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使省级及以下政府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这将为地方政府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提供契机。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地方政府密切相关,地方政府需肩负起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职责,并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提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
提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县域经济与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要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对县域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在现有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相关的产业进行优化重组,形成高效科学、功能互补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有利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保证公共秩序的稳定以及公共产品的供给,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做好对于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有利于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盘活当地经济,合理配置资源,不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对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原则,充分发挥好市场对经济的驱动作用,扩大市场规模。政府要对县域特色产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积极的正向引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好政策、市场和服务的功能作用,培育良好的、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健康环境。最后,有了适合经济发展的肥沃土壤,县域经济、特色产业、产业集群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要积极利用当地有利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实现新一轮的变革和发展。
2.加强市场监管,重视环境保护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改变不可避免,河北的重工业污染尤为严重。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政府要提升自身治理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污染监控方面,对于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要对一些关系户进行严查,防止贿赂、钱权交易、人情往来,把对环境的污染扼杀在摇篮里。相关部门要利用好“互联网+”,积极联系、配合群众,严防一些犄角旮旯、不易发现的隐蔽“排污”地点。在政策支持方面,对于工厂的排污设备,加大补贴支持,引进新能源、新设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当地的资源承载能力以及当地的环境承载容量为基础,实现当地经济有序高效的发展,争取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府职能转变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途径”[3]。政府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这不仅是公共管理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需要。要促进政府管理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便要积极地进行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使地方政府能够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1.构建多元化交流平台,加强交流合作
交流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有效的交流可以使政府更好地做好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多的信赖感、支持度,也可以使企业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构建多元化交流平台,以便当地企业可以相互学习、交流经验,争取共同进步,政府更应在其中牵线搭桥,加强对于交流平台的建设,向多元化发展,扩宽交流渠道,建设“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方便个人以及企业办理业务,避免出现公务人员不在现场而办理不成功拖延事项进度的现象,加快办事效率,拉近各方关系。
2.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在经济发展中占的比重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需要具有高素质水平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政府要把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劳动力水平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一方面加强农民领域的就业创业培训,使学历程度有限的农民接受再教育或职业培训,一技傍身,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新创业间、创业园地等,积极促进创新与创业、就业与创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面提高劳动者的能力水平,加大在人才方面的投资力度,防止人才外流,积极引进人才。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集聚
招商引资,要在“引”字上下功夫,如何“引”、怎样“引”是重点。首先,地方政府要重视积极完善招商平台,做好服务保障;其次,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自身发展得好,才能有更大优势吸引外来企业。最后,要不断进行招商引资方式的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多重形式促进招商引资的发展。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便要积极进行产业方面的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传统的重工业类型,如轴承产业,更是要加快产业的转型发展,这对于节约资源、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培育新型产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能源优势,把新产业与新能源有机结合,充分挖掘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加快转变当地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四、培育企业创新活力,壮大创新型企业
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历来都受到国家及产业发展的重视,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升级。
在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的积极帮扶。要坚持把培育企业创新活力、壮大创新型企业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政府要加大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强创新园区的建设,不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建立“产学研”新型合作关系,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快产业的升级,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中,逐渐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放式创新网络。(作者:宋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