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机院:打造“盘锦特色” 现代农业升级版

 
中机院:打造'盘锦特色' 现代农业升级版

       盘锦 产业 最是 有农 竞业 争 , 力的 始终位居全省前列。 但起点越高往前面临的挑战也就越大,发展和提升空间就越窄。为打破瓶颈走出一条发展盘锦农业全新的路子,盘锦市农委历经大半年时间进行调研,最终出台了《农业专项行动计划》 , 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三大体系” 为抓手, 打造“盘锦特色” 现代农业升级版,把走 “产出高效、 产品安全、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固化成踏实的行动。

        “三大体系” 各有侧重, 但又相辅相成。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重在提升农业生产力,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在完善农业生产关系, 二者又共同支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 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有机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盘锦市农业产业体系还存在资源环境匹配度不高、 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 流通体系效率不高、 低端农产品过剩和高端优质农产品不足并存等问题,迫切需要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增加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生产, 做强生产、加工、 储藏、 包装、流通、 销售各个环节。

一是重点减少旱田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高经济价值作物和水果种植面积;
二是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 发展高附加值、 高品质农产品;
三是大力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主食加工发展,支持农业生产、加工、 流通一体化发展;
四是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培育分享农业、 认养农业、 养生农业等新业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目前,盘锦市农机农艺融合、 良种良法配套不够, 突破性的新品种、 新技术仍然偏少, 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这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是强化农业设施装备建设, 重点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加强先进、 高效、 节能、环保新型适用机具的应用。
二是统筹协调各类农业科技资源, 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突破主要农作物生物育种、 高效设施农业、 动物(畜禽、 水产)健康养殖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依托辽宁省盐碱地研究所和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加强优质水稻品种研发。依托大洼鑫叶、 双台子绿港、 博亚惠农等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加快碱地柿子等蔬菜新品种的研究。 改良优化河蟹等水产种质, 加快辽河刀鲚、 梭鱼、 海鲈、 河豚等两合水系列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
三是在全域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 有机农产品, 争创优势农产品质量追溯整体推进 (盘锦垦区) 国家试点。
四是实现 “一控两减三基本” , 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实现畜禽粪便、 农膜、 秸秆基本资源化利用。扩大农机深松整地和保护性耕作面积, 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层土壤再利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强化水资源管理总量控制、 效率控制、 水功能区纳污控制 “三条红线” 管理,把地下水作为战略储备水源予以保护。全面完成 8.4 万亩退养还滩工程,全力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不断恢复湿地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目前,盘锦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小规模经营仍占大多数,参加农业、 畜牧、 水产、 农机合作社的农户参社比例为 42.5%, 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参社比例 55%还有一定距离。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推动家庭经营、 集体经营、 合作经营、 企业经营共同发展。

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完善土地所有权、 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 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仲裁, 发展土地流转、 土地托管、 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二是重点在财政、 金融、 保险、用地等方面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和引导力度。允许将集中连片整治后新增加的部分耕地,按规定用于完善农田配套设施。依托盘山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改革试点, 探索涉农资金整合的实现形式。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的研究, 规范农地租赁行为。
 三是积极发展病虫害统防统治、 测土配方施肥、 农机承包作业、 养殖业粪污专业化处理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支持开展粮食烘干、 农机场库棚、 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服务, 鼓励发展 “家庭农场 + 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模式。四是把返乡农民工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范围, 探索开展政府购买农民工创业培训公益性服务试点。



上一篇:一度边缘化的制造产业重新获得重视

下一篇:新都区是成都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