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园区要闻

北京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思考与四大建议

来源:原创  时间:2022-08-11  点击:1843
中关村创新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正在迈向以全面创新引领为特征的4.0升级版。未来中关村要聚焦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高水平国际创新合作等,在全球层面构筑科技引领、产业引领、生态引领和规则引领“四大优势”,全面提升国际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

  近年来,中关村创新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与硅谷等标杆科技园区相比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战略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新时代,中关村要继续发挥创新旗帜作用,强化使命担当,把握战略主动,在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领国家创新发展中有更大作为。建议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北京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思考与四大建议

  一、紧扣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努力在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上发力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球创新版图加快重塑,我国开启了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中关村是我国创新资源最为密集、创新基础最为雄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有责任有能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当好排头兵。中关村要把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服务支撑国家实验室建设,系统布局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引导企业聚焦国家最紧急最紧迫的方向全力攻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颠覆技术突破,努力抢占全球创新制高点,在全球舞台彰显中国“创新力量”。


  二、发挥新时代深化改革试验田作用,努力在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上发力

  中关村要把握国家支持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的重大契机,以人才第一资源和各类创新主体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出更为系统、更有力度的先行先试改革举措,重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发展、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新经济监管、创新治理等方面,落地形成一批标志性、突破性、示范性的改革试点成果,为我国推进全面创新提供经验、提供方案,营造创新友好型的制度环境,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


  中关村尤其要把解决创新人才发展瓶颈作为重要抓手,强化人才差异化政策创新,增强对各类创新人才持续吸引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是重点依托大科学装置、交叉研究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全球战略科学家等顶尖人才引进,并进一步完善国际人才出入境服务,加快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增强国际化教育医疗服务水平,以一流服务让国际人才真正扎根中关村。二是针对青年人才活力持续集聚乏力问题,要聚焦青年人才最为关注的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紧迫需求,出台更多实质性举措。比如,在住房保障方面,引导各区对在分园就业的青年人才提高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的定向配置额度;可以结合首都都市圈建设,在更大范围解决在京青年人才住房难题,如通过政策协同,实现在京就业缴纳社保且尚未购房者可在通勤圈区域内购房置业。


  三、瞄准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目标,努力在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上发力

      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特征是创新驱动,最核心的任务是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中关村是北京发展高精尖产业的主力军,对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未来,中关村继续发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动力和重要引擎作用,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供给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二是加快推动“企业矩阵”扩容,打造覆盖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创新型企业矩阵,壮大高能级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高成长高价值企业,激活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形成充满活力、孕育潜力、积蓄实力的企业发展格局。三是加快推动一区多园统筹发展,尤其要引导中心城区分园外溢的高精尖创新成果和优质服务毕业项目在郊区分园落地转化,探索“中心城区-郊区”分园产业有序转移的有效路径,支持郊区分园打造一批产业定位明确的特色化高品质专业园区,推动形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合力。


  四、服务和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努力在开展高水平国际创新合作上发力

  目前受国际科技竞争加剧、地缘政治关系深度调整、疫情之下国际交流往来受阻等影响,全球科技创新合作面临新的挑战。中关村要善于变中求新,危中寻机,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高水平国际创新合作,在服务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中主动作为。一方面,依托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谋划布局京津、京雄两大科创走廊,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京津冀创新协同纵深化、网络化。另一方面,聚焦“一带一路”倡议、RCEP协议空间范围,构建多边、多元、多层次的国际创新合作机制,探索符合新形势的国际合作新路径,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治理,提升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能力;同时,加强“中关村”品牌整体谋划,提升“中关村”品牌国际影响力。(作者:赵弘 哈妮丽)



上一篇:2022年中国园区高质量发展100强排行榜 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最新发布
下一篇:“口袋公园”建设规划设计 江西省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