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维护脱贫攻坚成果、防止村民返贫和由脱贫到致富的重要战略。川西藏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关乎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以驻村干部视角对川西高原藏区乡村振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意见》中指出, 到2019年四川将藏区贫困县全部摘帽, 截至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攻坚拔寨阶段, 川西藏区基本实现脱贫, 村民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如何在脱贫后进行可持续发展、如何在脱贫后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良好衔接是当前亟需攻克的课题。
1 川西藏区贫困村实施乡村振兴的发展困境
1.1 村民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
我国扶贫政策进行了30多年,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扶贫工作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可, 在贫困地区人们获得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但有少数村民依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驻村干部的帮扶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村民认为脱贫攻坚是政府的任务, 把政府部门当成了责任主体, 以至于网上传出“我脱不了贫, 你也脱不了手”、“我家房子漏水为什么不帮我来修”等现象, 把自己应该主动去做的事情认为应该是驻村干部或其他人干的。其次还有人以评上贫困户为荣, 没有评上贫困户要闹。以上现象是极个别, 但也影响了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执行, 特别是后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脱贫攻坚只是解决了贫困地区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 而要真正实现发家致富就要靠国家后续的乡村振兴战略, 评选贫困户的原则是差中选差, 越贫困被选上当贫困户的机率越大, 而乡村振兴则是优中选优, 那些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 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强烈的地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对象。当村民们思想还停留在以前脱贫攻坚时期的等、靠、要思想时, 则极大阻碍了乡村振兴的实施。
1.2 基层党建薄弱。
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是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 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要求在川西藏区选派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 驻村工作队在村级党建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在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以本人驻派的X村为例, 该村共有23名党员, 党员老龄化严重, 部分老党员在县城带孙, 年轻党员基本都在甘孜州的关外打工, 能经常回村开展组织生活的党员少;其次该村23名党员除了组织结构老龄化外, 还存在党员学历普遍偏低问题, X村党员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仅1人;在党员年龄大、学历低的情况下, 村里在开展主题党员日活动和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等方面薄弱。
1.3 产业发展不明显。
产业促脱贫是全国各地公认效果最显著的脱贫方式, 川西藏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人们思想落后, 而正是这些原因导致贫困村不能有效的发展当地产业。目前我国许多贫困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村民自身的努力下已经发展出适合本村特点的产业, 如高山种植业、藏区高山旅游业等。但仍有许多贫困村还在靠国家财政补贴和年轻人外出打工等方式实现脱贫, 这种脱贫方式不具有较强的后续发展势头。只有结合本村特色发展适宜的产业才能更好的与乡村振兴衔接,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1.4痕迹管理过于严重。2018年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发文痛批无休止的痕迹管理, 痕迹管理一般是指上级对下级的政治承诺、任务和期待等, 最后通过基层组织的痕迹管理来实现, 从驻村干部的角度来看, 过多的痕迹管理要求和大量迎检工作, 不仅加重了乡村两级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还打击了乡村两级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乡村振兴需要乡村两级工作人员花更多精力放在调研和跑市场等方面, 过多的痕迹管理让乡村两级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应付, 无法集中精力发展乡村振兴。
2 川西藏区贫困村实施乡村振兴的发展对策
2.1 扶贫要与扶志相结合。
被帮扶的村民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责任人, 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让村民彻底摆脱等、靠、要的思想, 首先要加大宣传, 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等方式, 在全村范围内形成“劳动最光荣, 好逸恶劳可耻”的浓厚氛围, 使村民转变观念, 逐步认识到自身才是发家致富的主体, 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自身造血能力, 走上致富之路;其次驻村干部要认真理解习近平新时期对扶贫工作的新论断, 通过农民夜校的方式向村民宣讲农技农耕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 在村上开展控辍保学宣传。通过各类技术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 提高村民创收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第一, 通过党支部共建, 向贫困村宣讲党和国家政策, 引导开展“三会一课”, 改变村级基层党组织薄弱的现状, 提高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如X村通过与派驻单位的1个党总支和2个党支部共建, 达到了资源共享、困难共帮、人才共育、组织共建, X村在派驻单位的帮助下党建工作得到明显提升;第二, 针对贫困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且已影响到村级基层党组织发展的问题, 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干部要注重从村上优秀人才中培养新党员, 充实村支两委的后备力量, 壮大村党员队伍;第三, 加大对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和现行脱贫攻坚各种惠民政策的宣传, 形成全村村民爱党的局面, 为党员同志在村里顺利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2.3 发展适合本村的特色产业。
川西藏区产业散而小, 且土地流转不畅, 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发展适合本村特色的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川西藏区拥有雄壮的山川河流、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可以引入专业旅游公司对有发展旅游基础的村庄进行打造, 如笔者所驻村在经过多方调研的基础上, 形成了以藏区高山高附加值农作物的观光休闲种植业和以藏寨、藏文化及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业, 目前该村从无外地游客到已接待几百人次, 旅游产业收入已逐渐成为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作者:肖年乐 隋明 格桑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