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连云港以未来产业谋划产业未来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6-12  点击:325
在当下的连云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众多成果正在这里变为一个个新的产品,并汇聚成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在当下的连云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众多成果正在这里变为一个个新的产品,并汇聚成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向“新”而行,承接未来产业机遇

作为连云港市“后发先至”的重要产业,生物医药是全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生物医药为例,当前,连云港市加快建设全国“中华药港”,生物医药产业成功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年实现产值633.2亿元,成为全市第二个有望突破千亿的产业集群。


为了抢抓全市承接未来产业的机遇,连云港市积极布局创新平台,全省两个、苏北唯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建设超序时进度,2024年将全面投用。全市现有市级以上重大产业创新平台59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1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2个(国家级1个)。


瞄准新赛道,一路向未来

连云港市工业副产氢较为丰富,全年制氢能力超过80万吨,同时拥有少数氢能产业链相关制造企业。这是全市当下非常重要的新赛道产业门类。当前连云港市瞄准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立足全市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依托田湾核电站技术优势,加快发展包括核能、风能、氢能在内的低碳能源产业。


近日,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宣布,由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和该中心共同投入研发的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正式合龙,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这是连云港未来产业重点布局的深海领域取得的又一项进展。目前深远海装备海上科学试验基础设施列入全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储备项目,该项目建设将有助于提升连云港深海装备制造未来水平。


此外,连云港市未来产业瞄准前沿新材料领域。全市集聚联瑞新材、中复神鹰、华海诚科等一批新材料企业,形成以市开发区为核心的碳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产业集群和东海县国家硅材料基地。


未来,连云港市将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拓展未来技术应用场景为主攻方向,优先发展低碳能源、深海远海开发、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通用智能五个成长型未来产业,重点关注未来网络、元宇宙、人形机器人、生物育种等前沿方向,加快构建“5+N”未来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延伸、裂变、融合,积极厚植未来产业发展生态,为连云港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


协同统筹,因地制宜布局

连云港市坚持全市统筹、差异布局、协同发展,结合各县区(板块)经济基础、资源优势、产业和科技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科学引导各地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坚决避免一拥而上、一哄而散。


市开发区、连云港高新区和徐圩新区三大产业板块成为未来产业的载体。其中市开发区依托中复神鹰、恒瑞医药、豪森药业、康缘药业等龙头企业,优先培育发展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未来网络、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方向,积极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连云港高新区立足全区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依托中国船舶第七一六研究所、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正大天晴、连云港农业科学院等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优先培育发展通用智能、生命健康、深海远海开发(深海装备制造、海上通信导航)等特色领域,前瞻布局元宇宙、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方向,积极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徐圩新区依托盛虹石化、卫星化学等龙头企业,聚力打造低碳能源(氢能、零碳负碳)等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在此基础上,连云港市培育多个未来产业增长点。



上一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下一篇:发展绿色负碳产业二氧化碳变身新能源原材料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