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供应链固链要从三个着力点出发:一要认清产业链供应链掌控力的本质;二要切实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三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的中坚力量,必须认识到产业链供应链固链的极端重要性,主动承担起“链长”的职责,积极培育“中国系”的配套中小企业,促进上下游产业汇聚和集群打造,助推中小企业与国内外市场有效对接,扩大产业链供应链规模,提高组织化程度,打造包括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系、监测体系、协同体系在内的产业链现代化治理体系。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面对当下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带来的挑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固链、稳链、强链至关重要。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的中坚力量,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认识到产业链供应链固链的重要性,于变局中开新局,排除万难、勇毅前行。
产业是经济的重要基础,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全球产业格局出现深刻变革,各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作出重大调整。近期,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根据世贸组织最新预测,受全球多重负面因素影响,预计2022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3.0%,低于之前预测的4.7%,这将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遭遇极大挑战,我国亦面临产业链不稳定、部分供应链外移等带来的挑战。
目前,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巨大的压力,就没有前行的动力。上市公司应当勇担重任,主动作为,在产业链供应链固链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鼓舞士气,筑牢根基,充满活力地向前行。
由此,中机院小编有三点建议,与大家分享:
1.上市公司要凸显示范引领作用。
从来华的跨国企业情况来看,其周围往往聚集一大批本国的中小企业,如德国系、日本系、韩国系等。因而,建议我国上市公司也要主动承担起“链长”的职责,积极培育“中国系”的配套中小企业,依托上市公司的优质品牌资源、自主研发能力、先进生产系统等,促进上下游产业汇聚和集群打造,帮助上下游企业获取包括预测、订单、采购、质量在内的一系列数据,快速匹配,建立联系,助推中小企业与国内外市场有效对接,发挥互补性优势,扩大产业链供应链规模,提高组织化程度,打造包括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系、监测体系、协同体系在内的产业链现代化治理体系。例如,组织实施国产替代推进计划,建立大型关键装备、研发设施的共享机制,牵头组织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实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联合攻关,推动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共同应对断供风险,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产业链供应链能够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聚集资源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发展。建议对我国关键行业和重点产业链安全进行评估,对承担国家战略、具有产业链掌控力的上市公司,加快出台针对性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攻关支持、保障供应支持等,加强统筹协调,及时帮助企业“点对点”解决问题。同时,加快利用数字技术最新科技成果,打破地域行政壁垒,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切实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动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的整合共享、区域的协同联动。
需要指出的是,在重视发展国内上市公司的同时,对于在华的外国上市公司,同样也要予以高度关注。外企是我国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独特且重要的贡献,也是全球了解中国的窗口和联系中企与全球的桥梁纽带。因而,也要认真倾听外企的心声,及时回应关切。稳外企,其实就是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的生动体现。
2.上市公司要培育新动能。
一是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疫情带来的一个重要的积极变化是,数字经济服务业必将继续高速发展。在这一重要机遇面前,我们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对此,建议上市公司要重点加强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服务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设计和建立平衡数据开放共享、隐私保护、风控的数据使用监管框架,为更好拥抱数字时代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持。
该数字基础平台还应考虑向中小企业开放。笔者在这几年的数次调研中,听到中小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衡量企业未来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相比各大行业巨头,量多面广的中小企业因难以负担动辄上百万的系统改造和机房建设费用,以及各类价格不菲的软件服务,放慢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对此,上市公司应履行社会责任,考虑打造面向中小企业的公益性互联网平台,让数字成果更多惠及中小企业。该平台可包括由5G网络、服务器、存储等组成的底层基础设施,涵盖大数据、AI等数据处理的中层数据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则以共享方式使用并按照各自所需在顶层开发具体场景下的应用。
二是加快形成5G工业应用高地。当下,要加快5G与云技术、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共振,促进智能制造和工业生态的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要创造条件,集中力量,打造高能级平台,充分释放运用场景,促进开放共享、协同攻关。以汽车行业为例,可由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上市公司牵头,在有一定基础的地区如长三角,构建面向未来的汽车产业数字化生态圈,建立区域性汽车工业数字化赋能中心,以工业物联网为基础通过云端和工业现场间数据的无缝传输,实现人、机、物的全面连接,促进各生产要素间的高效协同。
三是推动产业集群一体化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合理布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例如,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长三角汇聚了诸多国家双一流大学、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基础工程研究中心,科研经费投入和有效发明专利密集,可以说云集了集成电路研发力量和生产力量的半壁江山。建议相关上市公司发挥龙头作用,牵头成立长三角集成电路攻关联盟,加强产学研协同,共享行业创新技术资源,加快创新与新技术孵化,共同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3.上市公司要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除了提高国有化水平,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也是产业链供应链固链的重要途径。上市公司要发扬坚韧不拔、勇立潮头的精神,做开放发展的推动者、创新发展的领军者、共享发展的践行者,拓展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发挥自身特色,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畅通世界经济运行脉络,加油加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继续坚守和巩固来之不易的世界市场份额。
随着RCEP等国际协定的生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东盟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上市公司应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我国“走出去”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亚洲经贸合作圈建设,并形成一定的产业和贸易链闭环,减少逆全球化和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实现区域合作共赢。上市公司不仅要到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学会游泳,而且还要取得世界级的成就。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通过与世界的深度合作,向全球展示中国企业的优势和提供商品服务的能力,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进脚步正在不断加速。中国始终是大市场,始终有大机遇。面向未来,开放发展的历史大势不会变,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的愿望也不会变。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上市公司更要在关键时刻挺住、顶住、扛住,鼓起一股劲,坚定向前行,成为经济恢复和重振的韧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