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发展绿色负碳产业二氧化碳变身新能源原材料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6-12  点击:306
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原材料来制造甲醇,实现零碳乃至负碳生产?在江苏连云港徐圩新区,一条绿色负碳产业链正逐步形成。

  制造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碳酸酯需要用到甲醇,通过传统工艺制造甲醇的生产原料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原材料来制造甲醇,实现零碳乃至负碳生产?在江苏连云港徐圩新区,一条绿色负碳产业链正逐步形成。


  据介绍,石化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被捕集后,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甲醇,随后通过系统管廊进入下游装置,用于制造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光伏膜材料等,形成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绿色甲醇—新能源材料”的负碳产业链。


  那么,这个变废为宝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记者近日走进徐圩新区盛虹石化产业集团的生产现场。


  眼前的石化基地犹如一片钢铁森林,到处是铁塔、管道、反应釜和烟囱。工作人员指着不远处一座高高耸立的烟囱说:“这是石油炼化装置的烟囱,我们对其进行改造后,可以捕集废气里的二氧化碳,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甲醇生产基地。”


  跟随工作人员,记者来到甲醇生产基地。“二氧化碳被输送到这里后,通过预处理脱硫、提纯,浓度由80%提升至90%,然后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制成粗甲醇。”工作人员介绍。


  一座高塔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盛虹石化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项目负责人吴昂山介绍,这座塔高60多米、直径2米多,是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项目的主设备之一——主精馏塔。“我们将粗甲醇输入塔内,转化为精甲醇,最终用于生产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吴昂山说。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进绿色转型,盛虹石化引进绿色甲醇合成工艺,探索进行“碳捕捉”升级改造。“国外的项目年产能只有千吨级,为了让设备满足企业10万吨级产能需要,团队对其进行扩容,提高安全标准,并因地制宜进行工艺的升级融合,最终补足下游产业,形成了完整的负碳产业链。”吴昂山说。


  据了解,该项目每年可以回收15万吨二氧化碳,生产10万吨甲醇,可生产5000万平方米的光伏膜。吴昂山说,这些光伏膜形成光伏面板后,每年可产出60亿至90亿千瓦时电,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连云港积极发展绿色负碳产业,大力实施二氧化碳捕集及利用项目。当地相关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00万吨,将有效推动石化园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上一篇:连云港以未来产业谋划产业未来
下一篇:唐山钢材市场调研总结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