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之一,江西大力发展低空经济这一标志性的新质生产力,助推多元化新场景落地应用、带动相关产业迅猛发展。未来已来,低空经济正在赣鄱大地“扶摇直上”。
何谓低空经济?
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无人机和有人机为基础,以运人、运货、特殊作业为目的,所有飞行、制造、维护(保障)、服务相关的综合产业链。
“低空”有多高?距离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视地区特性和实际需求可扩展至3000米以下的空域,通常被称为“低空”。
低空经济广泛体现在第一、二、三产业之中,涵盖了农林作业、旅游、搜救等领域。具体的航空器又包括了直升机、无人机、热气球等。其中,无人机的制造与应用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到2023年底,我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超过2300家,量产的无人机产品超过1000款。2023年,我国交付民用无人机超过317万架,通用航空制造业产值超过510亿元,同比增长近60%。
南昌:航空产业链正在加速构建
“5、4、3、2、1……”大年初一晚,在南昌秋水广场,江西空中未来科技集团(以下简称空中未来)负责人通过手持电台发出指令。2400架无人机精准分布,在一江两岸上空拼成了两条立体“龙”的造型和“南昌味道”“福娃送福”“南昌欢迎您”等字样,其神奇的光影变幻将市民游客带入绚烂多彩的世界。
这场表演中使用的无人机,来自空中未来。作为我省无人机集群表演规模最大的企业,他们2023年在国内外100多个城市执飞17.5万架次。
空中未来总经理陆凌岳是一名“90后”,他用8年时间,带领空中未来由一家专注无人机飞行表演的企业,成长为集无人机制造、应用、销售以及载人通用航空等业务于一身的公司,他本人还担任了江西省无人机应用协会会长。
在南昌高新区的空中未来一楼展厅内,摆放着数架自主生产的八轴无人机。“我们结合机载控制器和AI技术打造了一套全自动无人机飞行系统,采用自主编写的自动飞行算法,指导无人机自动起飞、自动充换电、精准降落。在无人机飞行巡检过程中,系统还能对城市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目标智能识别、跟踪和上报,这项创新技术也为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各种场景应用中开启了新的篇章。”空中未来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昌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中发天信、三瑞科技、中航光电等一批发动机、无人机及零部件配套企业正在“抢滩登陆”,一条集研发、制造、运营于一体的航空产业链正在南昌加速构建。
“江西的低空经济发展空间巨大,给了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机会。”陆凌岳表示,目前,空中未来正全力拓展江西市场,“在无人机方面,我们开发了一款消费级无人机、一款工业级无人机,年产量可达7000架”。
共青城:内陆小城变身“天空之城”
驱车从南昌城区一路向北,沿昌九大道行驶约60分钟,便可到达共青城南湖机场。
北倚庐山,东临鄱阳湖,从高空俯瞰,共青城水域面积广阔,空域使用自由度高,发展低空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打造江西省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吸引数十家企业入驻,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建成环鄱阳湖首个A1类跑道型通用机场,“低空+物流”“低空+农业”“低空+文旅”等新业态蓄势待发……近年来,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在这座鄱阳湖畔的内陆小城加速形成。
“当地政府对无人机生产制造及应用场景开发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且共青城的空域、水域条件非常适合发展低空经济,这也是吸引我们在此落户的主要原因。”江西京飞低空经济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飞勇说,生活在共青城的居民如今抬头时,总能看到无人机、无人驾驶航空器和小型飞机的身影。
在此背景下,热气球、直升机、滑翔伞等低空飞行体验项目正成为共青城又一张文旅名片。依托低空产业优势,共青城探索“通航+旅游”模式,助推产业链条加速向消费类飞行领域融通。在南湖机场旁的共青城低空文旅小镇,各项飞行运动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来此打卡体验。“虽然热气球升空速度慢,但还是很紧张,没想过自己能‘飞’起来!”来自九江的小姑娘黄敏乘坐过热气球后激动不已。
政策支持加大、营商环境优化、龙头企业带动……截至目前,共青城吸引了翱翔星云、京飞无人机、天鹰兄弟、凌悦无人机、空中未来等数十家企业入驻,形成了包括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等在内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未来,这里将聚集十家院所、打造十大平台、组建十个联盟、用好万亿基金,深耕产业生态和应用场景,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无人机产业聚集区和应用示范区。
低空经济如何在赣鄱大地“扶摇直上”?
低空经济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全国各地竞相抢占的新领域、新赛道,而江西早已推进低空经济发展。
早在2022年3月,我省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布局物联网、无人机等新兴产业赛道;深化物联网、无人机等技术应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
南昌、景德镇、吉安、赣州等城市结合地域特点,通过举办飞行大会、跳伞锦标赛、国际飞行器创新大赛、航空嘉年华等赛事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游览观光,从而促进当地文旅产业迅猛发展。其中,南昌飞行大会已经连续5年成功举办,累计近100万人次观看,已成为空军表演队参加地方航展的首秀场地,也是江西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亮丽名片。
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到,“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是发展低空经济的一个重大机遇。
江西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祥地,也是我国首批两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之一,具备低空经济聚集发展的优越条件。4月7日,江西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全省低空经济发展。会议提出,要切实把握低空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全省资源禀赋优势,深入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坚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加快推动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