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临沂通用航空协会成立大会在临沂机场会议室成功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临沂通用航空协会章程》、《临沂通用航空协会财务管理办法》、《大会选举办法》,投票表决了会费标准、选举了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市政府副市长马崑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马崑指出,临沂通用航空协会成立是我市民航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规范通用航空行业发展,推动立体大交通战略深入实施,必将发挥重要作用。通用航空产业是新常态下的黄金产业和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市通用航空发展迅速,将形成以临沂机场为中心、各县区通航机场为支撑点、通航产业链为依托,覆盖各县区、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用航空新平台。
马崑强调,通航协会必须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服务会员企业,服务行业发展。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努力把协会办成政府信赖、企业信任、社会认可、管理规范、运作高效的一流社团组织,为临沂通用航空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市直有关部门要对新成立的通航协会搞好服务,帮助其规范提升、尽快成长。广大会员单位要通过协会这个平台,精诚合作,并肩奋进,共同促进通航事业繁荣活跃、发展壮大。
会上,市政府副市长马崑、民航局局长陈相平为协会进行了揭牌。选举出的通航协会会长石振雷、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万志作了发言。
市民政局、农业局、林业局相关部门负责人、34家协会会员单位负责人、民航局、机场公司相关领导参加会议。
什么是通用航空
用航空General Aviation,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通用航空业是以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目前我国对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有哪些扶持政策
(一)稳妥推进低空空域开放——让通航飞机飞得上天
空域问题是制约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国家空管委办公室正牵头开展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按照《全国空管系统“十二五”规划》,财政资金应着力于解决低空空域开放中涉及空管保障的关键问题:
1.民航空管领域。一是在远离管制空域的小型机场(起降点)新建约100个通航飞行服务站(FSS),提供空域申报、飞行计划、航行情报、气象、通航咨询、告警以及维修补给等服务。二是开展通勤航空试点空管保障工程。
2.军航空管领域。由中央财政公共预算和发改委基建投资共同安排军航空管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建设低空空域监视管理系统,在各级军航管制中心配置飞行服务管理终端,在体育、公安、武警等行业新建空管业务综合信息系统,制作和发布全国低空航图等。
此外,建议对低空空域开放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科研培训、宣传教育等方面继续加大投入。
(二)鼓励通航机场等设施建设——让通航飞机落得下地
开展通航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不能包打天下。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通航机场(起降点)建设领域。国家正在会同中国民航局研究从民航发展基金中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通航机场(起降点)、固定运营基地(FBO)、维修基地(MRO)等设施设备,给予一定的投资补助。
(三)加快培育通用航空市场——让通航企业赚得到钱
通航企业是通用航空的运营主体,培训通用航空市场,重点是改善通航企业的市场运营环境,增加企业收入,补贴成本支出,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具体措施包括:
1.航空作业补贴。采取作业小时补贴的方式,重点支持国家应急救援、农林牧渔等公益性作业项目,并适当兼顾部分盈利能力较差的工业服务项目。财政补贴与平均作业价格挂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2.鼓励驾照培训。根据培养渠道和执照类型,对企业和个人开展通航飞行员商业执照培训给予一定补贴,为通航企业提供更多的飞行专业人才。
短期来看,通过上述财政政策支持,可以加快培育通用航空市场,促进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协调发展;长期来看,通用航空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解决,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从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建立研发投入机制和用户补贴机制,加快飞机发动机、航电设备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鼓励通航企业使用国产飞机,使通用航空产业成为继汽车产业之后又一个能大力拉动国内需求的新兴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