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带动农户增收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1-20  点击:566
通过政府、企业和农户等多方共同努力和持续创新,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农村产业融合的主平台和带动农户增收的新支点,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田园综合体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其产业融合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积极作用。通过政府、企业和农户等多方共同努力和持续创新,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农村产业融合的主平台和带动农户增收的新支点,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一、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带动农户增收面临的障碍

田园综合体尚处于起步试点阶段,其产业融合带动农户增收面临基层政策体系不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带动农户参与不充分等障碍。


1、基层政策体系不健全

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离不开生产要素的跨界优化配置,而农村产业融合的部分政策衔接性和均衡性不够、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使得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之间难以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农村产权交易配套服务链条还不完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的协调性不够。农村基础服务体系支撑不足,水、电、路、网、气和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了田园综合体开发成本和风险。上下级政府与合作社之间的政策协调不足,对农户参与田园综合体政策支持不够,使农户参与缺少规范和约束,参与的话语权和决策权缺失,农户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完全保障,对农户相应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支持机制欠缺。


2、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田园综合体涉及开发企业、当地政府、村集体、当地农户和休闲主体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其利益诉求存在很大差异,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利益联结机制,才能发挥出全产业链运行的协同效应。而在现实调研中发现田园综合体的利益联结稳定性、协同性不强,存在互斥性风险。宏观调控者政府或村集体容易忽视对当地农户的职责,有时会出现与农户争利,而开发企业更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与其联合的合作社联结农户不够紧密,契约权利义务失衡,导致促进农户增收的效果不明显。再加上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田园综合体用工不稳定,大多农户只参与生产环节,利益集中在产业链前端,后端基本没有利益分享,利益分配上处于弱势地位。


3、带动农户参与不充分

田园综合体运营方和当地农户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不同,二元人口结构导致二者的合作式带动深度广度不够,综合体各产业发展的不均衡,也使得带动农户规模较小,参与比例较少。合作社规划统筹农户参与的过程不成熟,在合作社内部农户地位不对等,其内部分配和管理的支配权力被部分村庄能人和本地大户掌握,弱势农户话语权偏低,得不到综合体的工作机会,影响了带动效果。当地农户自身经营管理不足,他们普遍学历较低、年龄偏大,虽然具有种植业、低端手工等方面的经验,但缺乏农产品深加工、营销等方面的知识,部分农户的技能不能与田园综合体产业相匹配,缺少系统、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使其在综合体项目内的参与极其有限。

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带动农户增收的困境与对策

二、促进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带动农户增收的建议

针对以上障碍,在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从政策支持、机制建设和农户参与等方面采取促进带动农户增收的措施。


1、健全基层政策支持保障体系

地方政府应做好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运营的政策保障,构建系统性、常态化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盘活存量用地资源,做好田园综合体用地保障。积极打造面向社会资本的合作平台,辅以税费减免、补助等激励手段,吸引社会资本的注入,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提供贷款和担保等金融支持,做好资金投入保障。政府主导园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网络、通信和游客集散等设施的规划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做好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保障。鉴于农民在园区建设运营中缺乏认知度及决策权,因此要在征地补偿、劳动就业、农业生产等过程中,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做好弱势主体权益保障。


2、建立紧密完备利益联结机制

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应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遵循把就业岗位、增值收益尽量留给农民的原则,构建更加紧密完备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利益联结方式多样化,鼓励农户以土地、资金、房屋产权等形式入股,参与到田园综合体或合作社中,推动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户联盟。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利用契约审慎拟定利益分配的条款,确保农户能够享有产业链各环节的增值收益,保证利润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加强法律援助,确保订单农业和土地流转的法律保护,设立风险基金,为遭遇违约的主体提供损失补偿。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利用“互联网+”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做好资源、供求信息共享和利益诉求的沟通、反馈。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契约合同,加大政府监管协调力度,切实保障农户利益。


3、 提升田园综合体农户参与度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目标以富农为根本,要尊重农户主体地位,坚持在农忧农,防止资本下乡对农户利益造成损害,坚持联农带农,吸引农户参与产业融合各种新型业态,引导农户在综合体内积极创业。加强合作社内部建设,完善合规、违约等内部约束制度,避免大户主导,引导农户主动参与合作社的管理和决策,确保农户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监督权,真正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平台。提高农户综合素质和技能,构建政府主导、产业协会、休闲旅游企业等社会资源参与的多元化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户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业综合技能和商业运营能力,加强田园综合体产业就业指导和咨询,促进龙头企业和人才的对接和匹配。这样,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才能真正带动农户增收,实现“产业兴、农民富”的最终目标。(作者:靳爱丽)



上一篇:推动福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下一篇: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附平阴玫瑰花乡田园综合体案例)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