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中机院新经济战略研究所
电话:010-51667252-617
传真:010-51667545-66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
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电子和兵器工业中的投资类制成品,分属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7个大类185个小类。重大技术装备是指装备制造业中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需要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才能完成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
 中国装备制造业奠基于建国初的156个项目以及后来的三线建设。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已初步形成五大产业集聚区,其中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核心圈,东北和珠三角地区为两翼支撑,中部和西部地区为重要补充的大装备发展格局。
        同时,一批与高端装备产业相关的新型工业基地正在逐步形成,主要分布在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西部、华中、东北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未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点新兴区域将不断涌现,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区域分工将在各区域性产业集群中得到体现;中西部地区在政策扶持下,依托其资源优势也将加速发展。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其中,北京是全国航空、卫星、床等行业的研发中心,辽宁、山东和河北依托其海洋优势,在原有装备工业基础上已逐步发展成为海洋工程装备、床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的产业聚集区。环渤海地区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集聚区,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内生力强大,是未来装备制造业的动力区。
    长三角地区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开发和生产基地,在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上海为国内民用航空装备科研和制造重点基地,江苏海洋装备工业发达。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中小企业集聚,装备工业发展最具活力地区。
    珠三角地区是床、智能机器人、海洋工程和航空服务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以广州为中心的深圳、佛山、珠海、东莞等市。珠三角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主要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人才资源,装备制造业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是未来的重要产业圈。
    在中西部地区,湖南和山西分别以株洲和太原为中心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制造基地。在航空领域,湖南和江西作为国家重点航空产业基地所在地区也有快速发展。四川、重庆、陕西、贵州和云南5个省市,也逐渐形成了航空、卫星、轨道交通装备和机床等产业的集聚区。这些地区拥有一定的装备工业基础,虽然相关配套产业相对弱一些,但是,可以抓住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完善产业链,走特色发展道路。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虽然其在全国地位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在传统的重型装备领域依然占有很大比重。重型机床、金属冶炼、大型电力设备、飞机制造等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地位不断下降,如不能提升活力,进行产业升级,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地位将会继续下滑。
    随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将加快集聚步伐,更快向园区集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向人才和科技密集型地区集聚。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产品大多集中在中低端水平,产品附加值还不高,未来我们的企业需不断努力打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我国装备制造业才将能跻身中高端领域,具备国际化竞争优势。
    我们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提升自身技术与产品实力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不断加大投资提高研发实力,使企业有能力通过自主创新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替代进口,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企业就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投入自主创新。二是在企业实力增强的同时,走出去并购国外更先进的企业,直接将他们的先进技术收为己有。三是继续通过多种方式引进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并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我们致力于:

 

• 装备制造行业分析              • 装备制造产业规划
• 装备制造园区规划                • 装备制造行业产品市场调研
• 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研究            • 装备制造产业多元化集团进入的投资策略
•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分析            • 装备制造产业政府课题研究
• 装备制造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         • 装备制造行业项目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