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农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昆明市东川区法者村为例

农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昆明市东川区法者村为例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12-18  点击: 2100次
本文分析了农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袁主要包括资源分布不均尧不注重传统特色产业尧同质化现象严重等方面内容袁并从昆明市东川区法者村的实际出发袁探索促进产业兴旺发展对策袁以期为全市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参考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新思路袁明确提出产业兴旺尧生态宜居尧乡风文明尧治理有效尧生活富裕的农业农村发展总要求袁为农业现代化尧农村振兴发展尧农民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分析了农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袁主要包括资源分布不均尧不注重传统特色产业尧同质化现象严重等方面内容袁并从昆明市东川区法者村的实际出发袁探索促进产业兴旺发展对策袁以期为全市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参考。
 
昆明市东川区农村产业振兴存在问题,昆明市东川区农村产业振兴对策
 
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农耕文明传承国家2017 年 10 月 18 日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尧城乡发展不平衡,此外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袁是新时代做好野三农冶工作的总抓手改革开放以来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袁我国城乡之间尧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袁传统农村社会进一步衰落袁具体表现为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尧农村个体小农经济特征明显尧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尧个体农户抵御风险能力较弱野双紧冶渊青壮年劳动力紧缺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冤尧野双高冶渊高风险尧 高成本冤尧野五化冶渊要素非农化尧农村空心化尧农民兼业化尧务农老龄化尧农业副业化冤成为当前野三农冶问题的新挑战袁乡村衰败阻碍了我国精准脱贫战略目标的实现。
 
法者村隶属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红土地镇袁海拔 2500 m袁年平均气温 9 益袁年降水量 1300 mm袁适合种植药材尧玉米尧马铃薯尧油菜尧燕麦尧青稞等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36.6 hm2袁人均耕地 933.33 m2袁林地 657.71 hm2该村属于贫困村袁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尧养殖业尧劳务收入为主本文以昆明市东川区法者村为例袁对其实现野乡村振兴尧产业兴旺冶对策进行详细探讨。
 
1 存在的问题
1.1 资源分布不均
现阶段农村发展落后袁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袁农民在农村无法获得可观的收入袁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袁留在农村的大多为劳动能力低弱的老人和儿童袁村子自然就演变成野空心村冶唯有乡村产业兴旺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社会问题袁提高农民收入袁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1.2 不注重传统特色产业
现在推行产业兴旺有关产品尧技术尧制度尧组织和管理普遍存在求新尧求奇袁抛弃了农村原有的特色传统产业目前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袁洋房林立袁传统古建筑消失袁农村失去原来的乡村风味原来传统的养殖业尧农产品加工业失去原有的乐园袁传统乡音尧乡情尧乡味正逐渐消失[7]
 
1.3 同质化现象严重
同一个地区产业项目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尧产品要素尧自然资源等因素袁一般选择具有地方发展特色的项目为宜但是一旦该类项目取得经济效益之后袁这种模式往往会被很多人复制效仿袁导致产业同质化袁在短期内呈现井喷式发展袁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袁市场风险也进一步加大
 
2 对策
2.1 找准传统优势产业
通过分析法者村传统养殖业的创新及资源优势袁提出法者村野乡村振兴尧产业兴旺冶的切入点是发展特色传统养殖业恢复传统养殖业袁逐步推出野法者冶品牌袁例如野法者猪冶野法者牛冶野法者羊冶等结合精神文明建设袁逐步发展乡村健康产业袁吸引城市人到当地旅游疗养袁主打生态尧健康尧传统产业。
 
2.2 做到传统养殖业与中草药种植业有机结合
法者村可以将传统养殖业与中草药相结合袁走特色农业经济路线袁加上法者村独特气候条件袁将马铃薯休闲轮作可生产优质牧草袁优质牧草又为畜牧业发展奠定基础袁如秋季可以种植苦荞袁冬季种植萝卜等袁都是非常适宜当地气候的品种。
 
2.3 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
因地制宜袁做好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东川区土地颜色特别袁是云南有名的野红土地冶袁土地上种植的植物根据品种类型不同袁各个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采袁每年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袁借助这样的地理优势袁可以将文化旅游产业带与林果蔬菜特色产业带相结合袁以带动当地农业特色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培育特色农产品袁开拓市场袁孕育新的增收空间。
 
2.4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大力开展对农户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袁为产业兴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袁培育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袁为产业兴旺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袁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投入袁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稳定资金来源袁从而形成农村人力资本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2.5 闲置资产运用
2.5.1 闲置育苗大棚综合利用烤烟育苗结束后袁利用育苗工场的闲置大棚种植各类蔬菜和水果袁增加合作社收入袁提高育苗工场利用率2016 年合作社采取 野政府+合作社+农户冶经营模式袁利用 5 个四连体大棚种植芹菜尧黄瓜等经济作物袁借助这一产业增加当地务工机会2017 年在育苗阶段结束后袁利用闲置的 10 个四连体大棚种植蔬果。
2.5.2 野闲置育苗大棚+烤房冶综合项目舞阳烟农专业合作社结合实际情况袁探索了烤烟闲置资产生产食用菌一体化项目2017 年舞阳烟农专业合作社通过与贵福生态肥业有限公司的沟通合作袁到江西省广昌县考察茶树菇种植项目袁开展 30 间烤房 9.6 万筒的茶树枯种植曰2018 年袁舞阳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羊场镇开展猴头菇一体化生产项目袁与江中集团签订采购协议袁利用 6 个四连体育苗大棚进行猴头菇棚内种植尧30 间闲置烤房进行猴头菇烘干流程袁实现了食用菌生产打包的一体化作业。
 
2.6 龙头企业合作
为提升合作社自身野造血冶能力袁舞阳烟农专业合作社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袁开展增资扩建有机肥堆置场项目袁壮大合作社集体经济袁助推野促进烟农增收冶项目的顺利进行2017 年 7 月通过镇远县农业局尧县烟草部门牵线搭桥与贵福生态肥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院合作社以现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折价 230 万元进行入股袁贵福公司投入 500 万元入股作为发展资金袁成立新公司袁在新公司的运作下袁扩建舞阳烟农专业合作社原有的有机肥堆制工场袁使合作社有机肥生产进一步标准化尧规范化袁产品实现市场化通过合作后袁依托贵福公司有机肥生产技术工艺尧管理经验袁将以前的野输血式冶变为野造血式冶发展袁同时有机肥场通过扩建后产能得到显著提高袁2017 年年产量达到 2 万t。
 
3 烟农专业合作社创效增收成效
3.1 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舞阳烟农专业合作社创效增收工作在镇远县取得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袁既为当地农村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袁又为烟农朋友解决了农闲时期的务工渠道袁充分发挥了脱贫攻坚作用自 2016 年以来袁在专业化机耕尧专业化育苗尧专业化植保尧专业化采烤及专业化收购上袁常年共计雇工 350 人袁人均收入约 5 000 元曰共计 232 户在册贫困户通过在合作社务工实现脱贫袁户均收入逾 6 500 元。
 
3.2 赢得社会广泛赞誉自 2016 年以来袁舞阳烟农专业合作社在提供专业化服务模式上积极探索袁打造了野十户一体尧抱团作业冶和野山地互助型冶服务模式袁使服务覆盖面得以扩大袁解决了烟农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紧缺的突出问题袁使烟农对合作社的满意度以及行业对合作社的认可度得到逐年提升2016 年袁舞阳烟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野贵州省烟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冶曰2017 年袁该社获得野烟农专业合作社国家局级示范社冶表彰。
 
3.3 多元化经营效果显著
舞阳烟农专业合作社分别在闲置育苗棚尧闲置烤房开展蔬果尧中药及食用菌种植项目2016要2019 年袁共获得经济效益 26.2 万元袁其中食用菌种植项目取得效益 22 万元袁蔬果项目获 4.2 万元袁助力 67 户在册贫困户通过多元化经营项目取得脱贫袁户均收入逾 5 500 元多元化经营的成功袁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合作社自我造血能力袁另一方面完善了运行机制袁形成了完善的生产产业链袁对完善组织机构尧稳定工作人员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向
4.1 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从管理团队尧专业化服务组织机构及专业化服务模式三方面进行探索袁进一步规范流程袁健全机制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袁继续加强对专业队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袁提高服务质量袁同时探索多种适用于当地山区的专业化服务模式袁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4.2 进一步拓展烟农增收项目
充分利用闲置期烟用资源及烟田的空闲期发展辅助产业袁让合作社有自身的造血能力袁终结之前合作社与烟草公司间野你断奶尧我断气冶的问题袁壮大业务规模
4.3 积极探索野党建+合作社+农户冶的新模式建设为了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袁凸显党建工作对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袁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袁舞阳烟农专业合作社将创建野党建+合作社+农户冶的新模式袁将合作社建设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相结合袁在做精烟业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经营项目袁拓宽增收渠道。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金融服务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着力点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下苏州农业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探析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