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OD模式简述
1999 年,美国学者 Honachefsky 提出了EOD模式,这是一种生态导向开发模式,基于美国城市蔓延扩张的失控现状,他对其深层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对空间经济价值的过分追求导致了城市无序扩张和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其强调应该将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作为城市开发的重要指导因素,以达到“生态导向”的目的。
这一理念不仅强调对生态的保护,更加强调生态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其要点就在于将生态作为贯穿整个城市开发过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主脉,将生态建设而不是经济效益作为区域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打造良好的生态基底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EOD模式应用于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开发的必要性
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城市更新是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需要涉及的三大方面。而国内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将生态、产业和城市的转型割裂开来。矿山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多以工程项目为导向,集中在地质灾害治理、残煤治理、边坡修复、煤矸石处置、矿山复垦复绿等方面; 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并没有依托现状优势和生态环境建设导向,而多以成形打包的产业植入方式进行产业替代; 城市更新方面,主要是依托国家和地方的棚改及老旧小区改造政策进行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形象的提升,没有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优化布局有机结合。
由此可见,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全面转型和再开发,单从生态修复工程、粗放的产业植入以及模式化的城市更新等方面入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实现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转型发展,就必须从整体层面入手,引入EOD模式,基于生态优先的原则,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全要素,实现城市的内生循环发展。
3.EOD导向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开发
资源枯竭型城市最亟待解决的是恶劣的生态环境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安全的城市本底条件是一切发展的前提。
本研究以新邱区为例,依托“百年国际赛道城”建设项目,将生态引领贯穿于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城市布局等方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一体化发展。
第一阶段,依托百年国际赛道城一期工程,采用“政企合作、产业先行”的创新模式,以“规划修复一片、建设运营一片”为原则,以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切入点,以产业导入带动百年国际赛道城生态环境修复,重构生态网络,整治地质环境,创造良好的城市开发本底条件,带动土地增值。
第二阶段,优化城市的整体环境。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升级、城市环境美化、交通系统优化等,重建良好的城市风貌和生活环境。
第三阶段,通过相关产业的引入和产业体系的升级,激发地区经济活力和增加税收,同时,以产业和财政收入反哺生态修复和城市更新,吸引人才,增加城市活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上 3 个阶段,从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入手,打造良好的城市发展本底; 依托良好本底条件,以替代产业为抓手,带动经济发展;再以经济发展中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反哺生态环境建设,形成 EOD导向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见图 2) 。(作者:李殿生刘蕊,高杨)
图 2 EOD导向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开发模式总体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