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海洋经济发展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治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生态治理的重要意义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2-12  点击:294
探索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治理问题,在聚焦溯源海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破解海洋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微塑料治理难等痛点问题,牢固树立海洋生态保护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海洋生态。本章节我们来研究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加强生态治理的重要意涵,具体如下:

探索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治理问题,在聚焦溯源海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破解海洋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微塑料治理难等痛点问题,牢固树立海洋生态保护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海洋生态。本章节我们来研究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加强生态治理的重要意涵,具体如下:


一、加强生态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

蓝色是新时代海洋发展的靓丽底色,加强生态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更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背景下,重新审视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之间的依存关系,为实现因地制宜的海洋保护提供了科学指引。与此同时,盲目开发、侵占、攫取海洋资源的旧时局面,现如今在决策层面、执行层面、保护层面对海洋的发展与保护进行了深刻审思,发现海洋发展问题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在于发展的同时如何解决问题,保护好海洋这个生态之眼。海洋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一环,海洋生态能够行稳致远牵动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人类的安全。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在全球总面积中占比为71%。蔚蓝浩瀚无垠的海洋遍布生物和资源能量,珍爱海洋、保护海洋,理应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要坚持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为建设美丽中国夯筑坚实的生态基础。“美丽中国”饱含生态之美、社会之美、人类之美,而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就是要按照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推动生态环境优质发展,经济生活稳定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守护好海洋生态环境,才能赋能美丽中国建设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中国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实践指南,坚持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治理的各项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根据《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显示:“根据2022年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评价结果,283个海湾中,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超过85%的海湾为144个,其中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100%的海湾为111个,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与上年相比,90个海湾优良水质面积比例有所提升,在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其中,天津市、浙江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水质提升的海湾占比超过40%。滨海湿地保护情况监测显示,246个海湾滨海湿地面积基本稳定,37个海湾滨海湿地面积退化受损。”海洋生态文明孕育着生机盎然的海洋经济,也天然滋养着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海洋文明,对加强海洋生态治理做重新的定位与思考,对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做充足的准备与部署,才能为建设“生态好、环境美、生命强”的美丽中国供给海洋的无限魅力。

海洋经济发展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治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生态治理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生态治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保障

海洋生态治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维度之一,海洋生态治理也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保障。中国海洋中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且历史悠久,其中有50多万种动物和13多万种植物,占地球总物种的80%左右,海洋丰富的天然资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储备库”“后备仓”“基因库”。依托着海洋的资源供给,“2023年海洋经济复苏强劲,量质齐升,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比2022年增长6.0%,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9%,比2022年增加0.1个百分点。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46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5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8968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7%、35.8%和59.5%。”[7]近年来,中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治理进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期,海洋生态治理的力度之大,制度措施出台之多,管控力度效力之严,为有力有效推动海洋经济产业持续增长奠基了发展空间。根据数据初步核算,“2023年海洋制造业增加值29861亿元,其中,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1150亿元,比2022年增长17.6%;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良好,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全年实现增加值872亿元,比2022年增长5.9%;海洋化工业增加值4343亿元,比2022年增长10.0%;海洋服务业增加值5896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7%,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为国民经济增长助力;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7623亿元,比2022年增长8.5%,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近110亿吨。海洋旅游业增加值14735亿元,比2022年增长10.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中国海洋生态治理的攻坚举措下,海洋生态红利不断显现,海洋经济实现了恢复性的增长。加强生态治理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治理好海洋生态环境,就需要全面统筹海洋领域消费、海洋对外贸易量、海洋固定资产投资等各个方面,至此,才能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促进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辽阔的管辖海域,与日俱增的海洋开发利用能力,这些都成为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的助力剂与推动源。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要将防止海洋污染、阻止海洋恶化、制止海洋破坏作为重点来抓,及时检测自然环境发生的异常或激烈变化,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瓶颈,加强对海洋生态的科考与评估,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现实保障,为夯实海洋发展空间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三、加强生态治理是创新“科技发展”的内在驱动

耕海探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抓手,是创新海洋科技的资源宝库,是社会物质生产生活的原料基地。海洋的发展与国家海洋战略需求紧密关联,而科技发展在海洋强国建设中是核心要素。科技才能兴海,以科技赋能提升海洋经济,以海洋经济续航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各海洋强国赢得海洋话语权的战略共识,国际社会现如今都在持续深耕海洋创新资源,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开发海洋一直是世界强国的核心战略目标,而海洋科技是推动海洋开发的第一生产力。”可见,科技创新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而加强生态治理也愈发成为了科技创新的内在驱动力。生态治理有效地纾解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更好地帮助海洋发挥其自身特有的资源价值。海洋科技发展关键作用之大,饱含动能之强,必须集成国家生态治理的各方驱动力量,统筹布局生态治理的严格标准,综合涵育生态治理与科技研发人才,强化海洋领域的科技研发投入,深度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企业等开展交叉学科的海洋研发应用,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具创造力的人才为海洋生态发展蓄势助力。在《2023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中显示,2022年科技创新指数为124.2,比2022年增长2.0%。研发人员所占比重也比2022年度增长了7.0%。在海洋科研创新成果的背后,是海洋生态治理的动力在驱动,是海洋资源的能量在供给。2023年11月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广东深圳召开,“海博会”作为展现中国海洋经济实力的高端展会,不仅是展现海洋经济发展成就的重要输出口,更是展望未来海洋经济发展及最新成果的蓝色平台。当前中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其中在海洋绿色科技创新中,“国家队”是“主力军”,院校机构、中小企业则是“生力军”。海博会作为持续推出一系列领先全球的海洋创新技术、产品和成果的重要名片,无疑彰显出中国海洋资源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能量,科技创新更是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推动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其注入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共同拓展经济与科技的双重发展空间,为打造构建海洋强国提供有力支撑,真正发挥海洋强国的战略作用和时代价值。(作者:金子郁)



上一篇: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下一篇: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加强生态治理的实践向路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