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特色小镇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 特色小镇规划研究

特色小镇要义及其内涵与特征?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6-27  点击:1122
本文将反其道而行之,追根溯源、正本清源,以最根本、最原始的内核为起点,着重对“特色小镇”进行一番“透析”,深度解剖其要义及其内涵与特征,以期加深对其本质的理解,使“特色小镇”建设更加符合其自身定位,促进其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我国,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差距备受关注,如何实现统筹城乡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成为最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就,似乎让我们找到了一把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钥匙,特色小镇同时也被认为是新时代下推进乡村旅游区、乡村振兴建设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的新型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不二选择”,特色小镇一时间名声大噪,成为热议话题和热点投资领域。国家顺势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支持措施,通过示范建设,促进了特色小镇稳健发展。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于“特色小镇”的研究,既有从各个角度深入解读特色小镇的发展趋势,也有从可行性方面提出其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难题等。本文将反其道而行之,追根溯源、正本清源,以最根本、最原始的内核为起点,着重对“特色小镇”进行一番“透析”,深度解剖其要义及其内涵与特征,以期加深对其本质的理解,使“特色小镇”建设更加符合其自身定位,促进其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第一个要义:小镇的生长点是“特”,这是其内在的本质要求。特=牛+土+寸,即资源和产业要很“牛”,内容要体现“乡土味”、发展方式要掌握好分寸,体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念。
 
  将“特”分解开来,正是“牛+土+寸”的结合,从“特”字本身的含义来看,就是独特、特别、特殊。这也就是说,特色小镇建设首要的是有个性和特色,这是特色小镇最本质的追求,特色是其成长活力和生命张力的重要源泉。能经受得住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拓展的大浪淘沙,若不是独具特色、颇有历史积淀,是难以为继的。中国文字的魅力在于其博大精深,每一个字的组合都是非常巧妙的,奇特地突出了其存在的涵义。首先,就“牛”字进行解读,代表最好、最佳、最顶级,也就是最牛。这就意味着小镇的建设,要做到以最好资源、最优产品、最佳品牌为标准。挖掘当地最好的自然与文化资源,融合产业转型的最大优势,打造最佳的主题形象和旅游品牌,传承当地最具价值的特色文化,叠加文化、产业、旅游、生态、社区功能。如定海远洋渔业小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远洋渔业、渔文化”资源特色,充分契合健康海洋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多链条、全方位、高融合的新型产业生态小镇;其次,“土”代表最具乡土气质、最接地气、最能落实。这就意味着特色小镇要选择当地最乡土的、最能反映当地风俗的、最具当地特产风味的,最接地气、最能反映当代人类社会诉求,最容易落实、能够在政府和百姓之间落地实施的主题和内容。这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风文明”要求极为一致,也正说明了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是不谋而合的。如龙泉青瓷小镇的建筑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让小镇回归自然、田园生活,而梦想小镇的仓前老街承载了几代人的生活,有乡愁、历史、回忆,小镇建设遵循老街的空间肌理、脉络,梳理水街、巷道,添补小桥、河埠,恢复枕河而居、夹岸为街、宅院四合、唤起当地居民记忆的老街风韵;最后,就是“寸”字,中国有句古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要发挥浓缩的就是精华,以小见大、管蠡窥豹、见微知著、以微促渐、举一反三等具放大功效的思维。也就是说特色小镇建设既要在规模体量要掌握好分寸,做到规模适度、体量适中,切忌贪大求洋,小镇核心区采用“微城市”的理念打造,更要在发展方式上将小产品做成大产业。
 
  第二个要义:小镇的特点是“色”,这是其外在的形象要求。即要有色彩,单色村镇、五彩果园、七彩花海、万花原野、多彩世界等,要根据地脉和文脉,以及产业特征,做适宜性塑造。
 
  “色”的解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大致可以表述为特色小镇的环境要出彩。这里的环境是多样融合的生态系统,就特色小镇而言,特别要强调的是景观化设计和多产业融合。景观化设计是小镇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形象工程,通常来说,人都抗拒不了美的诱惑,自古以来,流传千年的是人类充满智慧结晶的艺术想象。小镇要想有活力、有氛围、有韵味,需要的是在绿色生态基底上,塑造多彩优美、洁净舒适、休闲惬意的环境,那就要在建设中加强对“色”的搭配与设计。试问杂乱无章、污浊不堪、色调失衡的环境,随着游人的拒绝和离去,所谓的特色小镇还有生命力吗?还会存在吗?首先,可以建设成为单色小镇。这里有两个含义,一是在小镇建设过程中,选择一种主导型特色产业,从小镇建筑想到文化主题、形象口号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特色大做文章,要坚持一镇一业一链,切忌左冲右突,三心二意。如平阳宠物小镇重点培育宠物用品产业和宠物休闲旅游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建设成为集全国最重要的高端宠物用品研发制造基地、时尚展销窗口、主题旅游目的地和综合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特色小镇。二是在小镇建筑及其环境色调配置上,可以走单色彩之路,这方面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小镇,比如希腊圣托里尼岛上的伊亚小镇,整个小镇突出的蓝白色,蓝色的爱琴海、蓝顶教堂、白色的酒店、白色的风车,在这里体现的是单一为“王”。再如西班牙胡斯卡小镇因盛产蘑菇被索尼影业选为3D动画片蓝精灵的宣传基地,将所有的白墙红瓦的房子全部刷成蓝色,借助动画片宣传相继推出主题乐园、蓝精灵集市、蘑菇节等旅游项目,创造了因一种颜色走向复兴的小镇奇迹;其次,可以将五彩果园、七彩花海、万花原野、多彩世界等整体环境形式和多样化发展来塑造小镇。加强小镇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实现农业多产化、农村景区化、农民多业化、资源产品化、体验互动化、山水生态化、环境康养化、产业融合化,打造诗意栖居理想地,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形成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模式,翻开新时代城镇化发展的新篇章。如意大利的彩色岛和丽江的九色玫瑰小镇,通过将房屋漆成了各种绚丽的色彩,配色大胆,艺术感十足,打造成了彩绘童话世界。
 
  总之,特色小镇建设充满了创造性的思维和突破性的探索,创新无所不在,敢为人先,走在前列,让人感受到渗透到小镇骨子里的活力和激情,是小镇的魅力所在。无论是单色小镇还是多彩世界,最终给世人呈现的都是一个“有色”的空间形态。
 
  第三个要义:小镇的关键点是“小”,这是其形制的规模要求。即要保持“小而特、小而全;小而精、小而美;小而聚、小而活”的形制特征。
 
  “小”是说体量小巧玲珑,规模小而聚集。通常在我们的习惯性价值取向中,往往认为大才是好的,喜欢用所谓的“大手笔”“大规模”“大气魄”来表示对一个事物予以赞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一律贪大求大,否则会造成结构的失衡、发展的失调。特色小镇最好是以小取胜,建设的原则是尊重客观规律和自身需求,其核心是要坚持“小而特、小而全,小而精、小而美,小而聚、小而活”的理念。一是小镇不是城市的扩张,也不是新农村建设的衍化,而是有特色产业支撑的村镇提升,因此,不是大而全的城市建设,而是小而特的村镇发展。如吴兴丝绸小镇,全面围绕丝绸特色主题,突出丝绸特色产业主导,打造“国际丝绸时尚中心”和“丝绸文化体验中心”;二是维系小镇在布局和空间上的宜居尺度,基本上都处于中心城市周边、城市产业群辐射范围内,或重要交通线附近,地域一般在3平方公里左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镇虽小但其功能和要素都非常完善并且能够与城市进行高效的互通流动。如德国赫尔佐根赫若拉赫小镇凭借中心历史城区、手工业发展传统以及良好的交通条件等因素,联动周边城市资源,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成为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小镇;三是不要动辄几十上百平方公里,沉迷GDP总量和速度的增长,贪图大而快,有句话说的好:浓缩即是精华。小镇建设要学会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精益求精,集约才集成,追求小而精的发展新常态,重在质量而非数量的发展模式。“小而精”的产业小镇通过统一规划和资金支持等措施打造高度专业化产业集聚地,如全球纺织品企业总部的瑞士朗根塔尔小镇在政府规划和资金支持下,不断延伸产业链,成为高端纺织产业高度专业化、集群化的产业小镇,宁海智能汽车小镇产业以高精尖为主,始终遵循产城融合理念,建设成为高端制造型智能化小镇;四是小镇形态建设不能“空而泛”,力求“小而美”。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特色小镇要建设美丽乡村,坚持一镇一风格,通过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多维展示地貌、建筑、生态、人文景观,建设高颜值小镇。如日本柯南小镇、澳大利亚谢菲尔德壁画小镇、马耳他大力水手镇导入书籍、壁画、电影、动漫等风格迥异的IP要素,从无到有打造风格独特的小镇。其中,英国海伊小镇通过搜罗全世界的旧书打造二手书店并进行集聚,成为“世界旧书之都”;五是小镇应该是文气、商气、人气、才气的聚集,应该聚生态、生活、生产、生养于一体的生命共同体,因此它是聚集而具生机活力的街区、社区、园区的聚合态。尤其是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都有上千年的文化积淀,要重点挖掘历史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传承工艺文化精髓,打造为产业、旅游、社区、人文功能融于一体的聚合态小镇。
 
  第四个要义:小镇的落脚点是“镇”,这是其发展的目标要求。镇=金+真,这就意味着,既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才能建设成功,也要有原真生态打造才能使其金玉其中,更要有真诚之心才能产生金石为开的功效。
 
  特色小镇的镇,并不是指行政建制和权利层级中的镇,小镇的空间管控和行政管理虽也不可或缺,其落脚点是“镇”,不是工业园,也不是一般的大中城市,强调的是有生态、生活、生产功能的镇。“镇”是“金+真”的结合,这就意味着,建设小镇既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也要真材实料的建设,更要有真心实意的追求。一是说要有真金白银,才能最终建成。小镇的建设离不开资本的集聚,需要真金白银才能建成。一方面,政府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对于小镇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需引入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积极创新探索投融资的新模式,搭建融资新平台和运用众多融资方式,联合成立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基金,助力小镇特色产业发展。如梦想小镇和基金小镇通过引入创业项目、新注册投资机构和各类基金,集聚管理资本,多种方式融资,成为新的创新驱动和经济增长点;二是说只有真诚所致,才能金石为开。建设特色小镇除了大批资金的支持以外,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积极参与修建或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服务基础,更需要当地政府、市场主体和当地民众之间的合作,形成共识、产生共鸣,才能共建共享。政府通过扶持政策和引导性基金来促进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而不是为了“业绩工程”,真真实实做事,最后才能营造成功的特色小镇。丽江玫瑰小镇采用的政府、企业、居民合作模式,引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旅游包装,而村民利用自家的房屋开铺设店,经营着旅游产品与各种特色小吃,共同推进小镇建设和发展;三是说依靠原真生态,才金玉其中。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小镇建设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以原生态为依托,应该注重自然山水,与地形地貌有机结合,融入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彰显优美的山水格局和高低错落的轮廓线。严禁挖山填湖等破坏水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保留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小镇建筑的风格、色彩、材质等应传承原生状态,附加旅游等构筑物应注重地域材质、文化符号的应用,风貌要突出民族、乡土、时代特征,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地域文化和乡土风格,以彰显建筑文化韵味,找到文化自信,打造唯我独有的高品质小镇。如云南楚雄彝人古镇是一个以彝文化为主,同时融入宋文化、民居文化、建筑文化的彝文化大观园、古建筑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建筑美、园林美、景观美、山美水美风情美征服了旅游者。
上一篇:特色小镇该怎么走?走向何处?
下一篇:刘春雨:如何在新时代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