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题研究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滇桂黔乡村实施方案如何编制?滇桂黔的石漠化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滇桂黔乡村实施方案如何编制?滇桂黔的石漠化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1-11-19  点击: 1566次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全国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大石山区、边境地区于一体的跨省交界面积最大、贫困对象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所辖县数最多、民族自治县最多的片区,是全国扶贫攻坚中重点帮扶的 14 个连片特困地区的 “硬骨头”。如果能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全国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大石山区、边境地区于一体的跨省交界面积最大、贫困对象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所辖县数最多、民族自治县最多的片区,是全国扶贫攻坚中重点帮扶的 14 个连片特困地区的 “硬骨头”。如果能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那么对于整个石漠化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将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滇桂黔乡村实施方案编制,石漠化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
 
  1 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总面积 42. 62 万平方千米,聚集了 48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近 2000 万,总人口超过 1 亿,为我国南方的主要贫困地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成立于 1987 年,全县总面积为 4572km2,辖 6 镇 6 乡,总人口 37. 82万人,其中毛南族人口为 6. 0 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4. 38% ,县内居住着汉、毛南、壮、苗、瑶、仫佬、水、侗等 14 个民族。拥有 2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江木论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与文雅天坑群。西南喀斯特地区地势起伏,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导致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该地区以山地为主,坡度较大,不利于耕地农作。且石漠化严重,适合种植的作物较少。因为地形地势的原因,加之交通不便,机械化程度低且运输、销售极为麻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得工业发展基础缓慢。因此国家在对这些地区进行精准扶贫时,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优先,以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以合作化的组织经营模式构建当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经营模式,三措并举,助力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的精准扶贫。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即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必须在不损坏乃至修复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搞扶贫。通过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建设的考察,量化为地形地貌 G、土地利用类型 T、地理区位 L、社会因素 S等数据指标,科学化地评估石漠化区域开发的敏感程度,根据不同的结果,对低、中敏感度地区采取适度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和修缮村庄环境为主,对较高、高敏感区域以保护为主,采取易地搬迁的脱贫政策,由此实现精准科学的开发利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作为石漠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贫困区域,季节性缺水是千百年来困扰毛南族发展的最大难题。打狗河引水工程的顺利完工,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问题。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采取道路硬化、教育优化、易地搬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对口帮扶、巡回医疗服务、定向培养本土化医疗和教师卫生人员,充实乡村医生和乡村教师队伍等综合性方式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当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在打造特色产业方面,有了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铺垫,产品运输通道打通了,特色产业的重点就放在了如何利用当地资源禀赋优势生产出优质的产品。环江因地制宜,在该县党委、政府的产业发展资金支持下,引导了当地群众多元化发展产业,种植特色水果、核桃、油茶、食 用菌、蔬菜、香 猪、香 牛、香鸭。独创了 “山上种树、山下种果、地种牧草、树下养鸡、周边绿化、栏中养牛”石漠化治理模式, “茶中药、树中药”立体种植模式。引导群众植树造林,森林管护、林产品加工,发展林下经济,在生态保护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建设了特色种养结合、农旅结合生态循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食用菌蔬菜、优质水果 ( 柑橘、沃柑、砂糖橘) 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合作组织类型来看,广西环江主要以 “产业链型”为主,其特点是生产技术,管理方法,销售渠道等依托企业,企业一般为生产商或加工销售商,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来稳定农产品销售收购,产业链整体协作紧密,企业一般会派出专人协助生产运营,提供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存在的缺点则是合作社成员之间可能会导致企业依赖症,不利于组织的民主化建设。有必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领导作用,建立 “党建+产业发展”,“公司+合作社+党员+贫困户”模式,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 “红色引擎”。2020 年 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希望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2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在实现脱贫后的发展问题新的特征
 
  2. 1 在自然环境方面
  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能松。传统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扶贫项目对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提出了较高要求,而水土流失、土壤极度贫瘠正是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农业发展最大的瓶颈。由于受体制影响,地方政府在发展产业上看中了短期的经济利益,未充分考虑到当地生态环境资源的适用性,从而加深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大规模种植建设连片经济林果、速生用材林等人工林,不同程度出现了生态服务功能较为单一、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
 
  2. 2 在政策执行方面
  扶贫暴露出的问题是单纯的数字、指标性考核让扶贫流于表象,没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未能充分调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 往往是政府单向型主导重大工程项目) 。
 
  2. 3 在产业发展方面
  第一产业为主,分布散、规模小、品种少、产业化低、市场化程度低。技术知识亟需进一步加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为首要。着力解决区域性、整体性、集中性产业发展难题。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新的局部土地退化,扶贫开发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不足。
 
  2. 4 在社会民生方面
  外出打工、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低、贫困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及文化素质低等,造成长期以来农民增收缓慢和贫困发生率居高难降。对留守农民、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等新型贫困群体关注不够。村庄基础设施落后和公共服务滞后,以及个体性的家庭结构功能残缺不足。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不稳定性,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缺乏激励机制,广大企事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不够充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
 
 
  3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
 
  3. 1 产业生态融合发展之路
  由广西百色市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梅林村的案例分析了解到,石漠化治理的第一步是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石漠化地区的土地改造,因地制宜种植竹子、皂角树、松树等植物。除此之外,治理后的石山土地上还长出了火龙果、竹子、构树、苏木、桑树苗等适合当地土质的绿色植物。该村秉承的石漠化综合治理理念为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就是让生态治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政府部门,而要吸引社会主体的参与,整合扶贫、农发、农业、水利等部门资金和社会资本,理顺现代农业投融资机制。通过多部门、多主体的合作,将绿色的资源变成一个个优质的特色产业区 ( 松树林、水果林、山货林、蔬菜园等) 。产业发展生态化指的是在当地产业发展的理念当中,要牢记绿色,把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产业发展的绿色可持续化道路,同时产业的建立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相适应,不能以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产业。让农民有收入、荒山披绿装,田东县因地制宜种植经济林果,将桑蚕产业列入 2017—2025 年全县产业布局规划。石漠化治理改善了石漠化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起了林果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赢”。
 
  3. 2 文化生态融合发展之路
  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劣势是农业生态资源匮乏和农村劳动力流失。特色和优势在于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原始农业人文景观。文化创意产业是 21 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融合自然生态、民族社会文化、地域风情等要素的特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文化创意农业等文化生态经济。引领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性农业向现代文化创意农业、服务性农业转变。通过文化保护、文化创意与开发带动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修复,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乡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要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的核心环节是文化振兴与生态振兴的协调互动。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农业现代化是在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创意开发的基础上,建立既要突出本地特色和优势,又要与生态环境具有友好和谐关系的新型农业体系,是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创意经济相融合,自然原生态农业与现代文化素质、文化理念相融合的新型现代化之路。
 
  红色旅游作为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与文化的重要的手段,参观者可以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红色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以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红色旅游资源包括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时期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精神。红色资源以红色遗产为核心,红色文化遗产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时所形成的一批特殊革命文化资源。一些石漠化地区作为革命老区、红军长征的重要遗址,保留了大量革命战争时期的物件,传承下了无数 “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感人故事,打造一批具有红色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维护和保留好乡村红色文化遗产,如历史名镇 ( 在革命历史上发生过重大事件,或曾为革命政权机关驻地而闻名于世,或在历史上发生过抗击外来侵略或经历过改变战局的重大战役以及曾为著名战役军事指挥机关驻地) 、革命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遗址、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不可移动文物、革命博物馆等,搭配革命老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将山水观光、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体验、农业休闲等相结合形成复合型、互补性的旅游基地、产品、路线。推出 “红绿”结合的红色旅游加生态的典型模式,把丰富的革命历史遗址等红色人文景观与绿色自然景观,如林海、日出、瀑布、险峰、杜鹃花等联合起来,其绿色自然景观和红色文化景观交相辉映,使游客在接受革命教育的同时欣赏到美不胜收的风景。除此之外,红色根据地主要在广大乡村,其革命遗址往往与乡土建筑、民间文化、民俗生活结合在一起。一些红色景点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在空间上的重叠,将红色旅游与多彩的民族风情结合起来,为红色旅游增加了内容和魅力。红色旅游目的地形象越鲜明,就越能提升其资源价值,提高其红色旅游知名度和认可度,立足市场,通过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基础建设、环境整治,为红色旅游的纵深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软硬环境利用资源的相对优势,开发出受欢迎的红色旅游产品。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构建资源-产品-市场组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4 结语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滇桂黔石漠化地区始终要秉承 “生态优先” 的发展理念,针对本地区石漠化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在全国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规划与政策措施应该适当调整以增强政策与战略规划地区的适应性。无论是产业生态融合发展战略、文化生态融合发展战略,还是科技生态融合发展战略,都要以 “三生空间”有机融合的政策举措重点作为支撑,从而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乡村振兴中探索出适合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特点的路径选择,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让该地区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满足感、安全感、幸福感得到重大提升。(作者:旷爱萍 王瑞涛)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10余年来致力于产业及园区、乡村旅游综合体、农业休闲综合体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专家及政资源。客户遍布全国各地!经手上项目500+例,其中田园综合体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陆河县林中花溪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策划、河间景和田园综合体发展规划、九台区大健康田园综合体策划、北京大兴区爱情海玫瑰园定位及业态规划、恩施硒茶产业园产业规划与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岛农业观光园总体建设规划、国家首批试点项目中国高安巴夫洛田园综合体规划等。
    特色业务:田园综合体规划、创意农业园规划设计、休闲旅游农业园规划设计等服务,项目包含现代农业、休闲文旅、田园社区三大板块,主要规划有乡村旅游主力项目集群、田园主题乐园、健康养生建筑群、农业产业项目集群、田园社区项目集群等。
上一篇: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下一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37问(资金、方案、新增耕地、整治区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调整)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