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5月18日,杭州正式对外发布相关方案,优化大走廊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体化管理”的体制架构,推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
2016年,横跨西湖、余杭、临安3个区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启动建设。多年来,创新要素不断在大走廊集聚: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是全省的3倍,全省9家省实验室有5家布局在大走廊,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省的80%,人才总量达到50万名。但大走廊仍存在创新要素无法最有效配置、在全球创新体系中话语权较弱等不足之处。
杭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发展融合机制,杭州探索廊道式科创平台发展模式,推动大走廊和3个区更加“拧成一股绳”,并整合全市资源推动人才、项目、资金加速在大走廊汇聚。目前,杭州已划定大走廊23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核心区域,推进体制架构、重大规划、创新资源、产业发展、审批服务、资源要素、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8个方面融合。
一系列新举措陆续落地。如资源要素保障方面,杭州市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资金支持大走廊科技创新工作,发起设立规模超300亿元的大走廊基金集群,核心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实行单列管理,重大项目用能指标由市级统筹保障等。“融合发展机制和系列新举措将激发大走廊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高级经济师于蕾说。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规划,大走廊打造“123X”现代产业体系,即打造万亿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形成生命健康、高端装备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金融科技、创投产业、人力资本三大特色科技服务业,前瞻布局先进材料等若干重量级未来产业。到2025年的目标是,产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国家级研发机构与平台达到50家,人才总量超过70万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
为适应年轻化、高知化、国际化人群需求,大走廊正构建综合性、国际化、特色型的优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如规划建设科创型城市级中心,强化“创新+商务+公共服务+枢纽”复合功能;织密“快线+普线+中运量”轨道网络,构建“四纵四横”快速路网;开展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未来5年着力推进建设80所以上学校、9000套以上人才租赁住房。
此外,拥有良好生态资源的大走廊,秉持公园城市理念,正着手推进以西溪湿地、和睦水乡、南湖、青山湖为核心,布局一条连续贯通的湿地湖链风景路,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公园体系,实现“在风景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