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机院凭借近20年的行业经验,为地方政府提供专业的卫生健康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申报咨询服务。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债资金成为重要的支持手段。中机院能够精准把握政策导向,深入研究《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为地方政府提供从项目策划到申报的全流程指导。
在申报过程中,中机院将协助地方政府梳理项目前期手续,确保项目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具备合理的规模、功能布局和科学的流程。同时,中机院将协助完善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规划许可、用地手续等关键文件,确保项目申报的合规性和完整性。
一、主管部门
卫生健康专项债的申报主体为地方政府或政府授权的实施单位(如公立医院、疾控中心等),主管部门包括:
1.省级财政部门:统筹专项债额度分配、项目入库审核及发行安排,监督资金使用合规性。
2.发展改革部门:联合卫生健康部门审核项目与国家战略的匹配性,确保项目纳入地方卫生健康发展规划。
3.卫生健康部门:指导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医疗服务标准、收益测算及运营管理要求。
二、政策内容
1.政策依据: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15〕83号),强调“公益性+收益性”原则。
- 2024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支持中央预算内投资与专项债协同投入卫生健康领域。
- 2025年新政策趋势:允许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优先支持应急医疗救治设施、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
2.资金支持方向:
- 重点支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新建或改扩建、疾控中心能力提升、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等。
三、支持范围
专项债资金主要投向以下领域:
1.公立医疗机构建设:
- 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县级医院分院的新建或改扩建。
2.公共卫生设施:
- 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如方舱医院)、疾控中心实验室升级、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
3.智慧医疗项目:
- 远程医疗平台、电子病历系统、区域医疗数据共享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
4.特殊群体服务:
- 精神病专科医院、优抚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公益性设施。
不支持范围: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设施(需通过其他财政渠道解决)。
- 纯商业化医疗项目(如高端私立医院)、楼堂馆所(如行政办公楼)。
四、申报条件
1.公益性要求:项目须由政府主导,服务公共卫生需求,具备明确的社会效益。
2.收益覆盖能力:
- 通过医疗服务收费(如床位费、检查费)、政府购买服务收入或配套经营性资产(如医疗园区商业租赁)实现资金平衡,覆盖倍数≥1.1倍。
3.合规性要求:
- 完成立项、用地预审、环评、医疗机构设置许可等前期手续;
- 纳入地方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及政府重大项目库。
4.资金拼盘:
- 专项债资金占比不超过总投资的80%,需明确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配套及市场化融资比例。
五、审核要点
1.合规性审核:
- 项目是否符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如避免楼堂馆所)。
2.收益性审核:
- 收入测算需细化至具体项目(如日均门诊量×收费标准),并提供物价部门批复或同类项目历史数据支撑。
3.风险控制:
- 重点审查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的有效性(如财政补贴是否纳入预算)。
4.实施可行性:
- 建设规模是否合理(如医院床位与区域人口匹配)、是否具备专业运营团队。
六、申报窗口及流程
1.时间节点:
-储备阶段:每年10-11月启动次年项目储备,次年3-4月完成申报。
-发行阶段:省级财政部门根据额度分配,分批发行专项债(通常每年3-4批)。
2.流程步骤:
-项目入库:通过市级初审纳入省级储备库;
-方案编制:编制《实施方案》《财务评价报告》《法律意见书》;
-专家评审:省级财政厅组织专家对收益测算、风险控制进行评审;
-债券发行:通过评审项目转入执行库,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发行。
七、资料清单
申报需提交以下核心材料(部分示例):
类别 | 材料名称 | 要求 |
基础材料 | 项目建议书及批复 | 明确项目必要性、建设内容 |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 | 包含技术方案、投资估算 |
专项材料 | 专项债实施方案 | 细化收益来源、偿债计划 |
财务评价报告 | 收入测算表、现金流分析 |
法律意见书 | 项目合规性及风险提示 |
支持性文件 | 医疗机构设置许可证 | 卫生健康部门审批文件 |
环评批复文件 | 需通过环保部门审批 |
收益证明 | 政府购买服务协议(如有) | 明确财政补贴金额及期限 |
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文件 | 物价部门或卫生健康部门批复 |
八、特别提示
1.优先支持方向:
- 纳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项目;
- 收益稳定、前期手续完备的续建项目(如医院二期工程)。
2.风险规避:
- 避免将资金用于设备采购比例过高(需与土建投资平衡),确保项目收益可持续。
通过以上指南,地方政府及实施单位可系统梳理卫生健康专项债申报要点,提升资金申请效率。更多细节可参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及地方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申报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