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数字化规划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5-19  点击:28
文章对产城融合片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数字化规划是实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手段之一,并对数字化规划的方法和通用架构进行了说明。

文章对产城融合片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数字化规划是实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手段之一,并对数字化规划的方法和通用架构进行了说明。

一、产城融合片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产城融合片区建设模式可以看出,由于项目周期长、工程量大、相关利益方众多的特点,导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前期开发过程中,相关利益方包括项目审批部门、开发主管部门、项目公司等,关注点聚焦于片区规划、土地出让、招商引资、企业筹建、工程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等主要矛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关注重点仅局限于项目所涉及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对各项目之间的协同关系缺乏统筹考虑。开发后期,随着各类项目运营、管理和维护主体逐渐清晰,会发现由于前期整体规划的缺失,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建设与业务需求不符,而进行调整将增加大量额外的建设成本,造成投资的浪费;如果不调整,就难以满足城市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处于两难的状态。

2)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交换机制尚不完善

数据是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随着国家对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数据资源共享和交换标准,建立了不同级别的数据共享和交换系统,但如何在新型智慧城市所涉及的多个政府部门间、运营主体间建立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机制,让数据要素真正流动起来,产生更多的价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以数字化规划促进产城融合片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缺乏数字化整体规划是产城融合片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迫切需要在项目前期引入数字化规划,指导片区新型智慧城市的整体建设。

产城融合片区数字化规划是依据城市级、区县级数字化上位规划,结合本片区的发展规划,明确片区数字化战略,规划片区的数字化蓝图、标准体系以及演进路线。数字化规划为片区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业务与数字化框架(见图1),确保各单体项目建成后符合片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片区数字化规划总体框架
图1 片区数字化规划总体框架

数字化规划框架包括战略规划、能力规划、项目规划等内容。

①战略规划是指在国家、省市、区县级等数字化上位规划的指导下,依据片区发展战略和规划,通过对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和片区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明确片区数字化战略,包括数字化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总体路线等,保证数字化战略与片区发展战略的一致性。

②能力规划是指依据数字化战略规划,对片区业务架构和数字化架构进行规划。业务架构规划是指对各业务单元及其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资源配置以及管理制度等进行规划。数字化架构规划是指通过对业务架构规划、数字化战略以及数字化应用现状的分析明确数字化需求,在数字化上位规划的指导下,对本片区的数字化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数字化基础设施、安全架构,以及数字化标准体系、安全和运维保障体系进行规划。

③项目规划是指依据能力规划,规划和确定具体的项目,对项目的可行性、实施计划、投资规模等进行评估和策划。之后通过项目实施,为战略落地提供相应的能力。

三、产城融合片区数字化规划通用架构

产城融合片区数字化规划通用架构是在充分吸收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化建设最佳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数字化规划体系。产城融合片区数字化通用架构从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等方面对数字化顶层规划进行描述。

3.1 通用业务架构

产城融合片区面向城市居民、企业和政府机构,为其提供城市治理、城市服务、产业发展、城市运营、城市空间运营、能源与ICT 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城市治理是在政府机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下,打造安全、宜居、畅通的城市环境;城市服务包括各类政务服务,保障民生的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社区服务等;经济发展包括各类产业的规划、引入以及生产制造和产业服务等;城市运营是指通过汇总城市运行的各类信息,对城市运行状态和各类事件进行监测,指挥、协同相关部门高效处理;城市空间运营包括城市场馆、中心、单位、交通场站以及服务设施等建设运营;能源与ICT 基础设施服务包括电力、燃气、自来水等能源供应服务以及通信和信息服务,是现代城市赖以运作的基础。

产城融合片区建成后,按照政府发挥的作用类型,通常会有以下三种运营模式。

①强运营模式:由片区主管部门或政府投融资平台成立专业的运营公司负责片区的整体运营,包括物业管理、资产租赁、企业服务、产业服务、市政设施管理等。

②强监管模式:片区主管部门负责对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特许经营项目的运营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成果支付补贴运营。

③混合模式:片区主管部门既负责部分运营工作,同时又负责第三方运营主体的考核工作。在政府鼓励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的投资,提高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运营水平的背景下,第三种“混合”模式目前最为常见(见图2)。

数字化规划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图2 产城融合片区通用业务框架

3.2 通用应用架构

城市(区县)级新型智慧城市相关系统主要包括物联感知设施、通信网络设施、城市(区县)级计算存储设施、能力中台和数据中台以及城市(区县)级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城市(区县)级新型智慧城市相关系统一般由主管部门(政数局或工信局等)协同相关委办局统一建设和运维。

片区级新型智慧城市系统建设根据运营模式的不同,其建设重点而有所不同,但系统的整体架构要符合城市(区县)级数字化上位规划的要求。片区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包括物联感知设施、通信网络设施、片区级计算存储设施、能力中台和数据中台,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片区运营管理、物业管理、市政设施管理、PPP 项目监管、城市运营中心等应用。

能力中台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地图系统、物联感知、CIM数字孪生、视频资源等被各类应用所共享的服务。

数据中台整合区域内的各类数据资源,通过数据采集、汇聚、治理、运营、服务、共享、安全等数据服务能力,有效支撑各类数字化场景应用。

         片区级数字化建设需要符合城市(区县)级统一规划并确保设施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实现集约化管理,共享平台能力和数据(见图3)。

产城融合片区通用应用架构

图3 产城融合片区通用应用架构


3.3 通用数据架构

产城融合片区的数据架构面向片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包括主数据和数据字典、事务数据、分析数据等类型。主数据和数据字典是各类应用系统之间需要共享的核心业务数据,包括组织人员、区域与空间、空间资产、租赁与使用关系、设施设备、数据字典等;事务数据是对各类业务事件和运行状态的记录,包括合同、安防、通信、设备运行、事件、能效、费用、服务过程等;分析数据是分析过程中产生和使用的数据,包括运营分析、通行分析、安全分析、设施设备运维分析、绿色节能分析、服务质量分析等(见图4)。

通用数据架构

图4 通用数据架构

3.4 通用技术架构

片区通用技术架构以云计算、5G/F5G、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通过建设片区云资源和覆盖片区的边缘节点,建立片区泛在连接和感知体系,打造一体化、智能化、集约化的片区数字基座。

3.5 片区智慧城市架构管控

产城融合片区数字化规划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一个动态过程。这种动态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在关键节点对各项目的数字化设计方案以及建设成果进行评估、审核,以使其符合数字化规划的要求。此外,数字化规划也需要随着片区城市发展、技术发展等不断更新和演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规划是引领和指导产城融合片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解决片区建设过程中由于周期长和“条块分割”所导致的缺乏整体性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作者:肖建平、李杭、傅东东、刘海皓)




上一篇:新质生产力驱动我国西南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下金融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