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园区要闻

我国产业园区的阶段划分与发展路径

来源:原创  时间:2023-01-05  点击:969
改革开放40年来,不同功能、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经济区,在承载着我国产业经济、城市经济、物流经济、服务经济、金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诉求和目标,也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这些不同功能的经济区、城市发展区,也构成了一部中国经济发展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探索。

  历经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不断总结各地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产业园区、经济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持续不断的进行经济区发展模式的创新,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称为土地、政策与人口红利驱动阶段,第二阶段可以称为要素匹配与服务驱动阶段,第三阶段可以称为投资、技术、人才、创新与模式驱动阶段,第四阶段可以称之为驱动政策精准化和连续化,服务数据化、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孵化、培育,核心产业集群、总部经济协同发展),商业生态体系和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发展协同化,发展模式、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投资模式、运营模式、园区品牌多样化、领先化、可持续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创新创造日常化等为核心特征的精细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我国产业园区、不同功能经济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紧密相连并具备不同的特征,从政策与人口红利驱动阶段到智能化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征也具有显著的不同;


  第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依靠政策创新形成的政策红利和人口红利构成比较优势,驱动产业园区和或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这一阶段也是外资进入中国的早期,同时也是外资大量涌入并拉动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阶段。


  第二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深化产业服务和提供更多的配套要素为经济区的发展助力。在过去的基础上,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政府的产业服务能力、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产业园区及多功能经济区的发展从粗放式进入到提质降耗和精细化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是以投资、技术、人才、创新与模式驱动为显著特征的。尤其是创新、模式驱动。这一阶段大抵是从2010年到目前,这也是最复杂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其投资能力各异,所以出现了各种模式交错进行的情况。


  部分地区的产业园区,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经济区率先进入第四阶段。


  这一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涌现出了更多的专业化园区,如物流园区、物流枢纽节点城市、软件园、文旅、航天航空等等各种类型,其中,自贸港、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型的国际陆港经济区、区域航运中心(如上海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城市CBD、国家级自由贸易区等等一同井喷式发展。


  尤其是以2013年9月27日我国正式批准设立了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标志,宣告我国从出口加工区、产业聚集区、经济特区为起点的工业化过程全面完成了各种类型、各种功能的经济区设立。


  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是在同一个十年里,交错进行的,这一阶段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相对的不充分、不平衡,所以部分地区创新速度较快,部分区域相对慢一些,这就导致了有些地区进入第四阶段,有些地区在第三阶段后期这种相对错综复杂的局面。


  第四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产业园区,不同类型的经济区进入精细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注重点面结合,协同发展与专业化发展,垂直领域的细分尤其被重视,包括区域间的协同发展,产业园区、不同类型的经济区与城市经济的协同发展,其中产业孵化、数据化、知识化、智能化、产业规模化和核心产业集群、区域协同发展、第三方服务、产业关系变革为这一阶段的核心特征。


  我国产业园区,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经济区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交错进行的,由于受各自的产业发展环境、资源环境、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存在着相对不平衡与不充分的情况,在发展过程中,各地对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产业园区、经济区对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创新速度、鼓励政策、发展速度、产业集聚能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从全国范围看,不同地区设立的产业园区、经济区都得到了相应的成长,随着这些产业园区、不同功能经济区的发展,逐步扩大到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的相互联系,伴随着我国支撑经济发展硬件基础设施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出现了物流走廊、交通走廊、区域经济走廊,从而加速了我国以产业园区为节点的产业联系转变成以城市和区域经济、区域空间规划为节点和枢纽的经济发展进程,同时伴随着我国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过程,加速推进和逐步完成了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以城市服务为核心的服务经济得到空间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不同功能、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经济区,在承载着我国产业经济、城市经济、物流经济、服务经济、金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诉求和目标,也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这些不同功能的经济区、城市发展区,也构成了一部中国经济发展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探索。


  产业园区以及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经济区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的一个最佳缩影,这些产业集聚区,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经济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对促进我国产业经济、制造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制造技术发展,完善我国产业门类,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服务经济和金融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和奠基作用。



上一篇:长春新区空港创投产业园:打造智能制造业产业基地
下一篇:我国产业园区目前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创新、布局、利用率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