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以陇南市武都区隆兴镇杨家沟村为例,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通过分析杨家沟现状及基础条件,具体如下:
陇南市武都区隆兴镇杨家沟村整体海拔较高,坡度起伏也较大,“三调”建设用地集中区和现状居民点也基本处于平缓坡处,坡度在0~12°。距隆兴镇政府所在地12km,区域面积1617.28hm2,杨家沟村与包峪寺、四方里村、谷家坡村、店麻地村和杜家楞等村相邻。杨家沟水资源主要为地下水,以山泉水为主,地下水资源满足本村村民饮用。杨家沟村以“农田-山林-聚落”为序列,村庄建筑质量较好,二社建筑风格基本统一,村内干净整洁,环境卫生优越。杨家沟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隆兴镇最西部,地形为山峦起伏的山地,地势西南高,东部低;境内最高点位于南部,海拔约2 700 m;最低点位于东南部河谷,海拔约1800m。
1.1 土地利用现状
杨家沟村行政区域面积1617.28hm2,其中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三大类,其中农业用地总面积192.50hm2,占 11.90%;建设用地总面积10.78hm2,占0.67%;生态用地1414.00hm2,占87.43%。总体用地以生态用地为主;建设用地较为紧张,但大部分建设用地地势较平坦,适宜建设,户均宅基地面积为573.41m2,主要是有一个已搬迁遗弃村民点,所以远超了甘肃省户宅基地330m2/户的建设标准,具有一定的挖掘潜力。受村庄所处地势影响,林地占地面积较大,为1183.17hm2,占村域面积的73.16%,草地220.44hm2,占 13.63%,耕地总共188.21hm2,只占了11.64%,现状村域内居民点分布相对较集中,形成 2 处集中居民点(一社、二社为一处,三社为一处),主要沿村庄道路分布。村庄周边分布了大量农林用地,其他区域多为山区,村域总用地面积 1617.28hm2。
1.2 村庄人口及经济发展现状
杨家沟村截至2022年6月份,总户数173户,户籍人口554,常住户数 149 户,常住人口536 人,共计3 个自然村(一社石家塄坎30户113人、二社杨家沟61 户234人、三社白露窑58户189人)。从调研情况看,外出打工人员较多,人口外流趋势明显,村庄人口流动主要为教育、劳务输出等,劳动输出的主要方向为隆兴镇县城、兰州、上海等地。
村庄发展现状:村庄农业设施不完善,村庄建设、经济条件、环境整治,公共、基础设施等已有一定基础,通过近几年的整治,村庄面貌有较大改善。
村庄居民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为外出务工,设施农业、特色中草药种植等;杨家沟村主要依赖中药材种植、油菜种植等。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洋芋、油菜籽等,农民收入主要依靠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有党参、白芪、羌活等)、劳务输出等,具体如图1、图2所示。村民意愿分析:增加环卫设施、农家乐、民宿产业,发展养殖业,提高种植业。
图1 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方式
图2 村民从事的主要工作类型
1.3 现状产业发展问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产业兴旺,是以发展农民为主体、以特色农业为依托。目前杨家沟村产业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资金短缺,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及产业延伸链条较短,对周边旅游的辐射影响力不够。
村庄的农业种植主要以中草药为主,特色农产品品种较单一,村庄种植产业参与人数较少,养殖产业更是没有形成系统化具体化的产业规模,虽为支柱产业但尚未形成特色品牌,产品附加值低,作为村庄第一产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缓慢,不足以支撑村庄未来一产的发展。养殖产业只有个别养殖户,而且没有形成系统化具体化的产业规模,村庄农作物销路一般,有电商网络中心,但还没有形成网络销售系统化。村庄农作物销路不好,缺少电商网络中心的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和当地中药材难以形成地方品牌特色。
村庄旅游设施缺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村庄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村内旅游设施如停车场、公共卫生间、游客休闲游憩空间、游客体验区域设置较少,整体旅游服务水平不高。
1.4 产业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1.4.1 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有基础
杨家沟村坐落在山谷上,农业用地主要为林地,农业自然条件较好,中药材种植业发展优势明显。同时村庄的药材在区域范围内已有一定知名度,具备进一步规模化、精深化发展的基础。基础好潜力大,但效益不高,急需整合提升。
1.4.2 农业用地整合后能够实现规模化集中种植,合作化发展条件优越
村庄的种植面积较大,目前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南部及北边零星地块,少部分用地处于荒废状态,但经合理整治与翻种完全能够实现集中规模化种植,农业生产效率与产量提升空间较大,农业合作化发展条件优越,前景大好。
1.4.3 乡村旅游服务的提升,三产发展潜力巨大村庄旅游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杨家沟村文旅产业联动发展具有明显基础优势,可依托村南边的高山草甸自然景观,打造休闲宜居、活力康养的高山草甸基地,同时本村有白露窑文化遗址,大力挖掘和塑造白露窑文化,打开知名度,最终塑造乡村旅游名村。(作者:张晓红,裴宝红,徐瑞川,李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