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美丽乡村视野下农村公路景观提升的对策研究(二)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7-11  点击:1839
农村公路景观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 景观建设与发展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态美化需求的提升而改变, 提升农村要坚持与时俱进, 确保顶层理念规划, 杜绝传统观念的阻碍;多方筹资, 确保景观建设经济基础;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责任, 强化监督阳光化发展

       美丽乡村视野下农村公路景观提升的对策

       1 与时俱进, 抓好顶层理念设计
       农村公路景观设计者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明确时代理念, 改变“重通行轻绿化”的现象。坚持生态和需求和谐发展的理念, 立足现有景观, 以系统性、科学性设计为原则, 遵循形式美、健康美的法则, 兼顾色彩心理学、视觉效应和人居效应, 以突出主题、重点打造、服务基础等多方面考量, 设计出安全、美观、生态为一体的农村公路生态景观。设计中应该坚持安全、整体、因地制宜、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展示出天人合一的农村自然特色, 实现景观建设和当地居民有效对话的效果[4]。将植物景观目标与文化景观目标相结合, 将农村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和农村道路建设结合起来, 实现文化与绿化共荣的局面;将经济与发展相结合。利用农村公路景观, 统筹旅游经济与文化的打造。一方面彰显出农村公路景观的特色性与节点性, 突出农村地域差距, 通过公路景观可以有效实现以点带面的旅游节奏, 无论是游览观光还是驻足观望都能感受到本地的旅游文化[5];另一方面, 通过景观设计能够实现“一带一路”的文化品牌, 拉近本地生产者和外来消费者距离和消费模式, 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化的目标, 统筹时代创新, 将景观建设与时代元素发展相结合。在农村公路景观设计发展中, 将时代因素和景观统一起来, 满足“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需求。在景观环岛或者休息节点, 设置二维码, 旅游者可以通过二维码及时了解本地特色文化和信息, 将信息化纳入本地景观建设中, 不断满足人们对于景观文化的需求, 增进本地居民和旅游者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和感情。因此, 必须狠抓顶层理念设计, 将地方特色、居民体验和经济发展有机统一, 实现农村公路景观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2 多方引资, 保障景观建设资金
       因为经济基础的制约, 农村公路景观建设缺乏必备的经济支撑。因此, 在农村公路景观建设中要采取“走出去”战略, 多方引资, 让更多的资金参与到农村公路景观建设中来。一是大力争取财政资金, 实现财政资金向农村公路景观建设的支持, 确保景观建设的基础性资金。在农村公路建设中, 明确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和本级财政资金支持, 用于保障公路景观基础性建设。同时实现景观建设开源节流的精细化建设, 确保建设资金落到实处。统一规划,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减少为了绿化大肆采用园林灌木。必须全面考虑, 将景观建设资金“精准滴灌”, 确保农村公路景观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具体实施中可以引进社会外包的形式, 将公路景观基础设施建设承包给具备先进经验和技术的社会企业, 充分利用其先进经验和精细化管理经验, 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二是利用政策或者税收的支持, 大力引进企业资金。将企业发展统一到农村公路景观建设中来, 采取政策的引导, 对于支持农村公路景观发展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收或者其他政策上的扶持, 将企业的发展和本地农村公路景观建设统一起来,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公路景观发展所必备的资金, 还能增强本地企业责任感, 把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和社会责任协调起来, 共同建设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三是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 吸引外来资金。通过打造旅游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的形式, 开展本地招商引资工程, 引进一批具有生态理念的旅游企业, 将部分旅游产业外包, 把旅游产业作为招商引资项目, 实现外来资金进入本地环境建设。给予引资企业部分企业经营权, 开发区域内的农村公路景观建设, 实现与旅游企业各管一段的长效发展机制。最后, 采取基础设施广告收入, 增强公路景观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区域内农村公路景观中指示牌、标识的作用, 将这类标识下放到需要广告宣传的企业, 通过统一规划的形式, 实现企业出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发展局面, 节省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的来讲, 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公路景观建设不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农村公路景观建设中必须盘活资金, 增强资金来源, 实现开源节流、资金效益最大化的景观建设目标。只有具备充裕的资金基础, 才能有效实现农村公路景观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3 建章立制, 确保景观建设规范化
       第一, 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引导农村公路景观建设标准化、流程化、科学化的发展, 做到农村公路景观建设有法可依。在国家法律落实程度上, 坚持层层落实, 权责分明的政务机制, 确保国家各项政策法律规范落地生根。地方政府层面:严格根据国家法律,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促进农村公路景观建设落到实处。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确保景观建设中制度到位, 靶向明确。建设施工单位层面:根据各级党政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制定行业规划、公司章程、项目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公路景观建设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确保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通过三者合力, 让农村公路景观建设有制度可依、有章程可寻, 坚定不移促进农村景观建设时代化发展。
 
       第二,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景观建设监督体系。一方面加强农村公路景观建设监督。通过适时监督, 确定景观设计理念各环节落到实处, 通过质量监督和理念监督, 实现公路景观循序渐进[6]。另一方面实现景观建成后全民监督常态化发展。促使公路景观监督观念深入人心, 实现公路景观全民监督。日常生活中, 民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体验, 有针对性的对景观建设提出评议, 相关部门实现量化评分, 实际修缮整理公路景观。例如:建立农村公路景观官方微博, 实现线上线下监督一体化, 居民或者旅游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体验, 对于农村公路景观建设提出自身的意见, 及时反馈现有景观中不合理的现象。相关部门定期收集民意, 根据人们的建议和意见加强区域内公路景观的设计和更新, 促进公路景观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第三, 结合大数据技术, 实现数据监督。在农村景观基础设施建设中, 利用公路两旁的路灯, 实现信息收集。利用路灯, 安装集发电、照明和数据监督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建设, 通过信息后台收集的形式实现农村公路景观全程监督。通过景观信息收集, 可以充分比较各地景观的差异, 有针对性的加强景观建设。同时能够实现数据结合的目的, 及时更新区域内景观, 确保景观发展适应美丽乡村建设总要求。

       结语
       农村公路景观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 景观建设与发展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态美化需求的提升而改变, 提升农村要坚持与时俱进, 确保顶层理念规划, 杜绝传统观念的阻碍;多方筹资, 确保景观建设经济基础;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责任, 强化监督阳光化发展, 让景观建设落地生根。这样才能有效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在中国持续发展。(作者:胡宇佳 沈守云 廖秋林 陈家骜)
上一篇:美丽乡村视野下农村公路景观提升的对策研究(一)
下一篇:国外特色小镇引领乡村振兴的经验借鉴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