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健康产业中具备中药传统技能的人才培养

 浅谈中医药健康产业中具备中药传统技能的人才培养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 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断, 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至今仍然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现实作用和科学价值是客观存在并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的[ 1]。《“健康中国 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的 10 个具体战略目标中有" 继承创新中医药, 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 并且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的作用。随着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中医药如何满足未来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 如何做好中医药健康产业, 作为中药学的教育工作者, 更要认真研究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中药学专业人才。
 

一、健康产业对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 展提出迫切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 对健康产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国务院颁布的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我国到2020 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产业作为健康产业的主要分支, 势必会推进健康产业发展。以大健康观念为前提的健康产业, 主要包括与人类健康间接或直接相关的多个产业体系,这些健康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2] 。从功能来说, 健康产业体系涵盖了医疗、保健、康复等各个环节 [ 3] 。从产品和服务来说, 健康产业包括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而从健康消费者的需求和服务模式的角度分析, 健康产业又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 进一步可以分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 即: 以个性化健康评估咨询服务、康复调理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的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 以药品、医疗器械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 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 4] 。

       我国传统中医药的辨证论治、针灸推拿、传统炮制、传统药酒、药茶的制作等技术, 在当前的健康产业中, 有着西医药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医治未病思想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将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将会产生无可比拟的优势 [ 4] 。中医药健康产业是我国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最重要的民族产业和国家战略产业之一, 疗效显著、使用悠久的中医药, 必将在我国健康产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对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也为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新、更大的空间。

二、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迫切需求 具备中药传统技能的人才

        近年来中药产业发展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09 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 《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等文件, 中医药事业已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 为中医药发挥独特优势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政策的推进,中药健康产业飞速发展, 一些制药企业也在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例如云南白药集团 2013 年净利润增长近五成, 大健康全产业链业已成型。

        2012 年上半年, 同仁堂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利润贡献率迅速跃升为前三甲。太极集团拟斥资 10 亿元打造 “太极岛” , 布阵医疗养生[ 5] 。

        从目前国内比较有突出特色的市场来看,中药健康产业主要集中在养生养老、传统滋补品、保健酒、中药保健茶 ( 含凉茶) 、日用化妆品、健康管理 ( 体检) 等市场[ 5] 。这些具有突出特色的中药健康产业市场, 尤其是与中药产业相关的市场, 都具有鲜明的中药传统特色。如何做好这些市场, 如何发挥出中药传统的特色, 如何把中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应用在中药健康产业中, 更好的发挥出中药的特色,迫切需求大量中药学人才尤其是具备中药传统技能的专业人才。

 三、中药传统技能的人才培养对中药 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药传统技能, 指的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制备和应用中药的技能。包括中药的栽培、采集、初加工、鉴定、炮制、制剂、贮存、包装、调剂、用药等各个方面, 核心内容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饮片炮制和丸、散、膏、丹、酒、露、茶等传统剂型的制备。中药传统技能的培养在古代主要通过师带徒的形式, 由师傅通过口传心授将自己的毕生经验传授给徒弟,代代相传、不断延续。这种单纯的师承模式因师傅的知识结构、阅历、性格、临床技能和擅长的不同, 过于强调一师之技、一家之言, 难以做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往往使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受到局限, 对发展中药不利,也难以大量培养适应中医药健康产业需求的中药人才[ 6,7] 。我国现代中药学教育模式更多借鉴了西方院校的教育模式, 可以大量培养具备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中药人才, 但同时存在中药特色性和传统性弱化的现象, 不利于培养学生扎实掌握中药传统技能。因此如何在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中培养掌握扎实中药传统技能的人才, 已经成为中医药健康产业对中药学人才提出的迫切需求, 也将是中药学专业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为了能更好培养出具备扎实中药传统技能的学生,好多学校尝试在现有教学体系中引入我国传统的师承教育模式, 积极探索院校教育与 师 承 教 育 相 结 合 的 有 效 教 学 方 式, 建 立“北京市中药师承教育学科基地” , 成立师承班,在院校教育中积极探索两种教育模式的有效结合。通过我校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一方面, 让学生能够有效传承中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传统技能; 另一方面, 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多位中药专家的技能, 做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 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康产业的发展必将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在中医药健康产业中充分发挥我国民族瑰宝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如何为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重要的任务。本文结合当前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情况, 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 针对这一问题做出初步探讨,后续我们将开展更多的研究, 为当前飞速发展的中医药健康产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为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中机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

下一篇:中机院:通用航空产业迎发展良机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