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甸镇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与产业链分析

         节能环保 产 业 是 为 资 源 节 约、 保 护 环 境[ 1]和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保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主要包括节能产业、 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2], 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 产品和服务等[ 3]。为推动 节 能 环 保 产 业 快 速 健 康 发 展,国务院制定了《“ 十二五” 节能环保产业 发 展 规 划》。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能为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 约 型 社 会[ 4]提 供 重 要 的 物 质 基 础 和 技 术 保障[ 5], 而且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经济平稳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 此, 社 会 各 界 纷 纷 响 应 国 家政策, 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1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1.1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 十一五” 以来, 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 型、 环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为 节 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 节 能 环 保 产 业 得 到较快发展, 目前已初具规模。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技术装备迅速升级, 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区域集聚程度有所提高, 产业集聚发 展, 服 务 水 平 提 高, 初 步 形 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使节能环保产业作为解决经济困 境、 推 动 经 济 发 展 的重要途径, 各国以及国内各省、 市都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在国务院印发《“ 十二五”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的 推 动 下, 在 国家、 省、 市、 县、 镇5个层次的重视以及各项政策法规的驱动下, 节 能 环 保 产 业 的 发 展 具 有 广 阔 的 前 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节 能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 献 将 由 小 变 大, 逐 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 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
 

1.2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节能环保 产 业 虽 然 有 了 较 快 发 展, 但 总 体上看, 发展 水 平 还 比 较 低, 区 域 间 发 展 水 平 层 次 不齐。主要存在以 下 问 题:
 

        一 是 创 新 能 力 不 强。仍 有多数节能和环保企业科研、 设计力量薄弱, 自主知识产权缺乏, 缺少资金支 持, 税 收 优 惠 不 够, 核 心 技 术科研投入少。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二是结构 不 合 理。企 业 规 模 普 遍 偏 小, 产 业 集中度低, 龙 头 骨 干 企 业 带 动 作 用 有 待 进 一 步 提 高。节能环保设备成套化、 系 列 化、 标 准 化 水 平 低, 产 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 高, 国 际 品 牌 产 品 少。
 

        三是 服务业发展滞 后[ 6]。节 能 和 环 保 服 务 业 的 市 场 化、 社会化、 专业化程度较低。信息咨询服务规模小, 技术手段落后, 咨询公司和各种中介 机 构 的 服 务 网 络 建设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四是区域竞争压力加大。在当前中央政府提出拉动内需、 鼓 励 节 能 环 保 产 业 发展的大形势下, 不少省、 市将节能与环保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培育, 区域竞争压力加大。
 

2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白甸镇为例
2.1 白甸镇概况

 

        白甸镇位于南 通 海 安 县 西 北 角, 地 处 里 下 河 地区, 西邻泰州, 北 接 盐 城, 河 道 纵 横, 地 势 低 平, 素 有鱼米之乡 和 工 业 强 镇 之 称。2001 年, 成 立 了 思 进、思富两大工业园区, 整合了工业资源, 调整了工业布局, 逐步形成了拥有全国80%市场份额的全国闻名的“ 建材辅机之乡”。全镇有规模以上企业31家, 以水泥机械、 涂装机械、 纺 织 化 纤、 粮 食 加 工 为 主 导 产业。白甸镇的建材辅助机械曾经占全镇工业总量的75%左右。近年来, 历经宏观调控的阵痛, 迫使这个行业开始往节能环保产业转型, 更 多 地 重 视 发 展 水泥机械、 港口机械、 涂装机械等特色机械产品。
 

2.2 白甸镇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2.2.1 发展现状

 

        白甸镇是 海 安 县 规 划 的 3 个 环 保 产 业 园 区 之一, 其节能 环 保 产 业 的 发 展 紧 跟 海 安 县 发 展 步 伐。目前, 白甸镇节能环保产业覆盖除尘设备、 垃圾转运压缩设备、 水处理设备和节能装置等, 涉及到众多企业。对白甸镇节能环保产业及相关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 1)节能环保相关企业集中分布在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白甸镇节能环 保 企 业 涉 及 多 个 行 业, 其 中 以 专用设备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
 

        ( 2)白甸镇节能环保产业以节能产业和环保产业为主在白甸镇环保 企 业 中, 江 苏 巨 邦 环 境 工 程 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垃圾转运发展 到 成 套 设 备, 绿 叶 机械有限公司则主要从建材机械产业发展到以生产除尘设备为主, 分别形成海安县独 特 的 环 保 产 业 发 展模式———巨邦模式与产业衍生模式。节能产业涉及到的有节能环保直燃式热风换 热 装 置、 节 能 电 光 源机械和保温耐火材料等节能产品。
 

        ( 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薄弱。在资源循环利 用 产 业 领 域 中, 白 甸 镇 已 有 的 相关企业较少, 基本处于 空 白 状 态。资 源 循 环 利 用 产业不仅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 内 容, 也 是 发 展 循 环经济的重要方面, 因此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白甸镇节能环保产业规划中应重点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进行规划。
 

        ( 4)节能环保企业分布相对较集中。在调查的节能 环 保 企 业 中, 有 接 近 一 半 的 企 业分布在思进工业园, 企业分布较集中, 具有一定的产业集聚发展基础。可通过进一步的产业集聚着力将思进工业园建设成为白甸镇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区。
 

2.2.2 产业链分析
 

        白甸镇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产品生产和装备制造等方面, 处在节能环保产业链的上游,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附 加 值 也 相 对 较 低。白 甸 镇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需注重产业链向中下游的延伸以及产业链的整合。通过分析白甸镇主要企业的主营业务和主导产品, 总结出白甸 镇 节 能 环 保 产 业 的优势和特色领域主要以大气污染治理( 除 尘)、 节 能建材和 LED 灯 为 代 表 的 节 能 产 品 以 及 垃 圾 处 理3个领域。
 

        大气污染治理产业链: 大气 污 染 治 理 产 业 链 包括上游的脱硝、 脱硫设 备 产 业 和 下 游 的 脱 硝、 脱 硫、除尘运营产业。白甸镇大气污染治理产业以生产布袋除尘器和脱硫除尘器等除尘 设 备 为 主, 处 在 大 气污染治理产业链的上游, 涉及通 用 设 备 制 造 业 和 专用设备制造业。以江苏 泓 明 达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江 苏绿叶机械有限公司和南通升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
 

        节能领域: 以节能建材和 LED 灯为代表的节能产品, 其典型企业为南通市永丰 保 温 材 料 有 限 公 司和海安明 辉 光 电 封 装 厂, 处 在 相 关 产 业 链 的 上 游。另外, 南通东华炉业有限公司主 营 业 务 为 新 型 全 纤维节能环保工业炉工程承包, 处 在 节 能 技 术 与 装 备产业链的下游。
 

        垃圾处理产业链: 垃圾处理 产 业 链 构 成 主 要 包括垃圾源、 设 备 供 应 商、 工 程 企 业、 专 业 运 营 企 业。白甸镇垃圾处理产业以垃圾压 缩 处 理 为 主, 主 要 涉及垃圾收 集、 压 缩 设 备 的 生 产, 处 在 产 业 链 的 中 上游。其中典型企业为江苏巨邦环境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导产品有垂直式垃圾压缩设备、 水平式垃圾压缩设备、 地坑式垃圾压缩设 备 和 污 水 处 理 设 备等环保设备。
 

2.2.3 白甸镇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白甸镇节能环 保 产 业 发 展 仍 处 在 初 级 阶 段, 在形成自己发展特色的同时存在 诸 多 问 题, 例 如 白 甸镇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在规划的 制 定 实 施、 产 业 集 中度、 企业规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 1)企业各自发展, 合作缺乏, 产品附加值不高各企业之间缺 乏 交 流 与 合 作, 没 有 形 成 分 工 合作、 协同发展的局面, 白甸镇多数企业都是以发展建材辅机为主, 产品类似, 增 加 了 地 区 内 部 的 竞 争 力,加上市场疲软, 导致产品滞销, 不利于白甸镇整体的发展。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高新技术产品及品牌产品少, 导致在外边市场的冲击下,产品库存, 影响各个企业及园区的发展。
 

        ( 2)产业发展不均衡, 集中度低, 低水平运营严重白甸镇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较突出, 与之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的资源循环利 用 产 业 却 异 常 薄 弱,导致产业发展不均衡。重要的环保设备———除尘设备分散在多个运营主体中, 这种 低 水 平 运 营 导 致 产业集中度不高。
 

        ( 3)产品缺乏优势, 人才缺乏, 创新能力不足除合海、 亚威、 中矿等节能环保企业具有较好的研发基础, 其 他 企 业 科 研 投 入 可 创 新 能 力 都 较 低。同时, 节能环保企业普遍缺乏对 产 业 发 展 有 重 大 带动作用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自主创新能力弱, 导致不少企业的产品存在库存积压现 象, 主 要 原 因 是 生 产该产品的技术、 设备、 加 工 水 平 等 都 不 够 纯 熟, 产 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低, 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
 

        ( 4)产业链不完整, 层次较低, 产业关联度不高白甸镇大多数 环 保 产 业 处 在 产 业 链 的 中 上 游,少数节能产业处在下游, 产业链层次低, 技术含量和资金含量相对较低, 其附加值也相对较低, 产业链不完整。白甸镇节能环保产业目前仅有江苏绿叶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巨邦环境工程集 团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具备相对完整的设备生产环节, 其 余 大 部 分 企 业 尚 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机生产能力较强, 配套较弱, 缺少整体产业园区概念。白甸镇目前的节能环保企业分散在思进工业园、 思富工业园和白甸工业园等, 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全面形成。
 

3 白甸镇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3.1 节能产业重点领域

 

        白甸镇目前主 要 以 装 备 制 造 业 为 主, 其 中 涉 及到节能的行业主要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主要节能产品有保温耐火材料、 耐热钢、 变频器、 节能环保直燃式热风换热装置等。
 

3.2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领域
 

        白甸镇资源循 环 利 用 产 业 发 展 相 对 薄 弱, 固 体废物综合利用方面有所探索但 项 目 不 多, 尚 未 建 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可再生 资 源 信 息 交 换 平 台等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基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白甸镇需重点加 强 资 源 循 环 利 用 产业的发展, 促进相关企 业 的 转 型 升 级。

3.3 环保产业重点领域
 

        白甸镇环保产 业 在 环 保 技 术、 设 备 和 产 品 领 域均有良好的发展。环保技术和设备领域发展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控制和垃圾处理两方面。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环保设备以收尘设备 为 主, 垃 圾 处 理 方 面的环保设备以垃圾压缩设备为主。环保产品领域目前发展主要集中在环保材料和环保药剂两方面, 分别以布袋除尘器配件和水处理剂为主。
 

4 促进白甸镇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

( 1)联合企业发展, 打造自有品牌
 

        引导企业扩能联合发展; 鼓励市场前景好的企业通过增资扩能延伸产业链, 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重组、 配套协作, 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形成行业联盟。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工夫, 增强白甸镇自主品牌产品的建立; 通过产品创新开拓市场,引导企业加强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 扩大自主品牌影响力, 抓紧开发一批新产品, 提升一批老产品, 淘汰一批落后产品。


( 2)调整产业布局[ 7]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依托白甸镇现有产业基础、 资源禀赋, 加快建设一批现代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区。进一步推进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 通 过 联 合、 兼 并、 重 组 等 方 式, 整 合 小 企业, 组建大型机械设备集团, 形成大企业主导白甸镇建材机械产业发展的格局。
 

( 3)加强自主创新, 加强人才培养
 

        加快科技进步, 提升产品档次, 在增加附加值上打硬仗, 建立企业的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 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加大技改投入, 引进先进设备和高等院校, 形成产学研合作关系。多种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立足岗位, 对人员提供在职培养; 校企联合, 引进高校人才; 提供人才学习考察的机会, 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8 -9]。
 

( 4)延伸产业链条, 加快产业升级
 

        对已有的上游产业巩固发展, 同时将产业链往中下游和高端环节延伸。以核心技术作支撑, 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 鼓励更多龙头企业、 产业集群持续延伸产业链, 增强竞争力。对处于不 同 环 节 的 产业, 政府采取不同扶持政策和扶持方法, 使成长中的产业加快形成完整产业链。突出白甸镇优势产业, 做好拓展产业链招商引资。围绕本镇建材机械、 港口机械等细化产业链条环节。针对上下游重点企业, 研究专门招商方案, 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链条经济。


上一篇: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下一篇: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的动力支撑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