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贫困村攸县排楼村扶贫产业由于基础设施落遭遇暴雨受损, 对比株洲粟雨工业园的建设理念, 文章提出了以工业园建设理念建设扶贫产业园的建议, 构筑大扶贫格局, 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 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产业兴才会乡村兴, 而扶贫地区产业基础设施的落后, 大大降低了扶贫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让产业扶贫陷入“靠天吃饭”的怪圈。以工业园的理念建扶贫地区产业园, 才可以为产业扶贫项目的旱涝保收提供重要保障, 形成真正的“大扶贫格局”格局。
1 排楼村产业扶贫现状和基础设施落后之伤
作为省级贫困村攸县新市镇排楼村,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亮点和特色, 由扶贫工作队支持村集体成立合作社发展产业, 合作社发展与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实行“六挂钩”模式: (1) 股权分配与村集体经济挂钩; (2) 股权分配与贫困户挂钩; (3) 投融资与贫困户挂钩。贫困户参加小额信贷, 合作社提供年收益8%给贫困户; (4) 合作社土地流转与贫困户挂钩; (5) 合作社用工与贫困户挂钩; (6) 合作社利润分红与贫困户挂钩。“六挂钩”产业扶贫模式, 构筑了产业与贫困户的永久性利益链接, 形成了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
正因为合作社产权归集体所有, 集体和贫困户占绝对股权, 利益上会实现集体和贫困户最大化, 但风险也是最大的。所谓“天有不测风云”, 2017年6月份连续20余天的暴雨, 就给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造成了重大损害, 白丝瓜和水果玉米遭受重创, 准备上市的泥鳅因基地决堤一夜之间全跑光了, 小龙虾也跑掉一部分, 损失达40余万元。有位合作社管理人员60多岁了, 看到这场景, 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2 栗雨工业园建设对于扶贫地区产业园建设的启示
首先株洲栗雨工业园是由国内顶级设计院规划设计, 即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其次由政府投资分阶段建设, 第一阶段, 以工业化为中心, 投资26亿元, 完成工业用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 以城市化为中心, 投资10亿元, 完成核心区与商住区的开发。第三在规划设计与功能配套上注重与国际接轨, 讲究“三生的协调性”, 即生产方便、生活丰富、生态优美。园区内不仅有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健康食品为主导产业的九个工业组团, 还有市级标准的基础设施, 完善的社会服务, 以及35%以上的保留山体和绿地。按“一核、一轴、一环、八果”的结构布局:一核, 是位于园区中心地段的公共服务中心;一轴是从园区中心穿过的株洲大道等道路;一环是连接园区各产业组团的高科环线;八果是环绕核心区和公共服务带的八个产业组团。
介绍栗雨工业园的目的, 不是要把栗雨工业园复制到扶贫地区或排楼村, 但它的建设理念和模式完全可以作为扶贫地区产业基地建设借鉴。主要启示如下: (1) 扶贫产业开发也要有规划设计, 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精准选择项目, 功能齐全, 合理布局; (2) 扶贫产业基础设施也要有政府投资; (3) 扶贫产业基地要高端引领, 以现代化农业、智能化农业为目标; (4) 扶贫产业基地也要讲究“三生协调”, 即生产方便、生活丰富、生态优美。
3 建设扶贫产业园的建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追求与渴望的是景观、环保、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生态、休闲农村;而贫困地区的农村仍然是传统、保守甚至落后。贫困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显得特别突出。尽管经过近两年的脱贫攻坚工作, 很多贫困地区建立了一些特色产业, 但因基础设施落后, 经不起“风吹雨打”, 有的因此而“夭折”。
扶贫地区产业园的建设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可模仿工业园的建设追求高大上, 不可在城区搞圈地开发, 因为贫困人口多数是老弱病残, 之所以贫穷也主要是没有强壮的劳动力, 他们不能离土离乡去工作或生活。这就决定了扶贫产业园只能走乡村发展之路。所以要在精、全、美上下功夫, 精:即项目选择上要精准, 主要基于当地已建立的产业项目适合当地实际, 又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经过可行性分析, 的确有扩大规模, 拓宽市场的必要性, 且有带动引领的示范性。全:主要是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 生产、交通、运输、服务设施等配套功能要全。美:结合美丽乡村建设, 既要有生产功能, 又要有生活便利, 符合观光休闲等要求;其次, 遵循集约化、品牌化原则。不追求特别大, 但还是要有规模, 值得投资, 通过投资可以吸收更多的贫困劳动力或村民就业。要走品牌之路, 让产出有很好的市场和附加值, 才可以给贫困户带来稳定收入;再次, 产权明晰, 管理专业, 确保可持续发展。可以实行股份制, 政府投资的可以归村集体所有, 同时吸引民间资本入股, 贫困户除土地流转、用工外, 也可以提供虚拟股份, 享受分红待遇。管理团队可以由政府组建, 农科所或农业大学参与, 通过经常性的指导和培训, 提高管理运营能力;然后, 整合资源, 向产业基地倾斜。除政府专项投资外还要整合交通、水利等项目资金向产业项目配套靠拢,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扶贫产业园投资;最后, 循序渐进, 以点带面。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部分有条件的贫困村先行先试, 树立样板, 积累经验, 再行推广。
排楼村地处平汝高速钟佳桥出口, 地势平坦开阔, 省道315穿村而过, 有3000余亩耕地, 2500余亩山林, 有酒埠江灌区的优质水源, 土质带沙性。近几年每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重金属治理, 传统的水稻种植有粮食安全的风险。而小龙虾养殖即可以利用灌区的优质水源, 又可以改善土壤重金属问题;沙性土质对于蔬菜种植也是十分有利的。一年的实践看这两个产业亩产收入均可达到7000~10000元, 远远高于种植水稻的效益。目前还建设了千亩苗木基地、500亩油茶基地。如果建设扶贫产业园, 则可以沿省道315建设“一场一品八基地”:一场:即陈之丕文化广场, 挖掘本村的历史名人陈之丕上百年来在湘东地区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建设一个供人学习参观休闲的文化广场。一品:即当地餐饮品牌。钟佳桥土鸡已有一定名气, 而当地土鸡餐饮店7家中有5家是在排楼村。通过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形成品牌。八基地:小龙虾养殖基地、泥鳅养殖基地、白丝瓜种植基地、水果玉米种植基地、紫白薯种植基地、西瓜种植基地, 加上山上苗木基地和油茶基地。
4 建扶贫产业园构筑大扶贫格局的现实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农村欠帐太多, 现在国家实力增强了,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增加农业的投入, 特别是加速广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质和发展, 形成大扶贫格局, 对于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 以园带村, 改变贫困农村面貌。通过产业园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 增加现代设施, 形成农村交通、绿化、田间硬化、自来水灌溉、高质量蔬菜大棚、环保等各项配套设施, 形成物流、电子商务、公寓住所等服务体系, 实现传统农村向风光秀丽、功能齐全的“田园小城镇”的华丽转型。
其次, 以园招商, 提升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品质。产业园的建设, 生产效益的提升, 农业产业风险降低, 农村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必然会吸引民间资本来投资兴业。各项资金的涌入, 就会给贫困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最后, 以园“筑巢引凤”, 造就新时代品位农民, 推动“双创”活动向农村拓展。农村形成“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民再也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苦难职业, 工作场所像工厂一样干净整洁, 当农民跟当工人、技术员一样。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科技农业、智能农业、旅游农业等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农村成为创业创新的广阔天地, 大有可为。
5 结束语
扶贫产业园将农业变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工人、知识分子, 机关干部等城市各行各业, 利用业余时间下乡兼职当“农民”, “万众创新、万众创业”才会形成新局面。(作者:谷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