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实施“东进”战略总体规划(2017-2035)》出炉

         11月22日至23日,成都市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系列规划国际专家咨询会举行,13位世界知名拥江发展城市的规划设计权威专家以及国内规划、建筑、景观等领域权威专家齐聚蓉城,为沱江发展轴和“东进”区域规划出谋划策。
 
         会上,《成都市实施“东进”战略总体规划(2017-2035)》初步方案亮相,“未来之城”面纱也即将揭开。
 
         千年之变 破解成都“大城市病”
 
         实施“东进”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推动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成都2300多年的发展都在龙门山和龙泉山之间,以单中心聚集的方式向外拓展。目前,成都已呈现出交通拥堵、环境改善压力大等“大城市病”问题。实施“东进”战略在破解“大城市病”问题上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达到重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进一步发挥龙泉山东部地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目的。
 
         “东进”总体规划范围包括简阳市、金堂县全城、龙泉驿区车城大道以东区域以及青白江区、天府新区直管区的龙泉山区部分,涉及84个乡镇,规划范围面积3976平方公里,约占市域面积的28%。其中,龙泉山以东面积2534平方公里,规划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简阳城区“四城”。
 
         初步方案提到,成都市“东进”战略将以构架向西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为战略定位,以绿色生态、文化传承、协同共享、人本活力、智慧韧性为理念。力争2020年,初步建成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基本形成东部城市新区基础设施框架;2035年,基本建成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2050年,成为全球航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国际级创新产业发源地、独具天府文化魅力的公园城市。
 
         建设物流体系 构建产业生态圈
 
         在初步方案规划中,提到将东进区域构建为国际空港门户。如何实现呢?据介绍,按照规划,将加强天府国际机场国际直达以及国际-国内中转功能,在淮州新城预留国际铁路港功能,推动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建设7条出川高铁,建设金简仁快速、中金简快速等多条区域快速通道。
 
         打造新兴消费和创新经济为引领的临空区域,将一般的临空制造、商贸物流、综合服务向简阳、简州等外围区域布局;打造以物流商贸、装备制造和商务服务为核心功能的临铁区域,构建临铁港产业生态圈,同时,遵循产业布局规律,构建产业生态圈。
 
         融入公园城市理念 建立文化保护体系
 
         公园城市理念也融入了“东进”规划中。规划提到,要以绿道为脉络,形成全民共享、蓝绿交织的绿网水网系统,形成优质的生态资产。具体体现在,规划3860公里的绿道网,划定蓝线与绿化控制带。
 
         同时,规划打造集发展生态保育、休闲旅游、文化展示、高端服务、体育健身、对外交往等多元化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化城市会客厅和市民的游憩乐园,,提出打造10个游憩公园。将公园建设融入城乡之中,形成具有丘陵地区特色的公园城市形态,绿道串联新城内部组团和自然风光,实现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10公里进森林。
 
         另外,公园建设还将融入社区建设,按照5平方公里左右的规模,打造不少于80个公园社区,先期启动5个公园社区示范工程。
 
         在保护历史文化方面,规划提出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对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市级文化名镇、成渝古驿道、龙泉山在内的五类法定文化遗产,三条文化线路及三大历史文化精华片区。在交通体系方面,将规划13号线、14号线、18号线城市轨道快线,分期推进建设,2035年形成中金简快速、金简仁快速、金简黄快速、成金简快速、成资快速、彭青淮快速等 “ 五纵十四横 ” 快速路网。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山大道,串接特色小镇。


 

上一篇:2025年西安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

下一篇:惠州城市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召开 规划成果获得肯定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