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政策举措及商业支持机遇分析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3-25  点击:135
“十四五”期间,河南省拟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总投资超600亿元,融资缺口近400亿元,与全国首批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试点县A县建设的2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存在同样融资难点,解决市场化融资难题迫在眉睫。

作为“大国粮仓”,河南省对保障全国粮食供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十四五”期间,河南省拟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总投资超600亿元,融资缺口近400亿元,与全国首批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试点县A县建设的2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存在同样融资难点,解决市场化融资难题迫在眉睫。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以下简称“农行河南分行”)作为系统“三农”主力行,立足粮食生产大省实际,发挥试点行先行先试作用,创新服务模式,做好综合经营,全力支持A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全产业链发展,取得良好效果。在服务粮食安全大局的基础上,为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效益提供了重要路径,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及政策举措

(一)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现状

河南省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耕地面积1.13亿亩,约占全国的1/16,仅次于黑龙江、内蒙古,居全国第三,其中永久基本农田9837万亩。截至2024年10月末,河南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585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6%,在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为粮食稳产增产打牢了基础。

(二)河南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举措

2022年9月7日,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规划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750万亩,粮食总产由1300亿斤向1400亿斤跨越;到2030年,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累计达到9459万亩,粮食总产由1400亿斤向1500亿斤跨越。

2022年9月27日,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规划2022—2025年,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增加粮食产能15亿公斤以上。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亩均总投资一般不低于4000元,3年累计投资达600亿元。

2023年6月15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操作导则(试行)》,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多方受益的投融资机制和运营管理机制,带动农民持续增收。高质量高效率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推动全省粮食产能2025年达到1400亿斤。

(三)河南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安排

1.专项债。高标准农田项目投融资单位可通过发行专项债券筹措示范区建设资金,还款途径包括但不限于新增耕地和产能交易收益、土地规模经营收益、县级财政投入、财政补贴或补助资金等。

2.预算资金。用于支持开展已下达建设任务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涉及的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排水与节水设施、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及其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自然损毁工程修复及农田建设相关工程内容,亩均财政资金投入不低于1500元。

3.补助资金。一是以奖代补政策。2022年3月29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财政厅印发《河南省农田建设项目以奖代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地方政府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土地出让收入或统筹相关财政涉农资金等渠道建设的农田建设项目,按程序纳入下一年度全省农田建设项目计划,省级采取奖励方式给予财政资金补助。二是贷款贴息政策。2023年11月25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财政厅印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贴息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贴息范围为贷款主体通过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获得银行贷款,用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省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补助。单个项目贴息资金累计不超过330万元。

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政策举措及商业支持机遇分析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商业支持机遇分析

(一)项目有望获得市场化力量补充

2022年最新出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改进了对参与主体的描述,增加了“多元参与原则”,鼓励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更趋于市场化。

(二)融资渠道多元化,资金供给有保障

1.招商引资。当前各地政府正在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土地集中流转→招商引资→企业开发”的模式,政府将社会资本引入项目的同时降低因农村劳动力流失而面临的高标准农田建后无人耕种的问题发生。

2.信贷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获得政策扶持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项目回报率,有望得到金融机构青睐,获得信贷资源。

(三)项目标准量化,建设质量有望明显提高

《规划》提出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一般应逐步达到3000元左右的标准,对高标准农田的耕作层厚度、田间道路通达度、田间基础设施使用年限等给出了更明确的量化指标,确保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能够达到标准。在项目资金充足、建设标准量化的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达标有保障。

(四)高标准农田项目回报率有望提升

在引入社会资本后,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出资主体和受益主体趋于统一,项目从任务导向回归到收益导向,主体对项目质量更为关注。在更细致的量化指标下,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增产效果提升将带动投资回报率增加。投资回报的提升有望对项目建设形成正反馈,带动社会资本及商业服务进一步加入。(作者:曹复兴)



上一篇:湖南省25个县域产业集群特色及定位分析
下一篇:破解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资瓶颈的七个关键点及三大提升策略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