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漳州市长泰区内枋村规划为例,秉承“四缘融合”理念,探索村庄规划过程中自然资源保护、产旅融合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以及村庄共享自治的规划响应策略,以期为集聚提升类乡村的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内枋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枋洋镇(图 2),距离漳州市区约 1 h 车程,紧邻 G355 省道,交通较为便利。村庄由花坑、草洋、社头、大帽寨、红林、溪洲、钟楼、洋家八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约为 1743 ha,现存户籍共 372 户 1516 人,常住人口约 1000 人,是典型的集聚提升类村庄。
1.1 地缘分析:自然本底较好,现状资源亟待盘活
村庄自然资源条件较好,呈“山、水、林、田、村”格局,河流穿村而过(图 3)。村庄水源来自龙津溪支流内枋溪,水量充足,但有部分河段建设有生态护坡,破坏了自然水岸格局,整体景观性较差。内枋村现状耕地总量约为 36 ha,但是耕地质量不高,现今“抛荒地”现象不断增加。林地资源丰富,约占村域总面积的 85%,然而现阶段流转比例较低,利用程度低。另外经调研发现,村庄现状约有 10% 的农宅处于无人使用状态,盘活村庄地域资源迫在眉睫。
1.2 业缘分析 :以农业为主导,缺乏自身造血能力
内枋村现状主要为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尚待挖掘。第一产业主要为农业种植业,拥有光鱼、蜂蜜、茶叶、荔枝、龙眼等农产品,另有种植少量水稻等传统农作物。第二产业主要为黑豆腐加工产业,目前已入选长泰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但产品附加值不高(图 4a);而第三产业发展更是滞后,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而言,内枋村产业仍以农业为主导,三产融合发展程度低,难以满足自身内生发展。如何挖掘村庄内生发展动力,培育自身造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3 血缘分析:乡村社会关系逐步解体,村民参与不足
村庄繁衍百年,亲族众多,以蔡氏宗族为主,有明显的自发而形成的自治组织,但是未成体系。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口的大量流出致使村庄乡村社会关系逐步解体,村庄的血缘关系在此种情况下亟需维系。同时,传统的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使得村民难以有效参与到乡村治理活动当中。如何尊重村民主体地位,吸引村民返乡,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是规划的一个重要的命题。
1.4 文缘分析:文化资源丰富,保护和利用有待完善
村落历史文化丰富,人文资源众多,存有蔡氏宗族文化、海丝文化、非遗文化等。村庄境内拥有两个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红林蔡氏宗祠和泰芳楼(图 4b),以及一棵百年古树名木。内部遗存主要有银洞坑、花坑自然村、大帽古寨、龙弼宫等传统建筑。花坑自然村依山而建,拥有数十栋风貌保存完好的古民居,错落有致,有长泰“布达拉宫”之美誉(图 4c);大帽古寨也存有大量的传统建筑,以石头旧民居为主,极具特色,但对其的保护力度并不足够。实际上,内枋村虽有众多历史遗留,文化价值极高,但整体利用程度低,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问题在规划中亟待解决。
表 1 村庄规划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二、内枋村规划策略
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条可持续的乡村建设发展之路,离不开“建什么、为谁建、如何建”等问题的探究。内枋村规划期为 2021—2035 年,以“海丝觅古韵,豆香飘内枋”为主题口号,秉承“地优、业兴、人和,文显”的理念,合理优化用地布局,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具有特色的集聚类提升村庄。
2.1 优化用地布局,盘活地域资源
村域三类空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村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平台。依据村庄现状基础条件,以水系、路网为骨架,明确生态、农业和建设空间的主要区域。规划需遵循村庄原有的自然格局框架,严格控制三条保护红线,守住村庄规划的底线。规划期间,内枋村农业用地面积增加 1.57 ha,建设用地面积减少 0.69 ha,其中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减少 0.81 ha,生态用地面积减少 0.86 ha。同时,对村庄地籍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严格按照户籍制度对“一户多宅”的村民住宅进行建筑整改,腾退废弃住宅用地,通过补偿方式合法收回宅基地。再之,对乡村“山、水、林、田、湖”进行相应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实现显山色、通河流、保林地、造新田以及现水清的目标。在水系河流管控中,将龙津溪内枋村河岸线向外 30 m 范围作为河道蓝线进行管控,村域内其他小溪流暂不划定河道蓝线;对破碎、断流的自然水域进行重新连接,合理保护水系河流两侧的绿地,强调自然水系的综合治理和系统规划等(表 1、图 5)
图 5 内枋村土地利用规划图
2.2 重生村庄造血能力,推动多产融合
内枋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其具有旅游开发的条件,宜人的田园色彩、现存的农业基础以及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使其具备发展文化休闲产业的潜力。在充分考虑自身情况下,规划“康 + 农 + 文”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确定内枋村未来发展定位为文化休闲特色村庄(图 6)。
依据村庄未来发展定位,打造“一心一带多区”产业发展格局(图 7)。以村口现存广场为依托,建设集导游服务、交通转换等功能的综合服务中心。将内枋溪作为线性轴线,串联各个旅游点,形成高效且多元村落体验的旅游路线,打造康养旅游模式,带动内枋村向健康旅游方向发展。与之同时,在黑豆腐加工厂现有的基础上,加强黑豆制品的集中化生产经营,结合旅游发展沉浸式豆腐制作体验计划,提高产业附加值;并依托海丝文化代表泰芳楼、古代官银铸造基地银洞谷、蔡柯祖祠、龙弼宫等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体验类主题产品,配套当地特色民宿,带动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推动村庄多产业融合。同时,村民可利用自有住宅进行自主经营,为旅游发展提供配套服务,以实现自身收入的增长。通过乡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项目,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发展模式。
2.3 整合文化资源,传承村落文脉
规划应遵循村庄文化的“历史性、特色性、可传承性”等特征,从挖掘和利用、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两大路径着手,实现村落文脉要素的传承。首先,对历史环境要素和传统文化景观风貌等物质空间进行探索,全面挖掘村庄现存文化,剖析其文化内在底蕴,为文脉传承“谋大局”。对于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宗祠和泰芳楼以及古树名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划定保护范围进行保护(图 8)。在规划过程中,对龙弼宫、大帽寨和花坑村等进行重点保护。根据相关规划,对建筑进行清理修缮,修复及加固,同时保护周边场所,使建筑及周边要素可以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如对大帽古寨和花坑村进行石头旧民居修复。同时,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豆腐”进行数字化宣传,扩大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打造知名品牌。通过整合村庄各类文化要素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构建村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实现文产的互通融合,形成内枋溪文化发展带,传承村落文脉(图 9)。
2.4 重构血缘关系,建设共享村庄
村庄规划以建设共享村庄为目标,采取多方治理模式和多方共建机制,发挥各方优势,重构乡村血缘关系。针对村庄空心化的现状,引导村民集体安置,改善村民安置环境,对建筑整体风貌、房前屋后、水系驳岸等进行人居环境整治。依据乡村产业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需求,将“政府供给 + 平均配比”模式转变为“多方供给 + 按需分配”模式,一方面,打响“海丝觅古韵,豆香飘内枋”的村庄口号,吸引外流人才返乡,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多种项目开发,如在金古溪建设采摘园由社会投资建设,旧古厝改造成闽南特色民宿由村民自筹和社会投资共同建设等;另一方面,确保公共服务设施按需灵活分配,如依据 70~150 m 的服务半径合理规划垃圾收集点,规划新增 6 座公厕等。同时,重塑村庄公共精神,实施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并开展小组评比活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形成自下而上的参与机制,落实村民的“四权”;引导村民自主开展农村建设活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立就重大土地利用问题的村民代表讨论制度等。(作者:丁树芳 向云波)
上一篇:三亚将实施海域使用详细规划
下一篇:岐山社区村庄规划编制理念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