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业科技园的规划是一回事么?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0-02-26  点击:6202
对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业科技园的概念、建设要求、目标与方向、建设原则、建设要素需求、园区功能与作用等规划要点进行比较分析,领悟两者规划要点的异同之处。

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业科技园的规划要点比较研究
 
通过再次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文件和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有关园区发展的文件精神,对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业科技园的概念、建设要求、目标与方向、建设原则、建设要素需求、园区功能与作用等规划要点进行比较分析,领悟两者规划要点的异同之处。
 
1 新时代农业园区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大会议都将其放在重要位置,深刻说明中央对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决心。此外,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实现日期的日益临近,乡村如何摆脱贫困,如何才能稳定、健康地实现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如何较为快速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社会各界为解决诸多乡村发展难题做了诸多有意义的探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探索中的重要成果。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农发[2017]1号)精神,明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1,2]。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诸多推动乡村发展的新方式被纳入实践,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科技园作为农业园区推动乡村整体发展的2种模式被加以应用。长期以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科技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3]。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有明确表述: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要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步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
 
由此可见,作为农业农村部牵头主管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与科技部牵头主管的农业科技园,都同时肩负着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
 
2 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业科技园规划要点内涵分析
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科技园作为2个相关部门分别牵头的推进农村发展的农业园区类型,其各自的发展方向、发展原则、建设标准等却容易被人所混淆。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对2种不同园区的相关文件进行再次研读和比较分析,试图领悟其各自的规划特点,旨在通过更为直观的形式为园区规划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减少2类园区在规划发展过程中的重复建设,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农村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1 概念
就现代农业产业园概念界定而言,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17]40号)有过规范性表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加工加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了明确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建设水平比较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5]。
 
同样,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国科发农社字[2001]229号)也给出了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关表述: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6]。而在2018年颁布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将其定义为:农业科技园区是指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调指导小组、有关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批准建设的各级农业科技园区。
 
2.2 发展背景
从新时代发展背景来看,二者的提出都是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水平,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从二者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基本都会落脚到促进农业增效,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增收,带动农民就业,脱贫致富;农村变强,提高农村整体发展水平。
 
2.3 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
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新时期带动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农业园区类型之一,由农业农村部负责主管。其目标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建成一批主导产业鲜明、现代要素集聚、生产设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等条件兼具的农业产业园区。从发展目标来看,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产业集聚化、三产融合化、技术集成化、生产绿色化等为主要发展方向,与其发展目标深度契合。
 
农业科技园作为由科技部为主管部门的带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园区发展模式,在新时期更注重于不断提高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园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园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高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农业特色产业的示范区[7]。科技本身就意味着不断地向前进,结合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其总体发展方向趋于向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和绿色化。
 
2.4 建设要求
从诸多归结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政策来看,园区主导产业精准明确,能够促进园区产值提升,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建设先进的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促进农业设备与技术的集成创新;努力发展三产融合产业,建设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带动大众就业创业,促进农户增收等成为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要求。
 
作为农业科技园来说,其要求具有明确的地理界限与一定的生产规模,以便于管理和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各种专门的地块来进行各种科技研发、成果示范、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等不同类型的活动;有足够的科研开发能力来支撑自身发展,有完善的行政管理和服务管理体系来维护其正常的运转。
 
2.5 建设原则
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原则要求,政府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产业园自身的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用市场经济促进自身发展;要以农业产业为本,注重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引导各方参与农业生产;以农民的利益为落脚点,用绿色发展、生态友好的态度来面对生产,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8]。
 
农业科技园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因其投资收益见效慢、投资额大且持续性强等特点,其原则为:由政府主导发展,通过市场运作的方法,以企业主体为依托,在带动农业科学研发技术提高、示范推广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借此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从中受益[9,10]。
 
2.6 要素需求
在要素需求方面,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业科技园都离不开资本、科技、人才、信息、市场、政策等发展现代园区所需的必要资源。二者在资源使用的数量上可能会有各自的侧重点,没有太大的要素需求差异。
 
2.7 功能分区
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农业产业及相关产业为主,其布局以大规模生产基地、加工基地、物流产区、现代营销等基地或厂区的多样组合为主,没有固定的布局模式。相比较而言,农业科技园的布局模式较为固定,一般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3部分,有一定的比例要求。
 
2.8 主管部门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以农业农村部为牵头单位,属农业农村部及下属各级管辖;农业科技园则是由科技部及下属各级机构为主管部门,二者分属于不同的管辖部门。所属主管部门的差异突出了二者之间发展应具有差异性。
 
2.9 主要功能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要求无形之中突出了其所蕴含的功能和作用。作为以产业融合、技术集成、创业平台、规模生产等特点突出的园区类型,其在助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业态创新、传播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带动农户创业就业、促进农户脱贫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有生力量。
 
农业科技园以科技发展和人才培育为主要内容。科技功能主要集中于农业科学技术研发、技术成果的展示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人才培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职业农民技术及农业相关培训与促进农村创新创业。是研发农业高新技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等的重要载体[9,10]。
 
3 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业科技园异同点
就农业现代产业园与农业科技园,其共同之处主要在于提出背景、最终目的等方面,二者共同服务于乡村振兴,目的也都是通过各种农业园区类型的建设,以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科技园与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2种不同的园区类型,必具备自身的特有属性,有其发展的独特路径。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发展方向、建设要求、原则、功能等方面。
 
表1 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业科技园概念内涵比较
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业科技园有哪些不同
 
4 结论
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科技园作为新时期背景下能够带动农业经济增长、农村整体发展的2种不同农业园区发展类型,理清两者之间的规划要点差别,对于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业科技园各自的长远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其发展重点在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大量的资本投入、生产和经营人才等要素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园整体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做强做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科技园来说,其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围绕农业科技的发展创新而展开。农业科技园是通过雄厚的资本注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等要素促进自身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将其成果推向社会,使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人群,以此带动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虽园区发展模式不同,但殊途同归,在加以区分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两者必将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有力抓手。(作者: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许朗 戎耀武 王树进)

 
上一篇: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西省九江武宁县灵泉谷生态休闲园规划设计研究
下一篇:干货|生态煤炭产业区规划研究要点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