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石家庄乡村振兴的思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深化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3-14  点击:2509
根据当前石家庄农产品供给现状, 可以看到粮食供给保持稳定、供求基本平衡, 畜牧业、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的农产品供给逐年增加, 油料、棉花、水产品的供给逐年递减、呈现供给不足的情况。得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深化石家庄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结论, 并提出石家庄乡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石家庄为例, 对十年间农民收入进行比较, 从农民收入的绝对值及相对值来看都需要不断增加。根据当前石家庄农产品供给现状, 可以看到粮食供给保持稳定、供求基本平衡, 畜牧业、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的农产品供给逐年增加, 油料、棉花、水产品的供给逐年递减、呈现供给不足的情况。得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深化石家庄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结论, 并提出石家庄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连续1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 可见国家层面历来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2017年一号文件切入点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年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三农”发展出台了各项政策, 党的十九大对“三农”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的新要求。当前, “三农”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新契机, 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 促进农业经济体系建设、农村振兴, 更要提高农民收入。素有“华北粮仓”之称的石家庄, 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深化特色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以此为切入点,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谱写新时代河北省会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一、石家庄农民收入情况
        总体上来说, 自身比较, 石家庄农民人均收入的绝对值逐年递增, 2017年实现新高, 达到13345元, 增幅为8.1%;城乡对比, 石家庄城市居民与农民人均收入差距逐渐增大, 2017年差距接近2.5倍, 收入差为19584元;地域比较, 石家庄农民收入高于河北省平均值, 但是差距并不大, 并呈现减少趋势, 近五年收入差一直在500元以内, 2017年比河北省平均值12881元高464元。
 
石家庄乡村振兴规划,石家庄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图1 2008-2017年石家庄农民收入变化
 
        一是石家庄农民收入的自身比较。如图1所示, 从时间序列上来说, 石家庄农民收入逐年递增, 从2008年人均5469元, 经过十年持续增长, 2017年为2008年的2.4倍, 达到13345元。在农民收入绝对值增加的同时, 年收入增幅呈现波动变化, 十年间, 2011年增幅最高为18.5%, 2008年至2011年增幅呈上升趋势, 从2011年至2017年增幅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到2017年有小幅回升, 增幅8.1%。
 
 
石家庄乡村振兴规划,石家庄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图2 2008-2017年石家庄城市居民与农民收入的差距比较 
 
        二是石家庄农民收入的城乡比较。如图2所示, 随着十年间石家庄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持续走高, 但是由于本身基数比农民人均收入高, 增幅相差不多, 仍然出现石家庄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民人均收入的差距逐渐走高的趋势, 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加大, 到2017年差距扩大为19584元, 收入差距接近2.5倍。
 
石家庄乡村振兴规划,石家庄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图3 2008-2017年河北省农民人均收入与石家庄人均收入的对比 
 
        三是石家庄农民收入的地域比较。如图3所示, 从地域上比较, 石家庄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都高于河北省的平均值, 但是差距并不大, 收入差一直在1000元以内, 其中收入差最高出现在2012年达到912元, 2017年收入差为464元, 2012年后收入差距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从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石家庄农民收入的优势地位正在降低, 农民收入绝对值不高, 增长幅度降低, 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与河北省农民收入平均值的优势差距正在减少。因此, 单从农民收入比较上来看, 提高石家庄农民收入, 对石家庄三农发展、乡村振兴来说无疑是第一位的。石家庄乡村振兴之路, 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第一目标, 既要增加收入绝对值, 还要缩小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也要体现石家庄省会城市的农民收入优势, 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 也是在2050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基本目标, 更是石家庄市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的重要内容。
 
        二、石家庄农产品供给现状
        石家庄农民收入中, 农产品收入所占比重较大, 其中石家庄畜牧业、蔬菜果品是农业的三大优势产业。同时农产品产量也是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因此农产品的供给既能反映农民的收入变化, 也能体现农业发展情况。从农产品产值和产量上总结分析, 总体上石家庄三大优势产业产值保持稳定, 并呈上升趋势, 发展态势良好。
 
        一是三大优势产业产值整体上呈稳定上升态势。如图4所示:2011年至2015年石家庄三大优势农业产业产值逐年递增, 到2015年最高峰, 达到690.9亿元。2016-2017年略有降低, 但是降幅不大, 基本上保持了稳定, 产值发展势态良好。
        二是农产品产量呈现三种变化趋势。如表1所示:首先, 粮食产量十年间呈曲线变化, 这主要是受气候影响较大所致, 2012年达到最高产量532.1万吨, 2016年为最低值495.9万吨, 粮食单位产量随着科技发展得到提高, 因此粮食产量虽然有曲线波动, 但是总量保持了稳定。其次, 油料、棉花、水产品的产量均出现逐年递减趋势, 至2017年, 产量分别为21万吨、0.4万吨、3.1万吨, 照此速度发展下去, 在2020年棉花产量将为零, 将退出石家庄主要农产品行列。再次, 蔬菜、园林水果、肉蛋奶都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说明石家庄市这三大优势产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发展前景良好。总的说来, 石家庄畜牧业、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在农业发展中正异军突起, 正集聚更多发展优势, 尤其是蔬菜产量增幅明显, 但仍不能与粮食产量形成四足鼎立之势, 粮食产区的主要地位依然保持。
 
石家庄乡村振兴规划,石家庄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表1 2008-2017年石家庄主要农产品产量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 可以概括石家庄农产品供给现状为:粮食供给保持稳定、供求基本平衡, 畜牧业、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的农产品供给逐年增加, 油料、棉花、水产品的供给逐年递减、呈现供给不足的情况。农产品产量变化, 也直接影响产值变化, 受市场供给影响, 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基本上保持了稳定, 呈稳定上升态势, 产值发展势态良好。
 
        三、对石家庄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深化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贯彻实施党的十九大精神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早日让农民脱贫的重要战略任务。对石家庄来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时代总抓手, 也是石家庄市构建现代省会、经济强市的必然要求。
 
        通过之前数据比较, 可以看出, 尤其是十八大以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三农”发展, 作为全市工作重点之一, 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为石家庄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5年来, 石家庄农民收入持续增高, 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基本上能满足石家庄市民对农产品的需求, 蔬菜、果品、畜牧业的肉蛋奶产量逐年增高, 为丰富市民菜篮子做出了贡献。在看到石家庄农业发展优势的同时, 还不能忽略农产品发展中存在的劣势, 一是农民收入绝对值增加, 但是增长幅度降低、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与全省平均值的优势差距正在缩小;二是个别农产品产量按照现在减少速度, 将退出石家庄市农产品供应的历史舞台, 退缩最快的是棉花。受市场影响, 油料、水产、棉花本市供给将逐渐不能满足需求供应, 需要更多从外地购买。三是供给基本保持不变, 这与未来粮食需求增加的预期相矛盾。展望未来, 随着石家庄城市发展、人口增加, 粮食需求将会扩大, 粮食供给不平衡, 本地粮食供需矛盾将会逐年扩大。
 
        当前石家庄农业遇到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还不十分突出, 但是农业未来遇到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 其广度和深度超过了石家庄市其他经济领域, 需要提前重视并防范。解决“三农”问题, 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 这已经是发展“三农”的共识, 就石家庄来说更是如此, 以提高农民收入来稳定农村发展的诉求更为突出, 因此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深化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以此为突破口促进乡村振兴。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重把握:
 
        (一) 是农民问题: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
        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 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缩小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 提高收入增幅, 让更多农民有收入上的“获得感”。收入增加才能更加稳定农民的人心, 而不是仅仅挤到城镇去打工赚钱, 只有稳定农民的民心, 随后的农业发展、农村发展才有了发展的底气和人气, 否则缺少劳动力的农村, 农业发展必将不能长久, 农村发展变得再美丽, 没有人住也是徒劳。
 
        (二) 是农业问题:以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为主要任务
        石家庄农产品供给基本上能满足本地的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居民需要吃到更放心、多样、绿色、个性的农产品, 因此农产品发展在保证现有产量的基础上, 要在质量上下功夫, 既要丰富“菜篮子”“肉袋子”“奶瓶子”, 还要增加有效供给, 不断满足石家庄发展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 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物质性需求、对基本农产品的数量需求, 还要满足对农业观光休闲等体验性、服务性需求。这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法之一, 要在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 要在农产品的供给多样化服务需求上做文章。
 
        (三) 是农村问题:以改善农村环境为主要手段
        一方面, 对于农村来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美丽乡村、良好生态的农村, 这本身就能吸引更多人来到这里, 从而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机会, 包括旅游收入、零售收入、农业观光收入等。另一方面, 良好的农村环境, 农民就生活在这里, 能让农民心情更加愉悦, 能突出比城市空气更新鲜、房子更宽敞、绿色更多的农村自豪感, 既能稳定农民人心, 又能减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防止农村的“空心化”发展。
 
        (四) 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实现“三个激活”, 突出“稳优特绿”
        建议从“农业结构调整+改革”上不断深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要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说到底是土地问题, 深化农村改革, 首当其冲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要根据中央土地政策的要求, 积极稳妥地实施土地政策。一方面, 乡村振兴必然要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改革的核心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实现激活农村市场、激活农产品要素、激活农民主体“三个激活”, 达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的目的。第二方面, 农产品供给侧改革要突出“稳”“优”“特”“绿”四个字。首先, 保证农产品数量, 从量上满足城乡居民农产品需求, 保证农产品供给要突出“稳”字, 这是满足本地农产品供应的最基本要求。其次, 丰富农产品结构, 增加供给花样和质量, 要突出“优”字, 不断满足居民的农产品需求的更高要求。再次, 瞄准石家庄市特色农产品, 要突出“特”字, 发展壮大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 打出品牌效应, 在本地特产上给予政策扶持, 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原生态加工, 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石家庄行唐县红薯, 因甜软在当地颇有名气, 目前仍然以原生态、初加工生产销售为主, 缺少品牌打造, 建议通过以农村家庭作坊形式起步, 再逐渐通过村集体经济形式不断发展壮大, 逐渐打出品牌效应, 深度融合三产, 打造全产业链的红薯深加工, 红薯与其他农产品的组合加工。最后, 调整农产品生产方式, 突出“绿”字,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注重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转变, 把绿色农产品、绿色采摘、绿色休闲游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

 
上一篇:干货|乡村特色旅游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对策!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