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急两用”视角下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优化设计

“平急两用”避难场所通过布局优化设计,在一定的功能和流线转化后即可快速转化为应急避难场所。研究结果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场所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优化应急避难场所布局,提高城市韧性,对推动建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系统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一、“平急两用”视角下的应急避难场所优化布局路径

应急避难场是灾害发生时保障群众安全的重要场所,是为疏散人群提供安全避难、救援、指挥的场地,内部配置设施能够满足基本生活保障,同时用于抢险救援。

1.1 体育场馆的布局优化与平急转换方案设计新冠疫情期间,面对大量需要隔离的病人,政府将多家体育馆改造为临时方舱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如英国的温布利体育馆和巴西的帕卡恩布体育场。在面对其他突发事件时也有将体育场馆转化为应急避难场所的案例,如表1所示。我国体育场馆具有交通便利、面积大、基础设施完善、基础流线便利、建筑安全等级高、外部空间充足等特点,在改造为应急避难场所时改造量小,容纳避难人数多,是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优秀选择。

避难体育馆统计

表1 避难体育馆统计

1.1.1 平疫转化过程

我国体育馆根据占地面积可分为4类: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一般体育馆具有4个基本分区:场地区、看台区、停车区和辅助用房区。场地区为运动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场所,一般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综合训练馆、游泳馆、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种运动场地。看台区是观众观看比赛的区域,一般为固定看台。辅助用房区包括贵宾休息厅、运动员用房、裁判员用房、媒体用房、竞赛管理用房、运营用房、安保用房等,为比赛和训练提供支持和保障。在一些大型和特大型体育馆中,还会设有商业及娱乐等区域。


在疫情期间,场馆可作为应急医疗场所,可将功能分为门诊区、病房区、医护区和保障区。其中医护区又分为医护办公区、医护生活区和卫生通过区;保障区分为消毒区、污物收集区、物资交接区、临时车辆停放区和临时设备安置区。灾害发生后极易引发传染病情,为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应将场地分为“三区”,即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其中仅供医护、后勤人员使用的为清洁区,如医护区、物资交接区、临时车辆停放区、临时设备安置区等;病人活动范围内为污染区,其余为半污染区。在平面布局上,应将清洁区至于上风向处,污染区位于下风向处,在不同区间设置卫生通道,确保洁污流线清晰,避免交叉感染。在转化中,首先应确定场馆所在地区风向,布置清洁区相关场地,如图2所示,将场馆内部区域转化为病房区并设隔离护理单元,在两段间设置卫生通道。利用贵宾出入口,改造为患者入口,贵宾区用于门诊接诊,随后患者进入病房区或进入转院通道。在下风向区设有污物出口,用于场馆内每天受污染物的转出;在上风向区设有物资交接区,用于每天物资的进入。

场馆平时和疫时功能分区与流线


将体育馆转化为应急医疗处时,洁污、医患、人车必须注意流线清晰,避免交叉感染。在确定灾时功能转化之后,将就近入口用作清洁区入口,如医护生活、医护入院、物资及设备流线。因贵宾区改为接待区,贵宾流线即为患者入院流线,其附近且靠近下风向区出口用作患者转院流线。将污物流线单独选取下风向区出口。


1.1.2 平灾转化过程

体育场馆在非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可用作普通避难宿住区。延庆体育场内含2个封闭体育馆、1个露天体育馆及露天运动场地,共占地108200m2,有效避难面积为8000m2,可疏散安置人口40000人,如图3所示。在实现平灾转化时,露天体育场中预留应急停机坪,确保物资及伤员的及时转运,同时也可听从指挥中心安排进行紧急任务的执行。在安全距离外设置应急篷宿区,防止次生火灾的发生。篷宿区按照宿住单元进行管理,每个宿住单元内具备物资、医疗、供水等设施。原有体育场东西两侧看台区具有厕所和消防设施,具备物资储备、淋浴等功能,在灾时转化中可继续利用,将原西侧体育广播室用作灾时应急指挥。北侧辅助用房增加应急供水功能。位于中部的篮球馆在灾时同样用为避难宿住,并设有应急指挥、应急供水、消防、医疗及淋浴设施。最西侧游泳馆由于内部场地原因,不用作宿住区,但内部的厕所、消防、淋浴设施在灾时仍可开放以便缓解其余两馆压力。体育场内西侧露天篮球场在灾时仅用作避难宿住。体育场内共有两处应急供电设施,一处位于露天体育场,另一处位于中部游泳馆内。在应急供水方面,体育场东北角设有应急水井,篮球馆及游泳馆中间设有蓄水池,灾时可以经净化后使用。

场馆平时功能分区和灾时功能分区


在灾害发生后,应注意避难场所的通风设施,确保场所内空气流通,避免灾害后常见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特别是在灾害发生后的避难场所,人群聚集且通风不良,极易发生病菌的传播,引发间接传播疾病,因此在避难场所设计中应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格外注意通风问题。目前,多数体育场馆在通风方面为正压系统,在传染病高发期及疫情期间,有可能将污染区空气流向清洁区,增加医护人员及健康避难人群的被感染风险。采用病床下部排风,上部补全新风,病床设置带顶的分割,可最大程度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二、公园广场的布局优化与平急转换方案设计

公园及广场作为传统防灾最常用避难场所,相关研究也较广泛深入。公园及广场具有分布较均匀、场地平整、服务覆盖面广等特点,适合作为避难场所,且位置被人们所熟知,便于灾害发生时人员快速到达安全场地。公园及广场平时可供人们休闲娱乐,缓解精神压力,满足户外活动需求,灾害发生时可转为避难场所,提供避险的收容场所,是一类适合作为平急两用的公共基础设施。


2.1 平疫转化过程

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建于2008年,是经北京市地震局及北京市公园绿化局批复成立的以防灾教育为主题的公益性公园,是北京市第一个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公园,可容纳13.5万人避难。


公园平时的功能分区主要根据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活动需要和防灾科普教育的主题要求,将全园分为防灾科普宣教区、安静休息区、少年儿童活动区、遗址文化区、运动健身区、餐饮休闲区、公园管理区、水源保护区、绿化隔离带和入口区,如图4所示。为了更好地强调防灾教育主题,设置一条防灾主题游览线将主要景区景点串联起来。自东向西分别是风舞广场、儿童游戏场、地波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十字广场、环球广场(地下空间包括展厅、购物娱乐和仓储3部分)、生命树广场、绿岛、休息广场、室外科教展廊。防灾教育主题是贯穿整个公园设计,不仅仅体现在防灾科普宣教区。疫情发生时,迅速对公园进行功能转化,将园区大部分区域用于接诊区及病房区,与病房区相连处设置停车区作为患者转院区,用于重症病人的转院。西侧作为医护生活区和医护工作区,原公园管理处改为临时设备集中安放处。

公园用作避难场所灾时功能分区

2.2 平灾转化过程

灾时的功能分区根据避难处所的要求,分为应急指挥中心区、篷宿区、应急停车区、水源保护区和绿化隔离区,如图5所示。防灾指挥中心设置在园区中心,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医疗救护中心、物资储备及救援队伍驻扎地。为满足灾时周边居民的防灾避难需求,园内自西向东共分为3个棚宿区,其中的凉亭可改造为应急卫浴,每区又设1处副指挥中心,形成1个主中心、3个副中心的格局。灾时启用网格状道路系统,增加9个应急疏散口。在应急疏散口的选择上,考虑与避难道路的衔接及居民到达绿地的路径。园内北侧两处停车场用作车宿区,北侧公园管理区灾时可用作老年人及残障人士避难区。公园主要道路贯穿东西,平时用作游客游园路线,在灾时作为物资运输主线,篷宿区内道路根据帐篷摆放转化。在宣传中心设有显示屏利用图像和数据等展示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场景,让人们感受防灾的重要性,在灾害发生后转化为指挥中心,与区防灾指挥中心相连,提供救灾相关信息及指令。在园中设有4处光伏发电装置,平时可以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在灾时用来确保正常供电。


三、结论

(1)我国现有体育场馆及公园广场用作避难场所可实现快速平急转化。

(2)现阶段对于“平急两用”避难场所的转化主要考虑平灾、平疫两方面,转化内容包括功能分区及流线,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更新改造的思路。

(3)通过加强“平急两用”设施建设,城市能够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响应,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应高度重视“平急两用”设施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其在城市中更广泛、更高质量地布局与应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居民福祉做出积极贡献。(作者:潘婧钰,朱峻佚,郭小东,王威)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产业链分析模式构建

下一篇:“平急两用”公共基础建设的规划策略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