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城市发展与利津县现有产业聚焦展开深度探讨。利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方祥说:“做规划不能盲目追求高端化,更不是简单地复制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发展产业不应脱离现有的优势资源。比如农产品,我们的双高葡萄等农产品质量没得说,但散户太多,可将这些产品集聚,统一标准,将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可视化,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韩方祥接着说道:“当然农业只是一方面,如果依托颐高这一平台将我县的工业、现代物流、新兴产业甚至是黄河口的优势资源整合集聚,外加你们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定将带来各个产业的提升与飞跃,带动城市与农村的整体发展。”
激情澎湃的探讨,让人们看到了该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城市、农村与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增长极,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将再一次高度融合。利津经济开发区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径,以产城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努力将开发区建成全县“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产城融合新高地、乡村振兴新样板”。
产城融合的关键在产,无产之城无异于“空城”。该开发区全力以赴抓好计划总投资127.2亿元的12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不遗余力地盯上靠上,包靠责任领导到项目现场、到推进一线去,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实施。同时,产城融合也要保留优势农业,在北部,借助连片成方土地,进行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在南部,推进“金色河岸”城郊示范片区,建设“城南水乡 鱼米荷香”湿地生态产业园区,重点规划核心区、文化区、生态区,发展水域养殖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稻米荷香产业。
打造核心区域,提升城市功能业态,实现“产城人”融合。该开发区抓好东营市化工学校、颐高新经济产业园建设,服务好县中心医院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吴苟李安置社区、永利社区、凤仪社区B区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居住、教育医疗、养老等功能配套。接下来,利津县政务服务中心,以及洽谈中的各大银行都将迁至开发区,规模化的商圈、教育圈、生活圈在开发区慢慢形成,虹吸效应日益彰显。
高质量服务,为开发区产城融合质量“再加码”。该开发区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产城融合度将会越来越高,人流、物流将不断集聚,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治安、道路交通等各类问题日益彰显,在抓好经济发展主业的基础上,依托当前划分的城乡网格体系,用好54个专职网格员,建好网、织好网、用好网,确保开发区产城融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