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顺着财政收支,我们梳理几个概念:财政赤字、中央财政赤字、地方财政赤字、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地方政府专项债。
这几个概念互相有着紧密的勾稽关系。如果以往对这些概念不是很清晰,相信看完今天的内容,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按照惯例,我会在文末做一个思维导图。建议在细细阅读本文内容后,按照思维导图自我解说一遍,培养自己的思维“脑图”。
财政收支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有四本账,分别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相应地,财政支出对应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我们列一个表,并对应上相应的序号,有助于大家在后续分析中的理解。
实际中,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不一定相等。
财政年度内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叫财政盈余;
财政年度内的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叫财政赤字。
这里我们需要对四本账进行展开分析,因为财政四本账的编制有着各自的原则。
根据最新的预算法,第3本账和第4本账要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也就是说不会出现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形。
如果真出现了收入小于支出怎么办?
第3本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出现短收的,应当通过减少支出实现收支平衡;
第4本账“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出现短收的,第1本账“一般公共预算”会通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科目适当安排资金补充;
最终,使得这两本账不会出现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形。
那么,第3本账和第4本账会出现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形吗?
可以。如果第3本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出现盈余了,可以补充第1本账“一般公共预算”和第4本账“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如果第4本账“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盈余了,则存入结余账户。
看完第3本账和第4本账,再来看第1本账和第2本账。
“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可能会出现盈余,也可能出现赤字。但通常政府有较大的支出任务,往往出现赤字的情形更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更严谨的说法是:财政赤字只是针对第1本账“一般公共预算”的说法,即“一般公共预算”出现资金短缺了,叫财政赤字;第2本账“政府性基金预算”出现短缺了,不能叫财政赤字。
因此,财政赤字的含义仅是第1本账“一般公共预算”中收入小于支出的差额。
为什么“一般公共预算”算赤字,“政府性基金预算”不算赤字?
这和“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的资金目的和编制原则有一定关系。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两者而言,在支持国家基础民生和公共服务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是最重要的主力。
因为是主力,就不能因为“收入少”而减少支出的情形,收入不够了就发行政府债券融资。因此,这部分的短缺需要列入财政赤字进行监测管理,进而进行政府债务的整体管理。
同时,根据预算法,“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也就是说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编制原则是“以收定支”,根据收入来决定支出,尽量不要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形。
但近几年,随着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继而出现了资金短缺的情形,这大量的资金短缺就靠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来支持。
近几年业内也有讨论,在考虑真实的财政赤字时,应该要把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短缺计算进去。大家了解即可,这里就不去深究了。
不管是一般公共预算的“赤字”还是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短缺”,都是一种资金短缺的状态,即财政收入覆盖不了需要支出的资金。
出现资金短缺,自然就产生了融资的需求。那么,政府融资的途径就是发行政府债券(国债和地方债)。所以,就有了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券的对应关系。
财政赤字即全国财政赤字,分为中央财政赤字和地方财政赤字。
中央财政赤字,是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小于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的差额;
地方财政赤字,是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小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的差额。
提示一下,计算财政赤字,是收支总量的口径。昨天我们提过收支和收支总量的区别了。
中央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进行弥补;地方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进行弥补。
所以,我们看到中央财政赤字的规模,就知道了今年新增国债的发行额度;同理,看到地方财政赤字的规模,也知晓了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的发行额度。
2024年财政赤字40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334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元。
那么,2024年新增国债发行额度334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7200亿元。
针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短缺,同样也是发行政府债券进行弥补。
只不过政府债券的类型不同,针对中央层面的政府性基金预算短缺,发行特别国债进行弥补;针对地方层面的政府性基金预算短缺,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进行弥补。
特别国债和政府专项债都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虽然它们不纳入财政赤字,但它们的意义和赤字是相同的。
每年的财政赤字、中央财政赤字、地方财政赤字会在3月的两会后公布,我们可以在每年政府预算报告里找到,全称叫《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有时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们有没有可能在年初时就通过一些数据自行预测赤字的规模?
假设此刻我们站在2024年的年头,想要大致测算下2024年的财政赤字。
第一步,确定财政赤字的计算公式。
财政赤字=GDP*赤字率。
2023年GDP为 126.06万亿,增速为5.2%;赤字率为3%;
参考2023年,假设2024年的GDP增速为5%;赤字率为3%;
因此,2024年财政赤字(测算)=126.06*(1+5%)*3%=3.97万亿。
第二步,计算中央财政赤字和地方财政赤字。
2023年财政赤字38800亿,其中中央财政赤字31600亿,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中央和地方赤字占比为81.44%、18.56%;
那么,假设2024年中央和地方赤字占比为81.5%、18.5%,则计算出中央财政赤字为32355.5亿,地方财政赤字7344.5亿;
稍微调整下尾数,最终测算出中央财政赤字为32400亿,地方财政赤字7300亿。
我们再和实际结果对比一下,根据2024年的政府预算报告:2024年财政赤字40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334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元。
虽然测算结果和实际数据有点差异,但差别没有太大。
后续读者们如有需要,都可以运用此类方法做一个财政赤字的预测。
最后,想让大家看看一组数据。
这是从2015年以来,近十年的中央财政赤字与地方财政赤字的占比变化。
中央财政赤字占比从70%左右逐渐提高,直至2024年占比82%;
地方财政赤字占比从30%左右逐步降低,直至2024年占比18%。
前面我们说了,财政赤字的另一面实际上就是债务。
从这组数据能够看出来,现在中央在逐渐承担更多的债务,从而逐步减少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
除了财政赤字外,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
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中央承担更多债务的趋势不仅体现在财政赤字上,还体现在特别国债的发行增加。
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个趋势。
好,最后总结一张思维导图。
导图的内容比较简单,大家在自我解说时可以适度扩展一些内容,比如怎么计算财政赤字、中央财政赤字、地方财政赤字;比如中央财政赤字和地方财政赤字的变化趋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