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和推动力量——农业企业

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和推动力量——农业企业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8-28  点击: 1326次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重大全面部署。尽管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企业是乡村振兴的旁观者, 也不意味着农业企业仅仅是乡村振兴的一般参与者。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重大全面部署。尽管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企业是乡村振兴的旁观者, 也不意味着农业企业仅仅是乡村振兴的一般参与者。农业企业应该成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和推动力量,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业企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主体
 
        农业萎缩是我国“三农”的一个突出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 农村青壮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优质稀缺要素不断流向非农产业和城市, 农业成为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不得已维持生计的产业。解决这个难题, 惠农政策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优先配备人才、资金和土地, 优先安排投入, 乡村振兴稀缺资源将得到合理配置, 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加快实现, 这不能没有农业企业的参与。
 
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和推动力量——农业企业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必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农业对外开放, 国外廉价农产品或者高品质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2017年, 国内农产品增长不足5%, 而农产品进口增长近20%。进口农产品占领国内市场、挤压国内市场, 反映的是国内农业竞争力偏弱。解决这个难题, 仅仅靠农业支持保护不是长远之计, 根本要靠农业创新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谁来推动农业创新?公益性的农业科研和高校机构是一股重要力量, 但是在面向国内外市场和农民有效需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农业组织形式主要是家庭经营, 很难胜任当代农业创新, 推动农业创新最可靠的力量应是农业企业。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必须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其中农业企业是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即使当代合作社等农民组织也趋于企业化。农业企业通过构建与小农户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 不仅有助于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而且有助于创造自身更大的发展空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国家将实施特色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 还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企业在更大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 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作为。
 
        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农业企业发展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农业企业必须更新观念, 突破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的局限, 突破农村产业就是农业的局限, 突破与农民关系仅仅是市场交易关系, 突破增效就是要与农民争利的传统思维定式, 深刻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创新作为, 积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骨干作用, 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时代农业企业在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才会更好地发挥、发展。
 
农业企业要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实现产业兴旺, 一要靠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明显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二要进一步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到2020年确保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产业兴旺, 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种业,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农业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目前,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制约质量兴农的源头是专用种子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专种专收专储专供是质量兴农的根本要求, 而专用种子研发和供应, 是种子企业创新的最迫切任务。
 
        产业兴旺, 必须推进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各类适宜农业机械和高端农机装备制造, 不再仅仅满足于小型拖拉机生产和小农户对农机的需求。农机企业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其他产业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产业兴旺, 必须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国家将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 推进物联网和遥感技术应用。信息在现代化经济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发展因素, 是乡村发展的新动能。农业高科技企业, 特别是农业信息化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一方面要加大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 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另一方面要与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农机等有机融合, 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科研机构、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 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
 
        产业兴旺, 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 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 这些对农业企业既是挑战, 也是机遇。
 
        产业兴旺, 必须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产业兴旺, 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明显不同, 要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能否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在于农业企业能否在二三产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能否在完善利益链中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国家将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这不仅给农业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而且也为农业企业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开发乡村旅游可增加旅游就业机会, 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国家顺应近年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的态势, 将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 鼓励支持包括农业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等, 既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明确方向, 又具有无限的市场发展前景, 值得农业企业特别关注。
 
农业企业要积极参与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全面性, 不仅要加快农村经济现代化, 而且还要推进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和产业兴旺一样,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潜在优势和宝贵财富。农业企业要发展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道路, 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 基础条件和前提是潜在的乡村生态环境。
 
        农业企业既要通过产业发展和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及服务供给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 又要切实避免农业农村污染, 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做到化学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这样对农业企业持续发展也才最为有利。
 
        农业企业根植于农村和农民, 必须高度关注乡风文明。具备现代文明的农民是对农业企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力资本来源。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高本身蕴含着巨大商机, 农业企业既要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 又要做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的推动者。
 
        总之, 农业将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农业企业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者, 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收益者。为了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 农业企业还应在乡村治理和党建等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国家将深化土地制度等改革, 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采取切实措施汇聚全社会力量,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开拓投融资渠道, 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这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破解农业企业发展面临的土地、人才和资金瓶颈制约必将产生重要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制度建设的重点, 特别是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制度, 这对于农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持续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动力。切实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提供体系作用, 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 加大对包括农业企业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 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必将带来更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 缓解农业企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乡村振兴市场局势如何?该如何进行系统化的乡村再造?
下一篇: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地干,就离不开真金白银地投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