各部门在执行规划中各项任务的成效、经

“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中期评估,是对“十三五”规划路线、内容及阶段成果的检验,是对规划期内环境保护进程的总体判断和对政府履行环保职责情况的督促检查。通过中期评估,掌握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执行情况,评价判断各部门在执行规划中各项任务的成效、经验,剖析规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提出规划实施后两年的工作重点和思路,提出强化规划执行的机制、制度与政策层面的建议。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 “十三五”期间的环保工作纲领性文件,是环保工作的施工图和时间表。本文以湖南省环境保护 “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为例,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意见,对未来“十四五”可能出现的重大环境问题进行了预判。
 
生态环境“十三五”规划,“十四五”重大环境问题研究
 
1、“十三五”环境规划的特点
湖南省从“十二五”末期开始,就遵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深刻领会、把握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制度、方案、行动计划及规划建议的基本精神,谋划符合湖南发展战略特点的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环境保护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湖南省“十三五” 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体系的研究和编制工作。《规划》编制突出了以下特点:
(1)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绿色发展”,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融合协调,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1+6 ”等文件对“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前端预防和空间管控的总体要求。
(2)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部署“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工作。按照国家的全面小康社会环境目标,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大气环境质量约束性控制,标志着“十三五”期间环境管理的战略调整。
(3)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形成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地方政府层面要完善环保地方法规、加强监管、责任明确到人;在企业主体层面,落实排污许可证,产生环境污染时要明确司法、损害赔偿等责任;以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治理体系。
(4)坚持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突出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充分衔接发改、林业、农业、水利、国土、住建等部门关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工作,以“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指导,强调保护优先,深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监管,系统推进森林、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统筹考虑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国土绿化、生态治理与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建设。
(5)强化综合治理,协同推进工业达标排放、治污减排和风险防范。《规划》强调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着重通过综合治理、协同推进、专项治理、优化制度、重点领域、重大工程等来提升环境质量。以全面达标排放为抓手,在严控增量的同时大幅度削减污染存量,以骨干性工程实施污染减排,以排污许可落实治污减排责任,改革完善总量控制制度。对核与辐射、重金属、危险废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继续提升风险防控基础能力,系统构建事前严防、事中严管、事后妥善处置的全过程、多层级风险防范体系。
 
2、“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中期评估
2019年初,我省组织了“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评估数据截止2018年12月31日。通过一系列的定量及定性评价, “十三五”以来,截止2018年月月31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精神要求,按照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的要求,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真正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守护好一江碧水” 等重要指示精神,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线,采取加大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环保执法等多项措施,通过实行严格的减排目标责任制,在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强化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严格实行考核问责制,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污染减排格局,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稳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目标及区域质量目标达到序时进度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本达到我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要求。
 
3、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部门与各部门一道,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生态理念,生态文明思想格局进一步明晰。
(1)思想指引和顶层设计更加明确。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2)一系列作战计划和方案陆续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陆续印发实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为后续时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具体行动方向。
(3)生态环境督察执法持续强化。重视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对饮用水、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进行集中整治。解决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问题、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以上挂牌督办的突出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
(4)生态环保领域改革有力推进。为统一监管职能,组建生态环境厅,对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行使执法职责;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对相关监测机构监察执法的垂直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根据中央“放管服”政策进行具体深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环评审批。基本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5)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2018年1-12月,全省14个市州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4%,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张家界市、郴州市、益阳市、吉首市、娄底市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实现零的突破;1-11月,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国家 “水十条”60个考核断面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为90%,达到国家考核要求(86.7%),同比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洞庭湖11个湖体断面总磷浓度持续降低,达到0.068毫克/升,较2015年下降39.3%,11月当月为0.057毫克/升,接近Ⅲ类标准。
 
根据已取得的阶段成果,在“十三五”规划实施后两年的工作重点和思路是:
(1)加大执行力度,实施《规划》动态调整。由于《规划》中部分指标体系、重点任务与后续实际工作任务不相符合,如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4项指标需要进行调整,为衔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建议新增“总氮总量控制指标。2018年前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任务需推迟实施,故需针对《规划》中的部分指标、重点任务实施动态调整。
(2)持续跟进重点工作任务进展。对尚未全面完成的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续跟进,细化各项措施,确保尽早完成。对2018年及以后的重点工作任务,要制定推进时间表,及时调度,稳步推进,同步推进其他重点工作任务。
(3)突出重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着力推进重点及敏感地区环境质量改善,结合我省湘江保护和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及洞庭湖五大专项行动,强力推进五大重点区域及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推进,确保五大区域环境质量和洞庭湖水质得到根本好转;对重金属超标断面及“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区域治理专题,部署全面调查分析,制定达标整改方案,限期达标。
(4)强力推进各项污染治理战役。一是强力推进环境保护督察。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按期完成挂牌问题整改任务。二是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战役。打赢蓝天保卫战,部分市州城市空气质量实现达标,长株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新突破。坚决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省“一号重点工程”和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完成黑臭水体整治总体任务和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持久战,切实加强风险管控,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一批重点治理项目。
 
4、“十四五”可能出现的重大环境问题探讨
根据目前的形式和已取得的成果,各项任务、指标均按序时完成,预计在强有力的环境监管下,“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均可实现,人民环境获得感明显。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生活相匹配的优质生活欲望也必定随之加强,对环境的期望值将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预计“十四五”期间主要问题是:
(1)环境质量底线差异与环境资源禀赋需求之间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矛盾更加突出。
(2)环境治理体系需继续加强,未来不仅继续需要污染防治攻坚,而且需要建立长效管控机制。
(3)现代化的治理技术,是未来环境科技攻关的重点。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态环境获得感日益增强。“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快建立长效管控机制,使我国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作者:廖文辉   瞿畏)

 

中机院立足于产业规划10余年,总结“十三五”成果与问题,认清新时代发展特征,深入领会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指导政策的基础,结合对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细致研究,编制出专业、严谨,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课题研究,现面向全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服务。600+专家团队,200+相关五年规划案例。如:

泰州医药高新区发改委“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共8个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十四五”规划前期13个重点研究课题
西藏昌都新区就“十四五”规划
梅州市开展“十四五”营商环境课题研究调研
南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激发民营企业市场活力的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路对策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
安宁市“十四五”期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路径和举措研究
安宁市“十四五”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规划
......................................................................

上一篇:对上海及浙江“十四五”规划研究的若干建议
下一篇:“十四五”时期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需厘清的几个问题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