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红古园区被批准为第五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5年,兰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文件,全市新建“城市矿产”项目原则向兰州经济区红古园区的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集中,其他县区和园区不再布局此类项目。红古园区抓住这一契机,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实施了总投资29.5亿元的产业项目1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开工建设项目12个。2016年,红古园区又新引进了3个项目,总投资6.1亿元,目前到位资金7000万。
今年,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红古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了“三路三厂(场)一工程”项目。新建了总投资3043.54万元、长1050米的南三路西延项目,总投资2283.15万元、长1779米的滨河路东段道路工程,总投资1200万元的东四路配套工程;完成总投资8100万元、占地36亩,日处理污水24000立方的污水处理项目一期建设任务;完成污水处理主管网敷设10公里;完成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70亩,日处理固废220吨的固废处理中心;完成平安水厂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企业职工安居项目二期建设工程。
热电联产、铝电联营打造铝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红古园区还围绕“热电联产、铝电联营”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铝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发挥煤电冶一体化能源价格优势,以产能置换方式,在平安园区新增50万吨电解铝。通过深入对接中铝集团及能源、电解铝大型民营企业,按照合资合作方式,构建火电—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重点解决了目前电解铝产量不足的问题,为后期铝型材加工企业提供资源保障。
在加快“城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红古园区立足废旧电子、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及报废汽车、废金属为主的“城市矿产”循环经济项目,逐步形成了以“废弃—回收—拆解—初加工—深加工”模式为核心的循环型产业链条,力争在2017年新增城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量达73万吨,形成年拆解废旧汽车1.18万辆、废旧家电100万台、废电线电缆5万吨、加工处理废旧塑料10万吨、废金属35万吨、废纸20万吨、废橡胶(复原胶)6.5万吨的生产能力。
红古区平安镇的红古工业园区,是一个以铝产业和“城市矿产”循环经济产业为主的产业园。按照省委书记王三运在红古调研时提出的瞄准“国际化、高端化、链条化”3个主攻方向,红古园区不断延伸铝冶炼及铝材深加工产业链,先后实施产业项目22个,总投资34.64亿元,园区建设呈现鲜明的示范特色,一个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性“城市矿产”集散交易中心和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已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