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构建“适宜性评价—空间设施优化—平急转换管理”的全链条策略,促进体育馆系统、精细地开展避难化改造,使其能兼作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在极端气象灾害中提供及时、足量、高品质的避难服务。
一、气候适应视角下的体育馆适宜性评价体系
为确保体育馆具备作为避难场所的基本条件,需构建选址与建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从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达性等方面评估其避难功能。本次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戴婧、张东云、陈绮烨等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等相关文件,重点考虑体育馆通过非结构性工程改造(如内部应急设施与场地设计)的气象灾害避难适应性。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的场地安全性、建筑安全性、避难有效性和场所可达性4类,二级指标18类(表1-1)。
表1-1 体育馆兼作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精细化导向下的空间动线设计要点
2.1 设计注重人性化需求的功能分区
体育馆作为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其功能分区设计应着重考虑内外部空间的联动效应,充分人性化地满足不同避难人群的需求,合理利用现有空间设施,并精细化规划分区内的次分区功能。多数体育馆因举办赛事需求,外部设有广场等开敞空间,虽在气象灾害时难以直接用作避难集散地,但可借助其与内部空间的连通性,实现快速引流。因此,在功能分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内外部空间的联动性,科学划分内部功能区域。
对于需置于建筑内部的避难功能,应结合建筑现状,根据不同避难人群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及特殊需求,精细划分功能分区,以便于后续管理和提供人性化服务,同时提升平急转换的灵活性。可充分利用体育馆内已有的广播室、物资储备室、运动康复门诊等设施,转化为应急指挥室、物资储备室、医疗救护点等功能区域。根据功能分区的特性和使用需求,细化次分区设计。例如,在避难住宿区内设置长者、孕妇及母婴、轮椅使用者等专用住宿区,并提升无障碍设计水平,增加女厕比例,设置哺乳间等,以满足不同避难人群的具体需求。
2.2 规划兼顾多类主体的行动流线
作为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的体育馆,在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外部道路和内部通道两方面,确保不同类型使用人群、物资和车辆的行动流线顺畅。在外部道路设计上,需充分考虑气象灾害时避难人群迅速进入体育馆的需求,优先规划具有遮蔽设施的通道作为主要进出场馆路线,并设置清晰的道路指引,确保人员能够按照既定路线顺利到达集散区域。合理规划救援和物资运输等应急车辆的行动路线,尽量缩短从主干道到应急停车场的距离,并将停车场设置于地面,以规避气象灾害可能导致的地下空间浸水风险。
在内部通道设计上,应针对避难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志愿者等不同使用群体的需求,设计独立的行动路线,确保路线灵活且通达。特别是对于避难人员的动线设计,需充分考虑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保各类人群都能快速、有序地到达所需区域,避免大规模人群无序交互带来的混乱。
三、面向极端灾害防御的设施设备与物资配置要点
3.1 配置可灵活转换的应急避难设施设备
采取以灵活利用既有设施、设置可转换设施为主,适当新增必要设施为辅的策略,兼顾场馆平时和急时的使用需求。体育馆在赛事期间常用的电子公告板、大屏幕、广播、通讯设备等,在作为避难场所时,能够实时播报与转播灾害与救援的最新情况,引导避难人员进行物资领取等生活管理。因此,管理者需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并配置备用电源,确保此类设施在灾时能够不间断地发挥作用。
考虑到体育馆内常有大面积空间,为提高空间的灵活应用与保护隐私,建议设置活动帷幕或移动屏风。这些设施在平时可以分隔大空间为训练场地、临时舞台等小空间,减少干扰,提高使用效率;在紧急时刻,则能划分避难空间,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增强各分区的隐私性。此外,为确保体育馆在气象灾害时能稳定提供服务,应适当配置排水泵、排水管、救生衣、救生圈、沙袋等三防物资,防止水浸等不良影响,确保应急避难服务的持续稳定供给。
3.2 配置适应多级灾害的基础保障设施设备
为确保体育馆在避难时期各类设施设备的不间断使用和避难生活的高品质持续,应急供电、供水、供冷、供暖等基础保障至关重要。因此,需从高标准抗灾、冗余性备份、应急高效处置三个维度着手,保障避难场所在常态和非常态气象灾害扰动下均能实现应急服务的连续性。
在高标准抗灾方面,需充分考虑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强风雨等影响,对场所的市政供电、供水、通信设施进行高标准设防。在冗余性备份方面,应自备蓄电池组、EPS、UPS电源组合等应急供电设施,以及应急储水和净水设施,并配备5G应急便捷式卫星基站等应急通信设施。在应急高效处置方面,应预先在体育馆周边地势较高处规划供电、通信、供水等应急车辆的停放场地与接口,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响应。通过组合型措施,有效保障避难场所在面对不同等级的气象灾害扰动时的应急服务不中断。
3.3 建立多元协同的应急生活物资储备模式
构建场所内部储备、外部供应商协议储存的方式,保障及时、足量物资供给的同时提高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参考《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和深圳市地标《深圳市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参考指引》等文件,生活物资为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一次性消费物资,主要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用药品、垃圾袋等。生活物资具有生产周期短、保质期短、应急需求量大、市场流通性强的特点,建议以避难场所少量储备、与场所周边供应商协议储备协同的形式保障供给,避免物资长期储藏引发变质、减少不必要损失的同时盘活市场资源,促进形成共建共治格局。
四、提升平急转换时效的场所管理要点
4.1 制定“评估—转换—配置”的全流程平急转换方案
体育馆在兼作避难场所时,平时与急时的主管部门、使用目的和使用人群均有所不同。为确保功能间的顺畅高效切换,需制定“平急”转换方案。该方案应主要包括场所启用评估、空间设施转换和人员物资配置三部分。
在体育馆作为避难场所开放前,应从安全性、避难有效性和可达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判断体育馆在灾害发生时是否具备提供应急避难服务的能力并识别场所需紧急引入的应急设施物资类别。在确认场所可用后,应制定详细的物资转移方案明确平时堆放物资转出和急时物资引入的对象、规模、路线、时序和安置办法等。
4.2 构建“演练—反馈—提升”的长效螺旋优化模式
灾害的发生是概率事件,避难场所在长期未启用的情况下,部分食品药品类物资易过期,设备也可能因检修不及时而无法使用。居民群众往往对应急避难的认知不够深入,一旦遭遇需避难的巨灾,难以迅速定位避难场所并顺利展开避难生活。
因此,需在场所内定期开展应急培训与演练。此举一方面能定期消耗临近保质期的物资,检验场所的功能布局、设施配置及物资配备是否满足避难需求。通过不断完善演练中发现的不足,可构建“演练—反馈—提升”的长效螺旋优化机制。另一方面,能让居民实地体验从周边到避难场所的路线和内部避难生活,有助于他们在临灾时保持冷静,更迅速地到达避难场所。(作者:陈子宁,杜菲,雷婧,孙哲禹,韩刚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