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尽管各地已经出台了“9073”或“9064”的养老产业发展策略,但机构养老床位仍然出现严重的错配和不足。“9073”或“9064”是指90%的居家养老、6%~7%的社区养老,以及3%~4%的机构养老。尽管目标仅有3%~4%,但床位缺口仍然巨大。
从数量上来看,根据统计,2016 年全国包括城市养老机构、农村养老机构的各类养老机构数量超过10 万家; 各类养老床位680 万张,比上年增长仅1%,另一方面,全国养老机构的床位利用率并不乐观。从民政部数据看,农村和城市的养老机构的床位利用率从2011 年后波动后出现下降。其中,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全国范围内新建养老机构增长迅速,造成床位利用率降低,为日后老人的机构养老需求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另一方面,在现实中看到的是不少养老机构人满为患,老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照护,因此养老资源的错配仍然较为严重。
尽管近年来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发展较为迅速,但目前养老机构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仍有差距。根据2013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拟定的目标,到2020 年,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要达到35~45 张。那么到2020 年各类养老床位需求将达到875 万~1125 万张,这之间有195 万~445 万张的缺口。而若按照“百名老人5 张床位”的国际标准计算,我国养老床位的缺口将更大,到2020 年,我国各类养老床位需达到1250 万张,缺口达570 万张,增长幅度将是目前水平的接近一倍。若按照5000 元/床/月的费用来测算,到2020 年机构养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一年7500 亿元人民币,对应的缺口在4000 亿元人民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