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 EOD 模式,由于能够较好地解决环境问题,且在改善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并不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试点项目逐渐成熟,政策出台愈加密集,金融产品日益丰富,EOD 模式项目开发未来必将大有可为。该模式将绿色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统筹发展的新路径,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现阶段 EOD 模式的应用和运行仍有不成熟之处,但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其战略意义和全部功能,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添薪蓄力。
一、现阶段EOD模式下项目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EOD模式下项目投融资规模较低、渠道单一
当前,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日益加大,重点加强了对国家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但客观而言,目前的资金投入总体规模较低,仍不能充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融资需求。究其原因,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总体投资量中的占比较小;二是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社会资金的支持力度较小,影响了相关生态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同时,我国生态文明项目建设与推进的动力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资金支持,融资能力差、融资渠道少,缺少市场化融资方式,社会资金进入该领域存在壁垒,已经成为阻碍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做大做强的最大桎梏。究其根源,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遵循“政府引导为主,市场运作为辅”的原则。受政策影响,EOD 模式下的项目开展缺乏商业化手段,民资、外资注入较少,以银行等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为主,尚未形成有效的、多元化的融资途径与融资平台,直接融资量占资金总量的比重低,这与生态文明建设融资长期性、巨额性的特点不相符合。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方面的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化优势,拓宽 EOD模式下项目投融资的方式方法,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化。
( 二 ) 金融机构缺乏投资 EOD 模式项目的积极性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在“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虽然银行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接触和投入到绿色金融制度建设中,在林牧业、清洁能源开发与实用技术研究、建造节能等绿色生态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给予支持,降低信贷审批门槛,增加金融支持力度。但是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数据监测结果来看,银行金融机构对于能源节约、排放管理等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仍然偏小,反映出我国大多数金融机构对于 EOD 模式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提供金融支持的积极性。金融机构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的长远性、全局性意义,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既没有为生态环境保护行业提供充足的帮助,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长此以往,不利于改善投融资环境,会影响整个生态保护大局。
( 三 ) 缺乏科学、合理的 EOD项目投融资考评体系
受 EOD项目的特殊性影响,其投融资效果一般根据生态环境的变化差异来衡量,而生态环境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依靠短时间内的变化和瞬时趋势就下定论。因此,金融机构对于 EOD项目投资的检验周期和投资回报周期均较长,需要开展针对性跟踪和观测工作。而现阶段,在推进 EOD 项目开展投融资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实时监控与效果反馈体系,难以在第一时间确定项目的投资效果和资金使用合理性,形成投资者不情、受资者不愿的尴尬局面。不仅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规划,拖缓 EOD 模式与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制定、实施的融入程度,而且会导致财政预算编制与使用受到影响,造成资金浪费,形成不必要的财政赤字,更有可能影响 EOD 项目在政府全局工作中的重要程度。
( 四 )EOD 项目投融资工作开展的效率较低
当前,部分金融机构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传统观点,对于 EOD 项目投融资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意愿和力度不足,虽然开展了 EOD 金融支持服务,但整体的效率与质量较差,不能充分发挥EOD 项目的全部优越性与最大功能,呈现出自然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收益权不相匹配的特点,资源损害得不到补偿。究其原因,是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秩序的缺乏,没有形成科学化、体系化的 EOD 模式思维,缺乏实时、动态的监督与管理,遇到问题不会做、遇到事情不想做,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无形之中保留了错误与问题的滋长空间,致使 EOD项目的投融资工作开展困难,审批环节复杂、需要材料多、投放资金少,最终影响 EOD项目正常运营与持续发展。
二、针对现阶段 EOD 模式下项目投融资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 一 ) 拓宽渠道,扩大 EOD 模式投融资总规模
融资规模小、融资渠道单一,一直是困扰 EOD 项目做大做强的桎梏。应在政策引导、积极鼓励的基础上,成立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定期对 EOD 项目投融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以便实时掌握投融资总规模和渠道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基础条件的 EOD 项目进行投融资支持服务,探索 PPP 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在环保产业发展、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方面合理配置,实现一体化经营、全国各地区统一管理,形成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不仅如此,还应该以生态环保可持续为底线,杜绝掠夺性、破坏性开采开发,做到差异化、针对化。在农业发达地区,做好生态农业建设的投融资支持,完善林区经济结构,实现组合性发展,推广国外生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普遍采用的 BOT、BT 和土地收益分配等模式,充分发挥 PPP 融资的巨大潜力;在工业发达地区,重点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投融资支持,在 EOD 模式的引导下,灵活使用“关、停、并、转”,强化经济发展循环性,减少污染物排放;在其他地区,以 EOD 模式为范本,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改变跨区域重大项目单一市级投资的格局,形成同分结合、分级负责的投融资建设机制,根据生态保护、生态补偿、节能减排等绿色低碳经济建设的投融资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投融资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推动融资规模扩大和融资渠道丰富,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 二 ) 提升金融机构对 EOD 项目重要性的认识
充足的资金是实现 EOD 项目贯彻发展的第一动力。金融机构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以点带面,提升投资 EOD模式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整体发展。现阶段,金融机构应以深化教育培训为主,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认知:第一,加强 EOD 相关的工作人员培训,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升 EOD 项目支持在内部各项工作开展中的地位和优先级,通过成立部门或工作室的方式,实现专人专用,为 EOD 项目投融资设立“专用窗口”;第二,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性,金融机构要端正人员培养态度,通过社会招聘与校园招聘相结合的方式,选择具有 EOD 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符合自身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水平人才,实现输血式与造血式引才的双平衡,锻造高素质的融资工作团队,达到“关关难过关关过”的良好效果;第三,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绩效考评体系,通过开展专项讲座、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向工作人员传达 EOD 项目支持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并将相关实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制定系统、科学的评价标准,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奖优罚劣,从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 三 ) 构建绿色金融长效考评机制
构建长效考评机制,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为最终目标,以达到机构监管、同行监督、自我约束三方面的高度结合为具体方法,是保证 EOD 项目下投融资工作持续、稳定开展的基础和前提。首先,落实机构监管。金融监管部门要通过加强到场检查和网络云监督的力度,不定期对金融企业参与EOD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监督,并把监督结果作为金融机构评级的重要参考,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EOD 项目融资提供便利。其次,稳步推行同行监督。金融同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彼此的利益竞争关系,更愿意通过正常手段了解彼此的运营与管理情况。基于此,针对行业内的 EOD 项目推进情况设置投诉受理平台,更有利于 EOD 项目融资工作的切实落地和效率提升,为生态环境保护大局提供动力,充分发挥资金使用计划制定与投融资款项管理效率的最大化,筛选并停止入不敷出的恶性项目,为公司运营发展节约资金。最后,敦促自我约束。无论制定何种法律法规或行业条款,最终都必须落在单一主体的执行上。而自我约束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奖惩实施,增加金融机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推进 EOD 项目融资高效推进的根本之策。可通过开展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企业对开展 EOD 项目重要性的认识,对绿色金融长效监管机制进行全面解读,以敦促金融企业为 EOD 模式下的投融资工作提供助力。
( 四 )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无论何时,生态文明建设都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完善的法律法规既可以规范相关主体的行为,也可以在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规划、执行、评价的过程中给予方向引导。EOD 模式下项目投融资工作的开展也应该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之上,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与完善,实现法制化、现代化,为一切工作的开展提供遵循。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首要的工作是破解 EOD 模式下投融资所涉及自然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收益权不相匹配的障碍,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损害补偿的法律法规,实现自然资源价值的合理支付,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损坏进行合理赔偿。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透明的 EOD模式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对自然资源存量、使用途径和后续追踪的全流程管控,消除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信息失衡、信息失真,打破以往“买家不如卖家精”的老场面,打造“明码标价、公平交易”的新场面,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标价,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资源置换。同时,相关部门要持续建立健全奖惩与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和督促相关行业、企业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将责任细分到负责人,通过阶段性责任落实情况筛查,推动 EOD 项目真正地落地实施,从法律层面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为 EOD 模式下的投融资提供法律法规保护。(作者:田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