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吉林辉南县金川镇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3-28  点击:3804
基于对金川镇进行实地调研及对居民和游客关于生态旅游和金川镇环境的问卷调查、访谈, 结合汇总结果和生态旅游理论针对金川镇环境现状的分析以及规划原则, 提出基于生态旅游的辉南县金川镇规划的策略

在新型城镇化和特色的小镇稳步推进建设下, 基于对金川镇进行实地调研及对居民和游客关于生态旅游和金川镇环境的问卷调查、访谈, 结合汇总结果和生态旅游理论针对金川镇环境现状的分析以及规划原则, 提出基于生态旅游的辉南县金川镇规划的策略, 希望对金川镇的品质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并为其他拥有大量生态和旅游资源并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规划提供借鉴意义。
 
金川镇生态旅游特色小镇规划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新型城镇化进入新阶段, 特色小镇应运而生, 在进行大量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发现特色小镇在建设相关方面准备相对不足, 需要全面客观的对其进行进行建设, 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作为城乡规划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对特色小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对于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的这项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有助于其能找准自身的定位和全面认清其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帮助其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充分认识到发展的利弊, 并为引导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制定规划策略。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城市地区, 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社区特征的发展空间载体、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金融的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特色小镇的建设以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为基础, 以创新发展为核心, 实现创新驱动的区域经济转型, 达到经济发展可持续性。
2.2 生态旅游
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提出“生态旅游”这一术语, 并于1988年提出“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 旅游者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 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 尽情研究野生动植物和享受旖旎的风光。生态旅游是一个系统该系统由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环境四个要素组成。
2.3 特色小镇的生态旅游
特色小镇的生态旅游是在特色小镇资源的基础上观察、观光和了解自然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旅游活动, 这种旅游活动建立在对特色小镇生态保护并不破坏和改变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受益于当地设区居民的一种特色小镇的旅游活动。特色小镇生态旅游要在保护特色小镇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社会、美学和经济价值。
 
3 辉南县金川镇的现状
金川镇区位于金川村和全镇的中心, 处于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 是长白山景区的东大门, 是吉林省次空间区域的南部门户次区域, 作为重要的旅游特色小镇, 自然环境优美, 拥有大量自然资源条件和东北地方特色景观。镇区本身地势较高, 四周多山地, 后河从镇区穿过, 驼靖线道路于镇区通过。
金川镇森林覆盖率达到70%, 生物物种的种类繁多, 具有典型的火山口及玛珥湖地貌, 后河在镇区北边流过, 地下水资源丰富, 有上升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有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火山口湖即三角龙湾、大龙湾等和火山地貌旅游资源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色火山口、玛珥湖和湿地景观, 发展潜力巨大, 具有美学价值、科考价值、教育价值、游憩价值和经济价值。
 
4 金川镇建设面临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和居民访谈, 总结出金川镇建设现状环境存在问题:[1]总体发展矛盾突出:金川镇资源丰富, 资源未得到合理的利用, 但由于“保护优先、谨慎开发”原则, 旅游资源利用的需求与金川镇保护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处于长春到长白山旅游必经之路, 缺乏与周边资源的组合联系;[2]生态环境缺乏保护:金川镇生态环境良好, 空间缺乏连续性, 现有设施缺乏设计美感, 有待于优化并且专业看护人员不足;[3]旅游业态基础薄弱: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 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空间、生态旅游观念环和可供旅游开发空间有限, 这些是影响和制约金川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5 基于生态旅游的辉南县金川镇规划策略
5.1 金川镇规划原则
5.1.1 生态安全和修复原则
金川镇生态安全的核心是自然资源的生态安全, 自然资源包括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和水资源等。严禁在核心区内开发旅游, 在生态旅游开发时要尽量保持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品”与“精品”。在建设中利用生态位原理, 构建生态系统的有序结构和和谐关系, 使得金川镇被一定程度破坏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5.1.2 系统性原则
金川镇具有保护区域性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在空间布局规划中, 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连续性、生态环境完整性和保持生态资源稳定性等方面保留自然生态绿地及利用可建设用地进行规划。
5.1.3 区域功能分异原则
金川镇得布局应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敏感性的特点, 根据不同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进行布局, 因地制宜确定不同功能分区并且相互协调发展的合理规划金川镇。
5.2 金川镇的规划策略探析
5.2.1 总体规划策略
金川镇位于长春、沈阳等大城市与长白山景区之间, 环绕四周大城市市场, 以及长白山景区延续的市场, 建设放到城市整体旅游区域中进行通盘布局, 统筹发展注重特色小镇间差异性特色的挖掘, 避免出现同质竞争的局面。
(1) 金川镇在建设规划中, 要协调与周围城市以及长白山景区的关系, 要加强与周围城市和长白山景区间的联系, 依托周围城市和长白山景区旅游产业引导带动作用, 其旅游在定位时要另辟蹊径, 与周围城市和长白山景区形成差异化。在建设过程中需考虑到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整体发展。其内部区域也要整体联系统筹发展, 生态旅游多以短期与长期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为主。因此可将其与周围城市和长白山景区通过串联旅游线路, 形成旅游产品体系, 从整体上综合考虑生态旅游建设。
(2) 金川镇不同区域的旅游规划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功能定位制定差异化的规划策略, 避免定位冲突和产品相似性, 在具体的旅游发展规划中, 要根据各个区域的自身条件和发展定位做到因地制宜, 错位发展。建设要脱离目前模仿性和照搬性的粗放式建设模式, 分析定位自身优势, 扩大自身优势, 形成金川镇内部区域具有优势互补和特色各异的内部区域发展体系。
5.2.2 生态环境规划策略
(1) 金川镇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有效的监管与保护, 部分区域的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面对生态系统损坏的区域, 在进行生态旅游的规划之前, 首先进行生态修复的工作。人工生态修复的途径主要有“改良”、“恢复”和“创造”等方式。
(2) 金川镇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想要实现金川镇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平衡发展, 需建立利益平衡分配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 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出发点, 运用行政干预与市场调控手段, 兼顾成本和效益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 统筹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各方面利益均衡的环境经济政策。金川镇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包括破坏者恢复、使用者纳税和保护者奖励等。
(3) 金川镇生态旅游规划用地面积相对较小, 旅游发展承载力也较低。需进行统筹规划, 采取一定的分流措施, 注重休养生息, 实行半开放半封闭制度, 做到分区开放修养。
(4) 金川镇对不合理和受损的景观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和修复。为建立合理的景观生态格局, 需调整用地性质和功能, 建立合理的景观体系, 完善斑块、廊道和基质的特征使各景观要素有序搭配;恢复受损的相应景观要素, 满足生态旅游发展的需求。
5.2.3 旅游规划策略
(1) 金川镇作为生态旅游的供给方, 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品和生态旅游设施作为生态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 任何组成部分缺失都会影响生态旅游者的体验。因此需要注重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产品的升级和旅游设施的建设。
(2) 金川镇在旅游规划上要转变发展的意识,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 控制开发强度, 集约利用资源, 并且要在旅游观念上转变,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让居民和游客认识到生态旅游的意义。
 
6 结束语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将特色小镇作为研究主体, 将生态旅游作为切入点, 主要从生态和旅游体系两个方面的规划进行研究, 走出在特色小镇范围内提供相应旅游产品的旅游发展模式, 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解决, 来促进特色小镇的永续发展, 同时也为其他拥有大量生态和旅游资源并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规划提供了参考。(作者:田文波 张婉阳)

 
上一篇:四川广元市朝天区体育特色小镇产业选择的区位分析
下一篇:新时代文化类特色小镇建设困境与消解路径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