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中国环保产业和科技创新的现状及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来源:原创  时间:2023-07-12  点击:3519
​近年来,中国环保产业迎来高速发展,但面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仍存在科技支撑不足等关键问题。对中国环保产业和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近年来,中国环保产业迎来高速发展,但面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仍存在科技支撑不足等关键问题。对中国环保产业和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一、中国环保产业和科技创新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环保科技水平稳步提升,部分技术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


1.1 环保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环保产业规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据《2020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统计,2019 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 1.78 万亿元,同比增长约 11.3%,其中,环境服务营业收入约 11 200 亿元,同比增长约23.2%。截至 2020-09,环保企业 A 股上市 111 家,海外上市 25 家,新三板 224 家。据测算,实施生态环境部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战役期间,环保领域的投资总需求约 3.6 万亿元,其中1.3 万亿元用于直接购买环保产业产品和服务。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从 2004 年的 0.3%上升到2019 年的 3.1%,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总体呈上升趋势。


1.2 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首先是研发投入稳步提高。2019 年,全国重点环保企业企业研发经费共支出 158.7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3.4%,占比同比保持稳定,企业平均研发经费额高出 2018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 31%,其中噪声与振动控制、固废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投入占比高于平均水平,土壤修复领域、环境监测领域相对较低。其次是行业高学历、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比较高。环保产业由于技术性和专业化程度较高,对高层次技术人员的依存度较高。目前,环保产业从业人员约 40 万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 6.1%,同比增长 6.3%;研发人员 8万余人,其中 22.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不断优化的环保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为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奠定良好人才基础。


1.3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近年来,中国环保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环保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中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需求。中国 10%的环保技术已处于国际领跑水平,环保装备领域专利数量已位列全球第一。2019 年,全国重点环保企业专利授权 16 397 项,参与制修订标准 1 182 项。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袋除尘、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电除尘、垃圾焚烧发电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VOCs 治理技术与国际接轨;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技术水平基本与国际接轨,大多重点领域处于跟跑阶段;在土壤修复方面,异位热脱附和淋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固废处理处置方面,大规模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危险废物、有机固废处理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中国环保产业和科技创新的现状及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国环保产业处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节点,环保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地方重工程轻技术,影响企业创新动力。目前,中国环保产业的 60%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公益性产业活动,40%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等产业活动。地方政府对环保公益性产业活动往往实施工程化组织和管理,以环保企业的资金实力、报价高低等作为主要衡量标准,重建设、轻运维,同时对技术的先进性重视往往不足。拥有创新技术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对政府来说一般信用度较低,难以激发创新活力。另外,地方保护、设置排他性准入门槛等现象仍然存在。这导致大部分企业仍以人力财力投入、销售、工程等作为发展重点,严重削弱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财政资金对企业研发的支持较弱。据统计,科技创新领域的财政经费中,约 87%的经费支持了高校院所等研发主体。2016—2019 年底,中央财政对环保领域科技创新累计投入经费约 93.43 亿元,其中对环保企业研发经费支持约 11.62 亿元,占比仅为 12.4%。其中,截至 2018 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环境领域 5 个重点专项(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固废资源化)中,环保企业共计获得中央财政经费支持 7.47 亿元,占 5 个专项总投入经费的 10.6%;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企业共获中央财政经费支持 4.15 亿元,占专项总投入经费的 18.2%。2019 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9〕689 号)中,明确要加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由企业牵头承担的比例不少于 55%。但就目前来看,中央财政科研经费对环保企业的研发支持相对薄弱,距上述意见中提出的55%的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科技成果多在高校院所,但转化应用和产业化水平低。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中国环保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的重要主体,但目前高校院所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高,处于全球较低水平。中国每年取得的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超过 3 万件,仅有 20%左右的成果转化并批量生产,其中能形成产业规模的大约只有5%;每年产出专利技术 7 万多项,但专利实施率仅为10%[2]。同时,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较低,技术研发与应用脱节问题较突出。环境领域关键技术目前多处于小试阶段(占 46%),发展到产业化阶段的仅为 21%。原创核心技术缺乏,国际竞争力薄弱。中国环境监测等材料和精密制造有较强依赖的领域,尚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部分核心元器件(传感器等)和高端仪器(如 GC-MS、LC-MS)等仍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长期依赖进口,同时制造加工的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也不高。当前中国 55%的环保技术仍处于跟跑阶段,整体上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 5~10 年的差距[3]。2001—2017 年,中国环保行业核心专利数仅占全球专利数的 2.6%,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水平。因此,环保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亟待加强。(作者:马艳)




上一篇: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下一篇:推动环保产业科技创新的科技管理3大对策建议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