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县在2016年上半年经济工作会上,西充县委书记陈泽斌提出,“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关键在科技、 出路在科技、潜力在科技。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西充正全域打造“中国西部现代农业公园”,围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建设,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激活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智慧农业” 改变农民对农业的认识
记者在西充生态农业大棚里看到,蔬菜瓜果的茎蔓间,分布着各种感应仪器和喷灌系统,实时监控着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农作物到底缺不缺水,缺不缺肥,通过这个监控系统,大棚里的气象信息就可以一并监测到。”西充县金科现代农业种植园管理员赵克勤告诉记者,每天他通过电脑就能实时看到作物的长势。
在百科园区的养殖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坐在控制室里,通过每个猪舍内高高挂起的360度监视器,远程观察到猪舍内的实时画面,每头猪的状况都一览无余。据了解,“智慧农业”是集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方式,它与科学的管理制度相结合,让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实现综合、全面的应用。
目前,该县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0万亩,并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先后获得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等12个“国字号”殊荣。2015年,该县农业生产总值达42.7亿元。
高校联姻 引进国际农业创新技术
“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和装备体系建设。”西充县农牧局局长郭峥嵘告诉记者,为了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西充积极引进适宜丘区的现代农业机械化设施,在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实行机械化播种和机械化收割作业、机械施肥,机械防虫作业。为了加快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西充一边加大对良种繁育、病虫防治、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一边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合作,引进土壤改良、生态养殖、智能大棚育苗等技术;与台湾合作,引进有机叶面费生产、滴喷施肥、果蔬储存等技术。
为了推动农业新技术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应用。该县加强与北京中关村、北京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涉农科研机构和知名院校合作联姻,推进农业生态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引进、吸收、创新和发展资源节约利用、绿色防控、水污染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等农业核心技术。
郭峥嵘介绍, “十三五”期间,西充将加快推进以百科、金科、广绿、茂源为核心的2万亩高新农业集群示范基地建设,建设科技孵化中心、农产品加快物流中心、管理中心,有机农业园、川北生态农业园、智慧农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届时,园区总产值可达3亿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果转化率将达60%。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源头在生产。西充人严格按照操作有规范、过程有记录、产品有标识、市场有监管、质量可追溯的“四有一可”生产标准,做到种养技术“一本书”、诱杀害虫“一盏灯”和“一块板”、生物防治“一袋虫”、有机栽培“一口池”、生产投入“一本账”的标准生产模式,积极构建农业的标准体系。西充现代农业公园正加快崛起,为丘区发展提供了一个现代农业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