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下海发电,风能发电项目陆续上马,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现零的突破……今年以来,岱山县加快布局多种绿色能源产业,潮水、海风、阳光都成为发展新能源的载体,累计投资超 2 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近 7000 万元。与此同时,新能源项目建设不断加速,促进了岱山新能源制造装配产业的发展。
成功利用潮流能发电,岱山迈出的这一步令人惊艳。历时 7 年、由我国自主研发的 LHD 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总成平台年初在岱山下海; 8 月,两个模块完成安装,利用潮流能发电成为现实。据了解,该机组装机容量 7.5 兆瓦,是世界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此次落户岱山的项目拥有 50 多项核心专利,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解决潮流能发电装备大型化、实用化世界性技术难题的重大突破。
岱山利用新能源的成果随处可见。在岱山衢山岛,高耸的风机在山岭间绵延数公里,随着呼啸的海风挥舞着巨大“手臂”——这便是历时 3 年建成的赛丽风电一期装机项目。该项目自投用至去年底,已累计发电 77266 万千瓦时。预计,今年能发电 9800 万千瓦时,相当于累计减少煤炭消耗 30.72 万吨。
尝到了风电的甜头,岱山人如今正加快上马更多风能发电项目。据介绍, 33.7 兆瓦的赛丽风电二期装机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中;同时,当地还在争取中广核岱山 4#300 兆瓦海上风电场早日列入国家开发项目。
岱山人一边“追风逐浪”,一边又瞄准了太阳能发电。年初,舟山科特光伏光电有限公司在岱山光亚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屋顶建成投运了 225 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了岱山光伏发电领域零的突破。目前,该公司已累计装机容量 1.125 兆瓦,今年前三季度上网电量 34 万千瓦时。
更多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岱山抓紧建设中。常石造船厂屋顶装机工程投资 1.6 亿元,预计明年1 月一期工程可并网发电,工程全部建成后可年发电 2142 万千瓦时;金海重工厂区内 27 兆瓦的分布式电站也于日前签订合作协议。
多个新能源项目上马,让新能源制造装配项目加速。由中交三航局舟山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投资 5 亿元、占地 382 亩的综合性海上风电基地已在当地建成,成为华东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海上风电基地。该公司生产负责人介绍,他们已具备海上风机组装的生产能力,眼下正忙着为上海的一个项目装配 28 台高 50 多米的海上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