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1日,2018中国·佛山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大会将在佛山高新区举行,届时中、英、德、日、韩等国家的院士及专家将齐聚,把脉佛山乃至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及智造转型升级新路。
佛山高新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便一直肩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任。当前更是肩负起佛山产业转型升级引擎的新使命。即将举办的这场国际大会,彰显了佛高区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决心,以及借人工智能推动佛山智造升级的雄心。
回眸26年光辉发展史,不难看出,佛高区走出了一条从现代制造到智能制造再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这在佛高区引入的代表性平台上可见一斑:2013年成立的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创新引擎为己任;2017年获批建设的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致力打造机器人装备产业发展平台;2018年揭牌的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计划引进北京中关村人工智能及装备制造创新平台落地佛山……人工智能正推进下一次“工业革命”,佛高区把握机遇不断抢占发展先机。
现代制造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制造业引导企业杀出传统制造重围
“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佛山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整合中部城市、产业发展资源打造南海高新区,以现代制造业基地、产业智库为重心的产业新城逐步成形。”这是出现在南海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意味着从2011年起佛山高新区已经将发展现代制造业作为重心,提出建设产业新城的发展目标。
现代制造业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如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始普遍应用的互联网、发达的通信方式等,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一类制造业,区别于改革开放初期靠廉价劳动力、虚耗能源、大规模手工制作等发展起来的传统制造业。
从时间节点上看,佛高区正是诞生于现代制造业方兴未艾的时期。前期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企业,莫过于1996年7月率先在香港上市的科龙公司——主要生产冰箱、空调、冷柜和洗衣机等系列产品;以及2009年10月率先登陆创业板的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制造与销售,业务主要面向核电、地铁、隧道、风电叶片和大型工业民用建筑五大领域。
众所周知,时间是制造业流程上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将材料转变为成品的时间越短,制造业所获得的利益将越高,而现代科技是缩短时间的重要“法宝”。因此科龙和南方风机的辉煌,侧面反映了当时佛高区将科技应用于制造业的创新性、前瞻性。
智能制造
兴建平台借力高校用创新带动智能化改造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快走上“信息高速路”。到了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敢为人先的南海人深谙创新的重要性。2013年3月,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政府、南海区政府和广东工业大学共建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用创新驱动制造发展,并将其落户佛高区。
2015年1月,《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正式印发,广工大研究院以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创新引擎为己任,结合本地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以机器人及自动化、精密装备、3D打印和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加强与广工大等对接,促进创业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式创新型科研实体和公共服务平台。
广工大研究院副院长熊薇介绍,目前该院已孵化90多家技术研发型企业,申请专利600多件,服务地方企业、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等单位超3000家,实现技术服务收入超10亿元,带动新增产值50亿元。
佛高区走出一条以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兴建平台、依托高校推进本地制造业智能升级的新路子。2015年,现代化科研机构——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成立,联合上市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管理,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同样不失为其中的一个优秀样本。
人工智能
构建机器人集成生态链探索终端产品培育市场
伴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落笔到南方改革开放试验田、创新主战场——佛高区身上,便是面临着广佛同城化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潮激荡的新形势,亟待从最初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担当佛山产业转型升级引擎的新使命上转变。
走过了现代制造的窗口期,身处智能制造风起云涌的大环境中,率先向人工智能产业“探路”,这便是佛高区“敢于吃螃蟹”的发展精神。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进行大力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回望自身发展历程,佛高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相关部署,赶上人工智能“快车”的步伐从未停歇。斩获影响中国2017年度中国智造奖的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利用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原南方风机、东方精工厂区加紧建设,逐步形成了“核心技术研发—机器人本体—机器人集成—机器人应用—工业大数据”的完整产业创新生态。新加坡建筑机器人项目国际知名机器人专家陈义明教授团队、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金凯达,以及佛山市科莱机器人有限公司等本地的机器人集成商等9个项目已入驻该中心,其中4家企业已开始投入生产。
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领域较早得到开发的一块,近年来进入发展的“井喷期”。2017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260亿元,约占全国1/3,带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相关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我们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推动佛高区乃至珠三角的智能制造升级,另一方面积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探索终端产品培育的市场。”佛山高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局科技管理科科长李英勤表示,人工智能的未来已触手可及。
未来已来
厚植“人工智能+”沃土借链式突破拥抱未来
今年7月23日,《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积极谋划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系统性战略布局,明确分三步走,逐步将广东打造成为国际先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高地,为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强大支撑。
《规划》指出,广州、佛山、东莞数据开放平台进入全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前十名,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沃土。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佛山市智能装备制造及机器人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重点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34家,数量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多家,应用机器人超4000台。
因此,在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慧政府、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军民融合等15项人工智能多领域多场景示范应用中,佛高区在很多方面已有成熟的基础,突破核心技术便能有效实现“人工智能+”。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今年9月13日,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在佛山举行揭牌仪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和佛山市市长朱伟共同为研究院揭牌,标志其正式落户佛高区力合(佛山)科技园。该研究院今年7月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今年10月将和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2018中国·佛山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大会。
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副院长王富涛表示,未来将通过自主搭建的知识产权应用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企业联合创新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心等,引进北京中关村人工智能及装备制造创新平台落地佛山。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将实现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整体跃升。佛高区顺势而上,朝着人工智能风口浪尖挺进的步伐稳健而迅捷,将进一步助力争创全国高新区20强,带领区域经济迎接新未来。
佛高区制造领域代表性平台速览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3年3月坐落位置:南海软件科技园
该研究院紧盯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创新引擎的发展目标,以机器人及自动化、精密装备、3D打印和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孵化、人才培养与引进于一体的开放式创新型科研实体和公共服务平台。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广东智能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资质,荣获“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连续两年获评国家级优秀(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
目前已建成7大公共服务平台、4大创新创业平台和3大实验室,培育100多个高端创业团队,孵化90多家技术研发型企业(其中14家获高企认定,9家进入高企培育库,3家省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挂牌,1家新三板筹备挂牌)等。
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5年8月坐落位置:佛山市机器人创新产业园内
该研究院由佛山市科技局主管,由省、市、区共建,并联合上市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管理,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是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获评佛山市机器人创新产业园孵化器建设项目等。
主要研发部门有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佛山)等;建有17个关键技术研究室、1个世界领先水平的智能装备精密检测中心、1个企业孵化中心等。
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
成立时间:2017年坐落位置:狮山镇原南方风机、东方精工厂区
该中心是佛山高新区根据佛山市建设中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实际打造的集机器人研发、应用、产业化于一体的重大装备产业发展平台。获影响中国2017年度中国智造奖。
中心占地面积约180亩,目前已完成展厅建设并投入使用,中心的展示、产业引进、集成、金融服务等功能已基本具备,逐步形成了“核心技术研发—机器人本体—机器人集成—机器人应用—工业大数据”的完整产业创新生态。新加坡建筑机器人项目国际知名机器人专家陈义明教授团队、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9个项目已入驻该中心,其中4家企业已开始投入生产。
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
成立时间:2018年9月13日坐落位置:佛山高新区力合(佛山)科技园
该研究院于2017年9月12日经中国发明协会批准,并联合海内外百余家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知名企业等作为首批发起单位倡议成立。2017年11月23日,佛山市政府与中国发明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该研究院落户佛高区,今年9月13日正式揭牌。
该研究院主要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对接、交易、转移孵化、项目(企业)引进等。已促进8个海归团队落地并成立公司,先后建设了广东省(白俄罗斯)海外离岸孵化器、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佛山基地等。今年7月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今年10月将承办2018中国·佛山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