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世界城市尤其是较为发达的城市,饱受"城市病"的困扰。"智慧城市"这一新兴词汇应运而生。智慧园区是园区信息化基础上的2.0,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既反应了智慧城市的主要体系模式与发展特征,又具备了一定不同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的独特性。
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更加注重智慧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从2012年至今,颁布了多项政策推进智慧园区的建设,国内更多的各类型园区投身于园区的智慧化建设中。
一、智慧园区所面临的三大挑战
1、提升园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目前很多园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只注重建设开发,而忽视了运营服务。如何推动整体园区运营管理体系的智慧化,如何提升园区整体的服务水平,是智慧园区建设面临的一大挑战。
2、增强园区的品牌影响力
我国各类形态的园区数量达数千个,并且数量还在持续增加,这种供需不平衡的情况还在加剧。如何树立园区的品牌并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如何高效地吸引相关行业和产业企业入驻园区,是智慧园区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3、保障园区的经济效益
园区运营需要专业的技能,因此也需要更加专业的团队去进行全面的规划,为园区开辟可行的运营模式和盈利空间。如何更加有效地形成相关产业簇群和产业链簇群,从而有效提升园区及相关地区的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起到有效的推动。
那么智慧园区究竟该如何发展呢?我们认为做好下面的六点很关键:
1、智慧城市进入创新创业阶段,瞪羚、独角兽是爆发式成长的着力点
智慧城市要实现爆发式成长,需要从智慧城市专业化园区做起,培育独角兽、抓瞪羚。
2、智慧城市专业园是未来专业化科技园建设需求点
智慧城市专业园具有四大特征:基于产业定位的智慧新业态,基于发展方式的内生创业,基于成长路径的产业生态,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云网端。
3、聚焦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新兴领域,发展智慧新业态
围绕智慧城市产业,聚焦新兴领域,选择符合国家战略布局方向、技术热度高、技术成熟度高、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需求前景广的产业作为智慧园区的主导产业。如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
4、打造智慧城市专业化众创空间,促进园区创新创业
聚焦智慧城市专业细分领域,打造专业化众创空间,集聚创新资源、改革创新体制、完善创新服务链条,激发园区创新创业活力,以创业推动园区内生增长。
5、转变招商思路,以新招商模式引入高成长企业
大项目大招商时代已经过去,产业链精准招商正在实施,新经济新招商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新经济招商的核心思路主要表现为:平台招商、新业态招商、科技招商等。
6、围绕瞪羚、独角兽,构建开放式产业生态,推动智慧城市爆炸式发展
第一步:围绕瞪羚独角兽企业构建产业集群;
第二步:建设智能化服务载体,如,专业化众创空间、智慧化园区服务、智能化基础设施等;
第三步:搭建园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提供基金等金融服务、活动服务、商业模式服务等,构建完善开放的产业生态,以企业高速成长带动园区爆炸式发展。
二、智慧园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信息化:信息基础设施与电子政务
智慧园区建设初期依然是以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务为重点。首先,智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沿着“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方向发展,不断夯实宽带网络建设。其次,智慧园区建设中非常注重公共领域管理与服务,紧紧围绕公众需求,加快建设面向个人用户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建立惠及人人的电子政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
互动发展:强化与园区产业的互动发展
一方面,智慧园区将会朝向创新化、生态化发展。未来智慧园区建设将会更加注重高新技术、生态环保型等产业的发展,融入低碳管理理念将新的技术、管理手段、管理平台与园区的创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入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智慧产业,逐步形成“智慧制造”到“智慧服务”一条龙园区产业格局。
管理融合:智慧园区管理与城市化管理进一步融合
产业园区透过核心和关联产业的聚集,达到产业规模效应,人才和知识聚集,生产力提升,供应链效率提升。未来城市发展与管理可以以智慧园区建设为牵引,拉动智慧城市建设,并将智慧园区的管理职能融入到智慧城市的管理体系建设中去,实现智慧园区管理与城市化管理的高度融合,打造极具区域影响力的“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