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3-22  点击:2946
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政策体系初步构建、市场主体逐步培育、产业园区初具规模、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政府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但相较于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的苏州等城市,存在产业布局不够优化、产业链条还需完善、研发力度尚需加大、公共平台有待增加、高端人才吸引不足等制约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

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政策体系初步构建、市场主体逐步培育、产业园区初具规模、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政府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但相较于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的苏州等城市,存在产业布局不够优化、产业链条还需完善、研发力度尚需加大、公共平台有待增加、高端人才吸引不足等制约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共有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94家,2022年底规上企业达189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55亿元[1],同比增长10.9%,占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2023年上半年完成营收577.2亿元、同比增长15.6%。近5年医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11%,其中有4年增速位于石家庄市七大重点工业之首。


(一)政策体系初步构建

石家庄市制定《全力做大做强医药产业行动计划(2021-2023年)》,编制《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在已有《石家庄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条政策》基础上,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及相关实施细则,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二)产业园区初具规模

石家庄市高新区有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国家高端生物医药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国家药用辅料与制剂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等。拥有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4家,上市挂牌企业7家[2],注册生物医药企业2985家,2022年实现营收455亿元,已连续6年在全国二百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前十。


(三)市场主体逐步培育

石家庄市石药集团、华北制药、石家庄四药、以岭药业、神威药业等5家药企上榜“202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石药集团、华北制药、石家庄四药分别居“中国化药企业TOP100”第4、27、39位;以岭药业、神威药业分别居“中国中药企业TOP100”第5、19位;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02亿元、利润136亿元,达到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利润的66%、73%[4]。森朗生物、禾柏生物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药明康德、轩竹医药等一批成长性企业加速发展。


(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从创新主体看,石药集团、石家庄四药、华北制药、以岭药业、仁合益康、轩竹生物分别居“2023中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排行榜TOP100”第6、25、29、34、63、100位。在子榜单中,石药集团、石家庄四药、仁合益康、华北制药分别跻身“2023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0”第4、10、30、39位,以岭药业位居“2023中国中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50”第二位,石药集团、华北制药入围“2023中国生物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50”第17、41位。从创新平台看,石家庄市有省级以上生物医药创新平台185个,其中国家级18个,占全省国家级创新平台的90%。从创新成果看,石家庄市拥有6个上市国家一类创新药,包括华北制药历时17年、自主研发的抗狂犬病毒单抗注射液,填补了国内空白。另外,石药集团新冠mRNA疫苗在中国纳入紧急使用,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获得紧急授权使用的mRNA疫苗产品。


(五)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石家庄市设立了总规模200亿元的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和每年10亿元的专项资金,先后五次向385家生物医药企业(项目)发放奖补资金2.7亿元[5]。建设总面积2.8万亩(其中产业用地1.4万亩)的国际生物医药园,完成拆迁腾退土地6000余亩,基本农田全部调出,从以往的“项目等地”变成“地等项目”。

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二、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尽管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横向对比,落后于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的苏州等城市,存在以下制约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产业布局不够优化

石家庄市已初步形成高新区创新药品生产基地、经开区生产加工区、栾城现代中药产业园、赵县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晋州生物医药中间体集聚区等五大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但产业园区实际建设发展中没有严格界定进入企业类型,致使部分园区功能重叠、同质竞争,特色化、专业化不足。除高新区、经开区外,其他园区总体规模不大,尚未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二)产业链条还需完善

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链主要集中在化药、中成药,抗体、疫苗等生物制剂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为代表的产业链前端相对优势明显,创新性药物尚未形成主导。2006年,苏州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深耕和培育,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形成生物技术、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三大重点产业集群。苏州工业园区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2022年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研发力度尚需加大

根据美国杂志《制药经理人》公布的2023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其中有3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5%、21家企业的研发投入率超过20%。石家庄市龙头药企石药集团这一比例为15.3%,虽然超过了制药公司15%的门槛,也较上一年增加3.5个百分点,但是较50强平均水平低4.6个百分点,也低于同在榜上的我国江苏企业恒瑞制药的22.3%。


(四)公共平台有待增加

石家庄市生物医药研发平台主要集中在石药集团、华北制药、以岭药业等大型企业,依靠大型药企独立完成新药研发所有环节,开放创新模式尚未形成。而苏州工业园区在硬件建设上遵循“生物医药产业前期主要依靠人才、资本投入”的规律,倾力打造公共实验室等服务平台。


(五)高端人才吸引不足

项目跟着人才走的特点在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显著。目前,石家庄人才吸引力为43名,远低于上海、苏州的第2、8名。高端生物医药产业科技人才,特别是“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集成式领军人才、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原创药物研发人才等缺乏,影响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者:杨帆  苏阳)




上一篇: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加快推进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