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选择

  中共在十六大提出了“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再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发展目标。在这一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适时地制定科学、可行的国家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对于适 应和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交通运输业自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战略选择 
   考虑到20世纪末期我国经济翻两番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律,按照“再翻两番”对交通运输的发 展要求,为确保交通运输支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在未来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交通 运输的发展必须选择合理和科学的发展战略。
   由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在我国交通运输已基本摆脱了对国民经 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后,2020年前,与我国经济“再翻两番”目标相适应,我国不应再笼统提“ 适应并适当超前”的不易为政府和企业操作的既有发展战略,而应尽快确立“管理科学、服务质 量上乘、运输效率较高、企业整体效益较好的现代交通运输产业”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实现交 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并针对交通运输相关领域特点,构建较为完整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体系。
   1. 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适应战略。改革现有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管理中不适应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体制与机制,按照发展综合运输和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整体要求,彻 底实现政企分开和打破行政管理导致的行业垄断,尽快构建宏观调控得力、行业管理科学合理、 行业执法监管严格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实现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使政府管理体制适应交通运输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公平的市场经济的保障力量。
   2. 交通基础设施的超前战略。基于“再翻两番”对交通运输服务规模的大幅度提高的需求,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将依然保持较为旺盛的势头,为避免基础设施制约经济发展问题的出现,应 在创新投融资和建设机制的前提下,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采取超前型发展战略,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供应水平和能力高于经济发展提出的需求,同时,其发展成本又在社会 经济发展的承受范围之内。
   3. 运输装备与技术进步的战略。为确保基础设施能力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满足全面小康对运输效率、运输质量的要求,运输装备和技术要在政策的导向和企业内在机制的驱动下,不断寻求 进步,使技术进步成为交通运输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运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宜采取一般 技术及高新技术兼顾发展的战略,一方面积极推广一般技术,如集装箱运输技术,散装运输技术 等;另一方面,对于高新运输技术也应视需要和可能予以有计划的引进和吸收,如磁悬浮技术、 智能交通技术等。
   4. 运输服务的多元化、集约化战略。鼓励各种运输服务方式和运输组织形式的发展,特别是鼓励满足新型工业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运输服 务的发展,要按照高效率运输通道、运输枢纽和运输网络建设的要求,培育和发展多式联运企业 ,使运输服务向多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的产业组织化规模和水平,使交通 运输产业成为解决就业和GDP增长具有积极贡献的支柱型产业。
   5. 运输方式合理竞争与效率、效益兼顾的企业战略。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要积极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作用,要通过保护竞争来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布局合理 、联结贯通、优势互补。由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社会运输成本将对经济发展 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在战略上要确保社会运输效率与企业经营效益兼顾,运输企业要通过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运输成本和推进技术进步获取经济效益。
   二、发展战略目标
   根据“再翻两番”对运输发展的需求,借鉴目前国际上与我国“再翻两番”后交通运输发展 水平相当国家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与经验,我国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为:在选择“管理科学、服务质 量上乘、运输效率较高、企业整体效益较好的现代交通运输产业”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以综合运输思想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建成满足经济“再翻两番”要求的现代化综 合交通运输体系。
   三、发展战略重点 
   1. 加快建设与区域经济开发和产业布局相适应的运输主骨架系统。建设沿海枢纽港口、产业基地为龙头的东—中—西和南—北运输通道体系的建设,并以运输通道为主骨架构建辐射区域内 部的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争取到2020年,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密度比2000年增60%,线路技术等级明显提高,铁路电气化里程率达到70%,二级公路以上历程达到40%左右,形成各种 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在机场密度适当提高的前提下,服务能力比 2000年提高4倍;继续建设沿海港口群,大力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并形成以枢纽港口为中心的港口发展格局,培育1~2个世界航运中心;全面完成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使高效的城市交通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
   2. 加快建设高速交通运输系统。建成由民航、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组成的沟通中等以上城市的高速客、货运输系统,形成与城市化、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效运输体系,提供国民经济 的全面小康所需要的安全、快速、便捷、经济的高效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系统。
   3. 以技术进步和运输生产力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现代化。积极推进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大力发展智能化交通运输,并在改革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的保障下,通过科学、民主的政府管理,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提高交通运输的生产力水平;完善交通运 输法规建设,规范运输市场,使运输服务满足经济再翻两番的高标准、多层次需要,实现交通运 输由能力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 
   一是发展现代化的企业服务与运输组织。重点建成以民用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组成的 快速客运系统;建成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组成的快速货运系统;建成沿海的国际航运中心港口 群及集装箱运输系统,散装运输系统,特种货物运输系统;建设各种货物运输的物流供应链系统;建设散装货物,集装箱货物的联合运输系统;建设换乘便捷的旅客联合运输系统;发展公交优先的城市运输系统;提高客货运输组织效率;实现运输组织的信息化,智能化。
   二是提高运输工具和运输管理的技术水平。发展节约能源、排放量小、技术先进的铁、公、民航和水运运输工具;推广装卸设备,运输设备的标准化,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广集装箱运输技术,散装运输技术,运输技术及装备及系统的标准化;引进吸收高速铁路运输技术或磁悬浮技术;重点发展交通运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城市交通诱导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车载路径导航系统,交通信息系统等智能交通系统;提高运输管理组织技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的能力,发挥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
   三是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交通运输发展中的作用,按照国家总体改革的目的要求,为确保交通运输在支持国家“再翻两番”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宏观调控机制、市场监管机制的改革,通过建立交通运输政府管理改革的制度保障与监督体系,构建新型的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符合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调控机制与监管体系;要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活动的监管力度,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基础设施投融资和建设与运营机制的改革,确保为经济和运输服务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交通公共设施;要改革交通运输行业的价格管理制度,构建合理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上一篇:2008年交通运输行业分析

下一篇:2009年国内工程机械需求分析展望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