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山西夏县鲁因村红枣产业升级规划研究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2-27  点击:1640
鲁因红枣园区的发展定位和总体布局,探讨了百果观光园、古枣文化园、产业实训园、科技试验园、标准示范园等重点项目规划和鲁因书画文化节、鲁因挂面文化节、鲁因古枣文化节、鲁因古会等文化营销活动,以期为今后乡村产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笔者以夏县鲁因村红枣产业为例,对乡村传统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进行了规划研究。 在对村庄现有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科技支撑强产业、以文化旅游塑品牌的规划核心思路。 分析了鲁因红枣园区的发展定位和总体布局,探讨了百果观光园、古枣文化园、产业实训园、科技试验园、标准示范园等重点项目规划和鲁因书画文化节、鲁因挂面文化节、鲁因古枣文化节、鲁因古会等文化营销活动,以期为今后乡村产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一、基础分析

  1.1区位交通

  鲁因村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面积约786.67hm2. 距离运城关公机场15km,距离运城北高铁站20km,对外交通条件优越;紧邻运城市盐湖区,属城市近郊,依托于运城市较大的城市人口容量,具备开发城市近郊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类型项目的市场条件;与山西省红枣种植强县———临猗县距离较近,便于今后开展红枣产业的交流合作;地处于“黄河金三角”的中心位置,与河南省距离较近,河南省拥有多家大型红枣企业,对干鲜红枣的需求量大,便于今后市场拓展。


  1.2 产业现状

  鲁因村共计 6800余人,1550余户,是当地人口和经济大村。 全村耕地面积约586.67hm2.其中,水浇地约466.67hm2. 多年来,红枣产业一直是该村的支柱产业,红枣种植面积 366.67hm2.品种以鸡心枣为主,年产量 30000kg/hm2.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除红枣外,还种植有苹果、油桃、西瓜、葡萄等水果,品质较好,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但近年来,红枣产业的利润和效益显著下降,鸡心枣的收购价格断崖式下跌,导致很多枣农入不敷出。


  1.3 历史人文

  鲁因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1) 古枣文化。 在村西分布有约2300株古枣树,相传有上千年的历史。 品种以鸡心枣为主,部分古枣树树枝粗壮、枝繁叶茂、树形优美。 目前,这片古枣林被村民个人分片承包,历史文化价值没有得到体现,且很多树体被过度环切。2) 姚暹渠文化。 姚暹渠从村庄北部横贯而过,距今已有 15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运城市的“母亲渠”,也是鲁因村红枣文化的重要起源。 目前,姚暹渠河道干涸,历史文化价值尚未被开发。 此外,鲁因村还拥有鲁因挂面、鲁因古会( 庙会)、鲁因“十三弯”、书画文化等多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开发文化旅游项目的潜力。


  二、规划核心思路

  2.1 以科技支撑强产业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园区红枣产业的提质增效。 一是更新品种,从现有的鸡心枣,逐步更新为以冬枣为主、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鲜食品种,同时,打造山西省的枣树种质资源库。 二是应用矮化密植技术,以达到鲜食品种“矮、密、丰、高” 的种植效果。三是应用设施栽培技术,实现果实的促成、防裂等,提升市场价值。 四是应用绿色标准化管理技术,实现栽植、施肥、灌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过程的绿色标准化,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实现全园可监控和全程可追溯。


  2.2 以文化旅游塑品牌

  多年来,鲁因村以红枣作为支柱产业,但始终未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由于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该村出产的西瓜、苹果、油桃等水果品质较好,但同样缺乏品牌和知名度。 充分利用古枣林、姚暹渠等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文化体验等项目,作为红枣产业园的附属产品,用于项目引流和品牌塑造,延长产业链,提高鲁因村知名度,树立“ 文创鲁因” 品牌形象, 提高园区产品的附加值。


  三、发展定位

  以规划区内的红枣产业为基础,依托现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历史人文底蕴和乡村产业基础,围绕产业、文化、实训、科研、示范五大功能,聚焦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晋南农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夏县鲁因村红枣产业园区产业定位见图1.

夏县鲁因村红枣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图

图1  夏县鲁因村红枣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图


  四、分区规划

  4.1 总体布局

  夏县鲁因村红枣产业园区总体布局见图2.1) 一轴———红枣文化景观轴。 依托现有的村庄主入口和中心路,设置景观墙、文化展板、植物造型、道路彩绘、道路标识等,邀请鲁因村农民书画家参与创作,以鲁因的古枣文化、历史传说、中华红枣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打造景观轴线。


  2) 一带———寻枣古渠滨水景观带。 借助运城市修复整治姚暹渠的机遇,开展河道整治、绿化造景、生态护岸等工作,打造多个景观节点,展示鲁因村和姚暹渠的历史,使姚暹渠成为一条文化体验和休闲观光廊道。

夏县鲁因红枣产业园区总体布局图

图 2 夏县鲁因红枣产业园区总体布局图


  3) 一村———鲁因新村。 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对鲁因村进行新农村改造,以“枣安鲁因”为主题,打造生态宜居、生活便利、村容整洁、文化繁荣的鲁因新村。


  4) 两环———畅游鲁因绿道环线和产业发展交通环线。 为了完善园区内的交通系统,同时满足休闲观光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打造两条道路环线。 两条环线均依托于现有道路,并进行扩建改建,最大限度保障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5) 五园———百果观光园、古枣文化园、产业实训园、科技试验园和标准示范园。 按照“五园同创”的规划思路,根据“产业、文化、实训、科研、示范”五大功能划分出五大园区,分别对应枣享、枣趣、枣教、枣慧和枣富5个主题。


  4.2 重点项目

  4.2.1 百果观光园

  充分利用鲁因村现有的各类水果种植资源,同时,引入其他市场反响好的水果,打造百果观光产业园。 为了弥补季节缺陷,建造一部分温室大棚,生产用于采摘体验的特色水果。 根据果树开花时节不同进行搭配,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


  具体项目:百果采摘园、百枣长寿园、鲜枣采摘园、观赏枣品种园、鲜果体验屋、良种繁育基地。


  4.2.2 古枣文化园

  对2300多株古枣树进行集中保护,配套其他休闲观光、亲子游乐项目,将整个园区打造成为古枣文化主题公园,同时可作为影视基地。


  具体项目:千年枣树园、红枣养生园、趣味枣迷宫、枣木乐园、生态营地。


  4.2.3 产业实训园

  为园区红枣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培训人才,面向山西省枣农提供技术培训、经验交流等服务。 同时,面向儿童青少年开展自然教育、科普研学等相关活动,使园区成为集技术培训、实践指导、会议研讨、研学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具体项目:室内培训基地、室外实训基地。


  4.2.4 科技试验园

  充分利用规划区域现有的建设用地资源,打造集科研试验、质量检测、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交易集散、管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管理中心,为园区红枣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具体项目:红枣科研试验基地、智慧科技管理中心、加工物流园、农产品交易中心、鲁因博物馆、红枣文化广场、“十三弯”小吃街。


  4.2.5 标准示范园

  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进行红枣产业标准化示范,以达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生产。


  具体项目:红枣鲜食品种矮化密植丰产高效示范园、枣树设施栽培示范园、红枣标准化优质丰产示范园、绿色商品枣生产示范基地、红枣循环经济示范园。


  4.3 文化营销活动

  4.3.1 鲁因书画文化节(春季)

  依托于鲁因村的书画家和上百位农民书画爱好者,在园区内开展书画展,展出书法、绘画、篆刻、剪纸等作品。 游客可以参与书画创作,学习书画技巧,参加书画比赛,获赠书画作品。


  4.3.2 鲁因挂面文化节(夏季)

  依托于鲁因村的传统手工挂面文化,邀请游客参观挂面加工过程并参与挂面制作,免费品尝挂面,体验传统面食文化。 根据手工挂面的制作过程,编排“鲁因挂面舞”,作为特色宣传。 同时,设置展销位,出售包括挂面在内的土特产品和夏季水果。


  4.3.3 鲁因古枣文化节(秋季)

  依托园区内古枣文化资源,开展古枣文化节,集中展销各类红枣品种,举办红枣产业发展论坛和红枣养生保健论坛。 邀请专家对所有参展的红枣进行评比,选出“枣王”。 游客可以观光采摘,认领枣树,品尝红枣深加工产品。


  4.3.4 鲁因古会(冬季)

  传承鲁因村传统文化,把一年一度的鲁因古会(庙会)做精做优。 把古会作为展示鲁因村精神风貌和宣传鲁因红枣产业园区的平台,搭设专用展销位,推广园区农产品。(作者:张凯锋,郝向春,杨飞)



上一篇:基于产业发展下的乡村康养旅游规划设计案例探析
下一篇: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出炉,100个上榜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