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讲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荆州区镇域经济发展问题及现状,本章节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产业规划、农业生产、文化旅游和科技创新在内的针对性对策和建议。这些措施旨在促进荆州区镇域经济的优质发展,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乡村振兴背景下荆州区镇域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一、建立健全村镇规划体系
牢固树立“规划是法”的理念,确立“规划是龙头”的地位,认识到“规划中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切实抓好村镇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宏观层面要加快制定涵盖全区的村镇发展总体规划,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确保不同镇村之间的协调与支持的规划[2]。加大对未完成规划村镇的支持力度,确保所有村镇都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以免无序建设和资源浪费。在规划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村镇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规划,因地制宜规划布局中心镇,突出主业,形成特色。针对不同镇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提出个性化的产业发展策略。要结合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避免小规模、分散的产业现象。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吸引相关行业企业集中发展,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协调互动的镇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
二、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动现代化农业生产力度
在整治中继续推进农田连片化,鼓励农户土地流转,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形成规模效应,提升整体农业生产效率。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展新品种研发、种植技术推广等工作。通过引入智能灌溉、无人机施肥喷药等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率[3]。围绕现有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积极培育水稻、畜禽、水产、蔬菜等区域农业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推动龙头企业补齐精深加工、冷链仓储、信息化智能化等短板弱项,提高四大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推动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等融合产业发展,提升农业附加值。进一步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站点建设,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经常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本地农民的农业科技与经营管理能力。

三、克服土地制约瓶颈,留足镇域产业发展空间
制订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划分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区,确保不同功能的合理布局。依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设定相应的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以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此外,应将建设用地指标倾向于具有集聚效应的乡镇和重点镇,以推进全域国土空间整治项目的实施。科学下放新增建设用地的规划权利,允许镇域项目用地规模在镇内进行平衡调整。积极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增加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并为乡村产业的发展和返乡创业创新提供土地支持。探索实施弹性用地政策,如“租赁”“征用”等方式,以缓解建设用地供应的紧张状况,满足多样化的产业需求。同时,需要积极与上级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并对城镇开发边界进行优化调整,以实现用地面积、片区形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根本性改善。
四、推进旅游业态融合,开展旅游品牌创建
立足于旅游资源和产业基础,应加强研究谋划和分析论证,挖掘并宣传当地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将地方文化和历史故事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包括农业体验、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增加游玩方式的多样性,增强游客的记忆点和吸引力。提升旅游节庆活动和赛事的组织质量,培育壮大乡村旅游品牌,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打造一批旅游品牌。针对不同季节设计主题活动和节庆,春季赏花、夏季露营、秋季采摘、冬季民俗体验,减少季节性限制。制订整体发展规划,明确每个景点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防止同质化竞争。加强资源整合与合作,建立农业、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联盟,打造“一核多点”的旅游模式,共同策划跨区域的旅游线路和活动,通过区域联动增强吸引力,促成资源共享,实现共同推广,提升各方的品牌影响力。
五、强化人才平台支持保障,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如减税、补贴、贷款支持等,降低企业创新成本。通过财政扶持、政策优惠和市场引导,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龙头,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支持企业进行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造,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高校创新资源,利用大学城规划建设的双创平台,推动高校单独或联合建设一批双创平台,逐步形成“高校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双创体系,合力攻关“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宣传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科技创新“造血”能力,不断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外部创新资源,增强本地创新能力。同时,遴选有基础、有潜力、有积极性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动态管理,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后备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结束语
荆州区镇域经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迎来新机遇,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文化旅游和科技创新,可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通过多方努力,荆州区镇域经济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作者:黄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