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大数据产业将会展开怎样的未来?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10-28  点击:418
“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DT时代”。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公开表示。大数据,乍听起来,是一个容易明白却又不好理解的词。然而,其作为一种技术,甚至是一个产业,已经为人们带来了诸多变化。政府、企业、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逐渐融入大数据、利用大数据。

大数据产业将会展开怎样的未来?

        “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DT时代”。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公开表示。

  DT是什么?即Data Technology(数据科技)。由此,或许许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近两年火热的时髦词——大数据。事实上,马云的此番话也在指向大数据将对未来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数据,乍听起来,是一个容易明白却又不好理解的词。然而,其作为一种技术,甚至是一个产业,已经为人们带来了诸多变化。政府、企业、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逐渐融入大数据、利用大数据。

  近日,在由国家“千人计划”指定《千人》杂志联合千人智库共同发起的“第三届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应用大会”上,与会专家就发表了各自对于大数据应用的看法。那么,大数据当前是怎样的发展现状,又会展开怎样的未来?

  渗透进生活的大数据

  关于大数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都大大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其实,大数据的战略意义并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用通俗的例子来说,当使用淘宝购物后,消费者为什么会源源不断地收到其推荐的物品,而且大部分都是符合消费者喜好的?这其实就是因为网络服务者透过cookie(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收集我们的浏览资料后,分析使用行为,而后为消费者“量身打造”的广告。而这就是运用大数据分析并挖掘大数据的价值后产生的效果。

  除此,大会上不少业内人士还表示,通过大数据可以准确地反映当前社会上的主流事件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到事情的发展方向;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管理漏洞,及时改变和处理等。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大数据搜索与挖掘实验室主任张华平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目前大数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总体表现在国家安全、金融、生物应用等方面。

  张华平举例道,通过大数据,可以更快捷地发现问题,自动总结出安全形势。在没有大数据应用之前,只有在发现和明确某种类型问题后,才能制定相应的应对规则。但现在通过大数据,数据异动一经出现就能提前对问题做出预警。

  比如:利用大数据帮公安部门做案件分析。以前案件分析的方式比较孤立,不同案件性质由不同的人管理。但是运用大数据,可以做到案件的自动分类,甚至自动聚合,在百万计的诈骗案件形式中发现新的诈骗形式,将不再是难题。如此一来,“就不用等到,比如电信诈骗态势很严重的时候才出具对策,相反可以提前预警恶劣事件”。

  其次在金融方面,“比如,证监会利用大数据来抓‘老鼠仓’,降低金融风险。”张华平对记者称,“老鼠仓”本身有很多隐蔽的行为,不易被发现。但是通过大数据就能够看出,几千个账号进进出出存在联动,包括价位,时机,都特别接近,没有人工操纵不会如此明显。

  火热下也有“冰点”

  “21世纪什么最重要?我认为是数据。”华傲数据CEO、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贾西贝在大会上演讲时称。

  正如上文所述,大数据正在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但是业内专家也表示,大数据的概念其实是2012年才被引入国内,虽然整个方向是良性向前的,但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还只处于起步期。

  贾西贝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国内的大数据发展在数据思维和商业模式上的探索,并不比国外先进国家落后,甚至做得更好。“但是目前国内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还不成熟,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有所欠缺”,仍有诸多瓶颈待破。

  “尽管重视大数据,但是无论是政府还是行业,其实每个人都呼唤数据,但每个人却又不愿意拿出数据。现在还是缺乏一种数据共享的精神或是机制。”张华平称。

  他对记者继续说道,现在包括数据的交易、定价、隐私保护都不尽成熟,还在一个摸索的阶段。所以现在很多公司会使用一种免费或者付费让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况,但背后其实是为了收集用户的数据。如此则又会产生数据重复收集和数据收集代价高的问题。

  “大数据本身在核心技术方面,发展还比较薄弱”。目前国内的大数据其实还是沿用美国的或者是用开源的方式整合的。张华平继续表示,目前的企业很难说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可能阿里云算一个,但是其他各环节的技术链还不够健全”。

  对此,贾西贝称,目前国内的大数据产业还很像粗加工的资源型行业。卖资源、卖粗加工产品比卖深加工产品的企业多。“数据深加工的价值并未真正凸显”。同时,大数据产业的分工也没有细化,国内缺乏培育大数据产业链条中某环节单项冠军的土壤。这就导致了目前多数大数据公司不得不做全产业链条,无法专攻单项环节。

  同时贾西贝在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还称,大数据产业的现实是,很多时候,技术与资源是错位的。“会玩数据的人没有数据,有数据的人反而不会玩数据”。对此,张华平补充道,这主要是因为各企业主体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变现方式。

  张华平继续补充,大数据应用的落地需要长远的应用场景。对于当前大数据发展现状来说,还没有很成熟的商业模式,应该积极挖掘大数据独有的应用市场。“就像之前的3G网络一样,在苹果手机之前,3G因为没有应用场景而无人使用。但是后来出现了苹果手机等智能手机,带动了3G、4G网络的发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利用得当会为各行业创造价值。滥用数据或数据管理不善,隐私安全等问题又会阻碍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贾西贝直言,数据确权和数据安全的问题也是当前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产业中对于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隐私权,甚至知识产权等权属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和规则界定。

  三轮驱动未来

  未来,“数据将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就像今天电能一样。”贾西贝对记者表示道。

  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未来随着物联网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大数据产业将通过利用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智能感知、视频采集、增强现实等技术可实现实时的信息采集和分析,从而支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的发展。

  张华平表示,在非结构化的大数据运用上,也会有比较好的突破。比如:文本、语音、图像、视频,并由此引申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这些其实背后都属于由大数据的挖掘和增值服务带来的变化。

  同时,业内人士也介绍,未来的大数据产业应用,除了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商业营销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还将实现以人为本的大数据方针。比如,建立个人的数据中心,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身体体征,社会网络,知识能力,爱好性情,疾病嗜好,情绪波动等记录下来。

  “大数据产业的未来,将由技术、资源与应用三轮驱动”。贾西贝总结道,三轮驱动之下,将使数据生产者、数据加工者和数据消费者走向繁荣。 数据分工的完成,也会让技术、资源、应用三方面各得其所。

  当然,面向未来也要着手当前。至于如何解决当前的发展瓶颈,贾西贝指出,要促进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分工。促进数据标准建设与数据立法。重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广泛推行数据的隐私条款约定,推动数据确权工作。尊重数据上的智慧劳动,确立并保护数据上的知识产权,鼓励数据深加工的技术与产品。

  同时对于大数据产业未来的实现,贾西贝建议,要普遍构建城市级大数据平台和基础数据资源库,加快数据的开放事业,鼓励数据去隐私后的应用。

  张华平补充表示,总体来说还是要少一些概念炒作。“不要太浮躁,真正要做的是根据大数据结合实际需求,行业需求”。从基础开始,一点点积累数据;其次是数据共享的机制,要让大家共享数据挖掘的价值,实现共赢。
上一篇:海西州将做强旅游文化产业着力发挥“天空之镜”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下一篇:社会化电商产业进入爆发期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